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已吞,钩未动。小心‘回声’本身。”
这条信息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看似胜利的假象。苏恬握着手机,指尖冰凉,方才因为抓获赵辉而稍稍松懈的神经瞬间再次绷紧,甚至比之前更加剧烈。
饵已吞——赵辉这个诱饵被他们成功拔除。
钩未动——真正持竿的钓鱼人,纹丝未动,依旧隐藏在深水之下。
而最后那句“小心‘回声’本身”,更像是一句谶语,带着令人不安的、指向不明的威胁。是警告她小心电影《回声》这个项目本身带来的麻烦?还是暗示危机就潜伏在剧组内部,潜伏在这个故事里?亦或是……另有所指?
周明安排完赵辉的后续处理(交由剧组保安和随后赶来的当地警方),回到房间时,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的放松,但看到苏恬凝重的脸色和递过来的手机屏幕,那点放松瞬间荡然无存。
“这……这他妈到底有完没完!”周明低吼一声,烦躁地抓了把头发,“赵辉都人赃并获了,数据窃取也拦下了,怎么还有?”
“因为我们抓住的,可能真的只是个‘饵’。”苏恬的声音有些沙哑,将顾景琛传来的那张便签内容与这条新信息联系起来,“星耀是幌子,赵辉是吸引火力的饵,真正的‘第三方’,目标更深,藏得也更深。他们可能根本没指望赵辉能成功,他的作用,就是搅浑水,测试我们的反应,甚至……掩护真正的行动。”
而他们,似乎落入了这个圈套。虽然阻止了一次明显的破坏和数据窃取,但也因此暴露了他们的警惕性和部分应对能力。那个“第三方”此刻可能正在暗处,冷静地评估着这一切。
“小心‘回声’本身……”周明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眉头紧锁,“什么意思?难道剧组里还有他们的人?还是说这部电影有什么问题?”
无人能答。迷雾似乎散去了一层,露出了后面更加庞大和模糊的阴影。
天亮后,赵辉被抓的消息如同投入剧组的石子,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波澜。虽然周明和苏恬与陈导、制片人王磊紧急沟通后,对外统一口径是“赵辉因违反剧组安全规定,私自操作设备被开除并移交警方”,但小道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各种猜测在工作人员之间悄悄流传,给原本就紧张的拍摄氛围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陈导的脸色很不好看,在当天拍摄前,罕见地对全体主创和部门负责人发了一次火,强调剧组纪律和安全,要求所有人引以为戒,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创作中。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仿佛要找出任何可能的不安定因素。
苏恬注意到,制片主任王磊在会议期间,眼神有些闪烁,不时擦拭着额头并不存在的汗水。当陈导提到“内部管理”和“信息安全”时,他的背脊明显僵硬了一下。昨晚数据窃取源头指向他的办公室IP,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是他本人被利用了吗?还是他的团队里出了纰漏?
会议结束后,王磊主动找到了周明和苏恬,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周老弟,苏老师,昨天晚上的事情,真是……唉,是我管理不力,手下人出了这种纰漏,差点酿成大祸,我已经让人彻底清查办公室的所有电脑和权限了。”
周明打着哈哈:“王主任言重了,剧组这么大,人员复杂,难免有疏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就好。”
双方都在试探,都没有点破。
接下来的拍摄,在一种表面恢复平静、内里暗流涌动的状态下进行。苏恬强迫自己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全身心投入到林晚的角色中。经历了下岗的打击和对婚姻的失望,林晚的戏份开始转向更深沉的内敛和挣扎。苏恬将那份源自现实危机的警惕与不安,巧妙地转化为了角色所需的、对未来的茫然与坚韧,表演反而更加有层次和力量。
她与顾景琛的对手戏,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剧中,沈屹在时代变革中努力寻找出路,却与林晚在思想和生活轨迹上越行越远。两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声的冲突,在顾景琛克制的演绎和苏恬内敛的回应下,显得格外真实而刺痛。
在一次拍摄两人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分歧、不欢而散的戏份后,苏恬独自坐在休息区平复情绪。顾景琛拿着水瓶走了过来,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远处忙碌的片场。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仿佛不经意地开口,声音低沉:“信息收到了?”
苏恬点了点头,没有看他:“嗯。谢谢。”
“不用。”顾景琛顿了顿,“赵辉的嘴很硬,只承认收钱搞破坏,对星耀和所谓的‘第三方’一概不知,线索到他这里就断了。”
这和他们的判断一致。赵辉就是一枚被精心设计、用完即弃的棋子。
“王磊那边……”苏恬迟疑了一下。
“他办公室的电脑被植入了远程木马,作案时间他本人有不在场证明。”顾景琛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要么是他的助理团队有问题,要么……对方的技术手段很高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