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 第185章 货币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第185章 货币

作者:冰之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5:11:07

钱币被收藏这事有好也有坏,对于朝廷来说肯定是有坏处的,收劣币制良币是要赔钱的,朝廷用不了多久就赔不起了。

而民间收集这些良币,也会使市面上的货币进一步的减少,加快朝廷制币。

如果这时候在有人私铸劣币,用来换朝廷的良币,那么后面的问题也就更大了。

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朝廷制良币是有好处的,家里存这种铜钱,它的价值肯定会更坚挺,不至于出现暴跌现象。

大家都想要良币,顾青荷家里也收藏了一些,虽然她也很清楚货币要流通,经济才会发展,但到底是时代不一样。

顾青荷只会考虑自己的小家,只想让自己家在日后的发展中,不至于因为货币受到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比较喜欢藏金银。

只不过这十来年,她家赚到的银钱基本上都用掉了,置办成了田地。

因此家中的现银其实并不多,之前床底下的银箱子都放不下了,可如今已经没有了一大半,全部换成了田地。

“衣料子还没选?”宋书宴问。

“正准备明天就去呢,”顾青荷又拿起一旁的话本子,一边翻看一边说道。

“这两年布料的价格也上涨了不少,一匹三等细棉布涨了六十多文,你说咱家明年要种点棉花吗?最近两年棉花价格估计不错。”

今年的天景其实比前两年好的多,除了中原那边的大河下游发洪水外,各地基本上没什么灾害,局势逐渐稳定了。

不过天灾这东西说不准,人家俗语都说,十年中,要有三年天干三年涝。剩下也就四年时间是过的风调雨顺的日子。

“棉花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种了,特别是江南那边很多人连粮食都不种了。

全都跑去养蚕种棉去了,棉花的价格最多也就是这两年高一点。

日后价格只会越来越低,然后成为老百姓都穿得起的布料。”

不要以为顾青荷家里细棉布,纱绢,丝绸,锦缎这些料子天天穿着,就以为这个世界的衣服很便宜,所以老百姓都能穿上。

其实不是的。现在普通老百姓做一身衣服,依旧是要拿出不少积蓄来才行。

衣服料子还是很值钱的,金秋村的村民大部分穿的是棉麻,衣服上的补丁到处都是。

没有补疤的好衣服,那是出门寻亲访友做客才舍得穿上的,平时根本不会穿。

衣服有多贵呢!做上十几套衣服就可以修一间屋子了,老百姓家中多增加一间屋子,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人居住的。

可弄一堆衣服回来能做什么,穿一穿就旧了坏了,然后就不值钱了。

因此村子里的寻常百姓,只会存粮食存银钱建房子,但并不会多做衣服。

除非像顾青荷家这样的,富裕程度早就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衣服是想穿新的就穿新的,一年要缝制十几套衣服。

两千两银钱购买的布料,肯定是不够做一辈子衣服的,但人家文家也不缺钱。

当初人家送来的聘礼里面,便有八抬聘礼全是衣料子,价格大概值三千贯钱左右。

然后还有四抬嫁妆是首饰,成套的首饰四套,价值大概一千五百贯左右。

另外还有两抬聘礼是现银,一抬是八百贯钱,两台加一起一千六百贯钱。

最后还有两抬是笔墨纸砚书籍,反正就是各处收集的归在了一起,大概价值五百贯。

文家那边送来的聘礼,折算后总数大概是六千六百贯,这些东西顾青荷都没要,全都留给了孟月乐让她当嫁妆带过去。

顾青荷不缺这点银钱,她也算是看着孟月乐当初从那么瘦弱那么小一点长的,如今自然也是希望他过得好,不图别的。

除了顾青荷他们置办的这五千贯钱的嫁妆外,韩生悯也送了不少东西到金秋村去。

首先就是找人给孟月乐置办成套的漆器家具,这笔费用是他给的,另外他还给孟月乐准备了三千贯钱的压箱底银子。

韩生悯对孟月乐这个便宜侄女是确实不错,明明相处时间也没多少,两人之间谈感情也真没多少,但他还是大方的给了。

只是为了给战死的同袍兄弟一句交代,哪怕是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韩生悯却依旧记得当年的战事,记得当初惨状。

三处的嫁妆加在一起,收拢整理后,可以看的出孟月乐的嫁妆还真是不少。

压箱底的银子也从一千六百贯钱变成了四千六百贯钱,顾青荷给凑了一个整数五千贯钱。

“这样说来明年还是要种粮食啊?”顾青荷皱皱眉头,随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道。

“种粮食才是根本。”宋书宴点点头。

“不过除了粮食外,咱们家的茶园也该好好打理了,今年春天补苗完成后。

茶园的茶树苗基本上都已经活了,等明年再养一年,后年应该就能够采茶了。”

想到茶园,顾青荷的脸上也不由得带起了一丝笑意,前两年因为干旱,种活的茶树很少,一大半的苗子都死了。

去年夏秋季节一场大雨降下后,旱情就立马缓解了,之后的大半年也算是雨水充足。

开春之后,宋书宴便又买了一批茶树苗回来,安排人补种,如今已经长的非常不错了。

两年前种活的那一批茶树,如今都长高了不少,顾青荷预计再有两年就能采茶了。

采摘后的茶叶,顾青荷打算制成发酵茶饼,然后通过商行直接运往草原。

益州这边本来就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来这边做茶叶丝绸的外地商户特别多,有商行牵线,茶叶是会非常好卖的。

“三千亩的茶园是不是还是有些少?”

顾青荷算了一下自己儿子是数量,四个孩子呢,一人才分七百多亩,这点茶叶能卖几个钱?

“娘子,不要着急,不管是种茶树还是赚银子都要慢慢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宋书宴笑呵呵的品味这手中的清茶。

他家娘子不爱喝浓茶,家里常备着的便是清茶,雀舌毛尖,碧螺春这些都是她爱的。

宋书宴其实并不喜欢喝茶,总觉得一股子苦味,也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喜欢这个。

后来慢慢的喝多了,倒是有了一些感觉,比如这清茶味淡,喝着却十分解渴,跟白水一比较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

怪不得他家娘子喜欢喝茶,当然他娘子除了喜欢清茶外,还喜欢用红茶煮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