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 第44章 奇葩邻居

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 第44章 奇葩邻居

作者:冰之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5:11:07

“是啊!我想再买两百亩地种植棉花,别的不说,这买的的钱肯定是能赚回来的。”

“可是我们开荒还要种桑树,树苗都已经买好了,根本就抽不出人手啊!”

宋书宴也不是不想多挣钱,只是实在没办法而已,他家可是有三个儿子呢!

他总得给儿子们留一份家业吧?更何况他还想要供儿子们科举入仕,只要能跨过那个阶层,他们的后代才有自保能力。

不然即便是他给后世子孙留下再多的家业,几十年过后他们也会保不住的。

“我的想法是今年直接不种早稻了,种植早稻的时间跟棉花的时间挤在一起了,既然没有那么多人手就直接不种了。

早稻口感较差,本来也卖不上价钱,还不如小麦的价钱好。”

“今年开春后我们就直接先开荒种树,种一半桑树后,接着再种棉花。

棉花的种植时间可以晚一点。这样正好可以把开荒的日后留长一点。

等下半年时间宽裕了再种植晚稻,这样还能错开棉花采收的时间。”

“而且水田我们也已经种了好几年的水稻了,土壤的肥力也逐渐变差了,也该到了休耕的时候了。休耕半年可能更好。”

“至于桑树苗,种不完的就暂时不种了,直接扔在河边放水里泡着!

没那么容易死的,而且就算是死一部分也没关系,桑树苗又不贵,一亩地的苗子才两贯钱,死了再买就是了。

反正这两年即便是种的桑树苗都活了,也没几片桑叶可摘的。”

种桑养蚕是家中后面的主要挣钱手段,现在还不急,先把棉花的钱赚了再说,

“自从我们前年去年连续两年的棉花丰收后,村里好多人都在问我们怎么种的。”

“乔嫂子前几天都还在问我,今年种不种棉花。还有邻居许家,之前一直都是一副清高的样子,看不上我们这些泥腿子。

可自从我们家的棉花丰收后,他们家的几个女眷,就有意无意的在接触我。”

顾青荷对邻居许家的印象一直都不太好,或许因为她们原本是高官家眷都是官太太官小姐的缘故,这一家子人都太清高了。

明明都被打回原形好几年了,家里的日子过的连村里最穷的人家都不如。

但人家依旧是很傲慢的,平时说话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语气,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

就连来打听如何种植棉花,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似乎是,‘你跟告诉我种植棉花的方法那是你的荣幸。’

顾青荷心里就觉得好笑,明明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还端着架子。

平日里顾青荷都懒得搭理她们,就这种看不清现实的人家,一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两百亩太少,要不我直接再买五百亩回来?青荷,家中现如今还有多少银钱?”宋书宴想了想后说道。

春耕不种早稻,桑园也可以先放在后面打理,种树也不急。

那么开春后的事也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全力以赴的种植棉花,能种多少就种多少。

他们家掌握了最好的种植方法,种植的棉花产量比别人高三倍还多。

如果其他人种植棉花只是小赚,那么他们家就是大赚特赚,如其他人种棉花亏了,那么他们家也能够保本。

不至于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更何况如今他们家都是自己留种。

虽然不种早稻让家中少了一季粮食收成,但他们相信棉花带来的收益会远超于此。

而且休耕也有利于土壤恢复肥力,为以后的耕种打下更好的基础。

“正确种植棉花的方法已经传出去了,只是速度很慢而已。我们还能在种两年棉花,等棉花价钱彻底下去之后,我们再改种别的。”

“衣橱下面的大箱子里有成锭现银1500两。梳妆台下面的钱匣子里铜币135贯。”

“荒地现在的价钱已经涨了,现在一亩地要五贯钱,五百亩地要……”

“呃,好像不太够哦!”

宋书宴算了一下手中的银钱无奈一笑,顾青荷侧身白了一眼宋书宴。

“你连家里有多少银钱都不知道啊?我之前说买两百亩地都是算过的。”

顾青荷他们买的‘荒地’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荒地,而是之前荒废了的良地。

真正意义上的荒地,其实更便宜,顾青荷他们买来种桑树苗的荒山就是。

“买完地后家里大概还剩六百贯钱,年后开春要开荒,要买种子、买树苗、付工人工钱,还要买猪崽,鸡崽,鹅崽跟鸭崽。

然后家里还要留点银钱以防万一,总不能把所有的钱,全都用干净吧?”

顾青荷一边算一边说,随即又问道:“夫君,你觉得棉花的价格最低能低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明年是个什么价!”

“籽棉18文一斤,皮棉80文一斤。这个价格还算是有赚头,再低就亏了!”

宋书宴想了想说道,这个价钱是按目前大多数人家种植棉花的产量来算的。

低于这个价钱,那么种植棉花还不如种粮食,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种棉花?

……

转眼又是开春。

今年开春比较早,宋家父子因为要开荒种植桑树种植棉花,好几百亩地事情很多。两人年后过完元宵节就开始了春耕。

同时,大弟顾青山也在开春前夕跟黄家大姑娘成婚了,顾青荷送了他们一匹做婚服的料子,因为是绸缎料子,很贵。

五贯钱一匹的绸缎料子是真的好,两人没舍得真做喜服,而是做了两床喜被。

一床好被子能盖十几年,而喜服就穿那么一天,后面就用不上了,太浪费这匹好布料了,二人穿的衣服是用大红的细棉布做的。

这块料子做完喜被后还剩了一块,黄氏拿去做了一个盖头,两人就这样成了婚。

因为顾家也什么亲戚,因此二人成婚也没有大半,置办了两桌席面。

邀请了宋家一家人、黄家一家人,以及村里相熟的人家后,就没请旁人了。

顾青荷对黄氏这个大弟媳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人很文静,做事勤快,做饭做菜的手艺比她娘好。

自从她嫁到顾家后,顾家的家务基本上都被她包揽了,就连她妹顾青莲都有时间来她这里闲逛了。

当然由于宋顾两家并不是挨在一起的,中间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因此顾青荷对黄氏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