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 第116章 水渠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第116章 水渠

作者:冰之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5:11:07

文老板皱了皱眉,故作难色道:“顾娘子,这两文可不好加啊,我收你家的棉花本来就不赚钱,就挣几个辛苦钱。”

顾青荷不慌不忙,拿起一朵棉花道:“文老板,今年的棉花已经在这里了,货如何你是看得到的,我家的棉花值这个价。”

至于商人口中只赚个辛苦钱的说法,顾青荷只是微笑不说话,她信就有鬼了!

文老板权衡一番后,最终无奈的点点头:“行,就依你,五十二斤。”

双方清点完棉花数量跟银钱后,很快就完成交易,一辆辆板车将棉花运走。看着空了的库房,一家人心里却满是欢喜,

十七万七千斤的籽棉,获利9200贯银钱,五十两一个的银锭子。

文老板送来了八十四个,整整码放了四个大木箱子,然后还给了一叠银票五千贯。

顾青荷看着这满当当的银钱和银票,心中满是成就感,她收起银票转头说道:“咱们这棉花生意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也不能闲着。”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量后续的打算,首先就是即将到来的秋收。

然后就是棉花地,这么大一块地方,顾青荷想要种点萝卜白菜芥菜等冬季做酱菜。

“去年的酱菜生意不错,我们今年继续!”

“娘子,做酱菜需要的萝卜白菜这些蔬菜,要不我们还是去村里收吧?

现在他们也才刚收了棉花地都空着,我们出去说一声,他们就能种不少。”

“至于棉田这边,我不打算继续种棉花了,打算秋收后全部种冬小麦,等来年冬小麦收了后再全部种上紫云英肥地。”

宋书宴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顾青荷很是惊讶,种棉花赚钱赚的好好的,他怎么会突然就决定不种了,而是改种粮食?

“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今年的天气不太对,娘子你不觉得今年的夏季太长了吗?而且雨水也不对,不该下雨的时候一直下个不停,该下雨的时候不下。”

“我们家水田里的水,我都让人排放了几次出去了,不然这会儿粮食都泡水里了。”

因为家中有宋书宴他们父子在,顾青荷对于地里的庄稼关注不高,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了。

再加上家里的鸡鸭猪这些牲畜需要她看着,她也没时间去关注田里的事。

今年的气候她只是觉得热,蚊虫多,家天天熏艾草都不太管用,还有一段时间下雨特别多,石头那几天都没去学堂。

顾青荷听了宋书宴的话,仔细回想这一年的天气,确实如他所说不太正常。

益州地处西南,风调雨顺才是常态,像是北方的干旱跟东南的水灾这里都很少要,可要是连这边的天气都不太正常。

那么中原其他地方肯定会有大的灾害发生,不是严重旱灾就是水灾。

灾害一起,粮食就十分重要了,这种重要的地位可不是那点银钱能够比的。

顾青荷一时间不禁有些佩服宋书宴的细心和远见,她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

“你说得有道理,那便依你,棉田种冬小麦,入冬后再去村里收种酱菜所需的蔬菜。”

”我还想要在麦田边上修一条水渠,把河里跟山上下来的雨水引到水渠里。

如果明年天干不下雨,那么水渠里的水还能支撑我们种的冬小麦丰收。”

宋书宴考虑一番后说道,修水渠要用石料,再加上人工又要用不少银钱。但是想到明年可能出现的灾害,他还是觉得值。

顾青荷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有了水渠,不管是冬小麦还是之后种棉花、玉米或许别的农作物,灌溉都方便多了。”

“只是修水渠工程可不小,咱们得请些村里的壮劳力来帮忙,还得找个懂行的人来设计规划,不然水渠不通水就搞笑了!”

宋书宴荷思索片刻,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村里的李叔以前参与过前朝工部的水渠修建,虽然只是抬石头的。”

“但跟我们这些人一比,他还是有点经验,咱们可以请他来掌掌眼。工钱方面也得给足,让大家都能有干劲。”

随后两口子又仔细商量了工钱、工期等细节,便决定秋收之后尽快动工。

一眨眼,秋收就来临了,宋书宴跟顾青荷夫妻两个也没空管别的事情了,一家人都忙着收粮食,一千一百亩的晚稻是最先收的。

顾青荷家今年的晚稻又创下她家的历史新高,一千一一百亩的晚稻收获了两千五百石的稻谷,家里五个大粮仓堆的满满的。

然后就是玉米,玉米因为是套种在桑园里的,产量并不高,可即便是不高,二百五十多亩的地,他们家也收了八百七十石玉米。

然后是黄豆以及各种其他豆子,她家大概是种了四十亩,收回来了七十五石豆子。

最后是红薯六十多亩,这个收获就更多了,家里的两个大地窖全部都装满了。

今年秋收之后,家里的粮食他们是一粒都没卖,再加上夏收的麦子。

如今他们家七间大仓库都堆放这满满当当的粮食,看着这么多的粮食堆在家里,顾青荷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只要家中有粮她就安全感满满,不必担心三五年的天灾会把他们一家子给饿死了。

这么多的粮食,就他们一家人吃能吃十年,再加上家里的还有厚厚一叠银票,几大箱子的银锭子,可真是富裕之极。

秋收结束,修水渠的事便提上日程。

宋书宴很快去请了李叔,李叔看过棉田后,很快给出了详细规划。

虽然他本事不大但眼力还是有的,水渠他是真会修,再加上宋家就在自己家地头上修一条小水渠,也用不着多复杂。

就地势低的位置要架上小水车,地势高的位置挖一个蓄水池,引导水流畅通,使水渠的各个阶段都有水方便灌溉就行了。

村里的壮劳力们在秋收后本就闲着没事干,冬小麦他们种的很少,地都空着等明年种棉花。再加上得知宋家工钱给得足后,于是纷纷报名来帮忙。

开工那天,场面热火朝天。

顾青荷跟陈家姐妹徐婶子则负责给工人们做饭,大家齐心协力,水渠工程进展顺利。

不过二十多天的时候,在众人努力下,一条宽三尺深两尺的水渠终于修成。

清澈的河水顺着水渠流入棉田,滋润着即将播种的冬小麦。

看着这一幕,顾青荷一家人满心欢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