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67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67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3

袁氏声威,岂是杀一个袁绍就能撼动的?

若真如此简单,曹操何必练兵,养几百死士岂不更省事?

同理,曹操也不能贸然对袁术出手,须等待最佳时机。

本初兄!

曹操率许褚、典韦及五百虎贲精锐,在官道静候。见袁绍到来,曹操热情相迎。

孟德,你面子不小啊,竟要我亲自来许都!袁绍策马扬鞭,语带三分不满。

在邺城逍遥自在,却被曹操搅扰。虽权衡利弊而来,但见面抱怨几句在所难免。

曹操朗声笑道:本初兄见谅!天子驻跸许都,你迟迟不来朝觐,外人还以为我迎了个假天子呢!改日设宴赔罪如何?

寒暄过后,二人并驾齐驱。

许褚、典韦与颜良、文丑各自紧随其后,彼此戒备,目光中尽是较劲。

孟德,你这许都守备甚是森严啊。袁绍瞥见城门守军,不由心生疑虑。

颜良、文丑下意识握紧兵器。

曹操故作惊讶:本初兄尚未听闻消息?

袁绍疑惑:何事?

曹操正色道:袁术,称帝了!

哦,公路那蠢货...袁绍习惯性嘲讽,突然勒马止步,惊得众将纷纷上前。

双方顿时剑拔弩张。

称帝?你说袁术那蠢货称帝了?袁绍瞪圆双眼,声调陡然拔高。

曹操挥手示意许褚、典韦退下。颜良、文丑也醒悟后退。

此刻袁绍心中,犹如万马奔腾。

称帝!

袁术竟敢在这节骨眼上称帝!

虽然袁绍也有称帝之心,但深知此事需循序渐进。正因如此,他才接受许都册封的大将军之位。

汉室尚存余威,如曹操这般拥趸汉室的诸侯,实力不容小觑!

贸然登基称帝,只会让曹操坐收渔利。

袁绍对此心知肚明!

然而袁术突然称帝,彻底打乱了袁绍的谋划。

虽然称帝的是袁术,但终究出自袁氏一族。

此时称帝,让袁氏门生故吏如何自处?

支持汉室?

还是追随袁氏?

若助汉室,袁绍的声望必受袁术牵连。

若助袁氏,袁术兵败后,袁绍同样会受其拖累。

难道要坐视袁术取胜?

袁绍绝不容许袁术得势!

倘若袁术成功,那些门生故吏见其称帝得胜,岂不纷纷投奔,争做开国功臣?

届时他袁绍将置于何地?

愚不可及!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袁绍连骂三声仍难消心头怒火。

相较于袁绍的暴怒,曹操却暗自欣喜。

袁术称帝无论成败,都将重创袁绍威望!

尤其当袁术败亡后,汉室声威必将重振,与袁氏分庭抗礼。届时袁氏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到那时,便是真刀 决胜负之时!

本初兄,天子震怒。曹操语出惊人,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袁绍挺直身躯,冷声道:孟德此言何意?莫非天子要治我的罪?

颜良文 言,立即握紧兵器。

许褚典韦也毫不示弱地盯住二人。

本初兄多虑了。曹操摆手示意许褚典韦退下:天子不会问罪于你,大将军之位仍由本初兄担任。只是面圣时,还望本初兄与袁术划清界限,并发布檄文声讨其窃玺称帝之举。

袁绍冷哼:孟德不必试探,我岂会相助袁术这等蠢材!

是曹某失礼了。曹操大笑,不再试探袁绍。

......

许都,清泉小筑。

虽名小筑,实为可容百人的建筑群。

李牧虽仅有蔡文姬一位正妻,但仆役侍女众多,客房亦需齐备。

园中清泉流淌,亭台错落,荷塘花木,冰窖水车一应俱全。

昔日在濮阳时,李牧自费所建清泉小筑规模尚小。

许都司空府拨下款项,李牧毫无节俭之意。

昔日因财力不足未能修建的设施,如今在许都几乎尽数安排妥当。

正值荷月,池塘中碧叶连天,粉荷亭亭而立,如含羞少女,绯红着脸颊,浅笑嫣然。

凉亭内,琴瑟分置两侧。

弦音灵动,音符跳跃,清雅悠扬,为这燥热的夏日添了几分宁静。

一曲终了,侍立亭外的侍女缓步上前,递上一片竹简:“公子,有客来访,此乃拜帖。”

李牧扫了一眼竹简上龙飞凤舞的小篆,随手递回:“字迹潦草,看不明白,让他重写再送。”

侍女愣住,一时无措。

这些侍女皆由曹操调派而来,虽为仆役,却也通晓诗书礼仪。

在她们的认知里,从未见过退回拜帖、令访客重写之事。

蔡文姬掩唇轻笑:“李郎,此举不合礼数,不如一见?知晓你在此处的人可不多。”

“不急。”李牧淡淡道,“此人向来不讲规矩。”他看向侍女,“照我说的做,在清泉小筑,就得守我的规矩。”

侍女低应一声,退出凉亭,行至门外,将竹简递还那青年。

“咦?清泉居士不在?”青年腰间悬一古朴酒葫芦,面露诧异,“不对啊,文若明明说他今日在的。”

侍女垂首:“公子说,字迹潦草,看不明白,请客人重写再送。”

青年嘴角一抽。

“潦草?竟敢说我的字潦草?有趣,不愧是清泉居士!”

他利落地抽出小刀,刮去竹简上的字迹,又从袖中抖出墨笔,工整写下“司徒府属吏书佐,郭嘉,郭奉孝”几字。

“拿去,再送一次!”

郭嘉当场削字重写的举动,令侍女瞠目结舌。

在她看来,郭嘉要么愤然离去,要么谦逊致歉、回去重写,却不想他竟如此行事。

“愣着作甚?快去!”郭嘉催促。

侍女回神,连忙小跑回亭,再度递上竹简:“公子,客人……重写好了。”

蔡文姬讶然掩唇:“真重写了?这是何人?”

李牧看也未看竹简,淡然吩咐:“请郭书佐去客厅等候。”

“是!”侍女心中惊诧,却不敢多言,公子连竹片都未看,怎知来人是司徒府郭书佐?

蔡文姬眼波流转:“李郎,你方才就识得他?”

李牧手腕轻转,折扇倏然展开:“字迹虽乱,尚可辨认。”

“那你为何还要他重写?不怕他恼羞成怒转身离去么?”蔡文姬偏着头,眸中漾着好奇。

李牧轻点她光洁的额头:“走了岂不正好?琴瑟虽和鸣,笙箫尚未起呢。”

蔡文姬捂着额头,双颊飞红:“李郎,说过多少次了,很痛的!”

与佳人嬉闹过后,李牧大步流星来到前厅。

“显谋兄,我早料定这清泉居士必是你的化名。”郭嘉见李牧现身,立即含笑起身。

李牧徐徐摇扇:“郭书佐专程来访,所为何事?”

郭嘉笑容可掬:“此处非司徒府,我亦非为公事而来,显谋兄直呼奉孝便可。”

李牧合扇转身:“既无私事,郭书佐请便。”

郭嘉急忙唤住:“李军师,那便谈公事罢。”

李牧回眸:“公事就简要说。”

郭嘉苦笑:“你我故交,何必如此疏离?”

李牧神色淡淡:“正因是故交。近日司空府公务缠身,难得偷闲陪伴文姬,偏生你来搅扰,还要我笑脸相迎不成?”

郭嘉朗声笑道:“若我说欲投效司空府,与军师共事,军师可愿展颜?”

李牧啪地合拢折扇:“来人,备酒!今日当与奉孝痛饮!”

郭嘉额角似有青筋跳动。

李牧本就不愿鞠躬尽瘁,近来曹操烦忧日增,他在司空府当值的时间也随之延长。

这对他而言实非乐事。

守着 美眷才是人生至乐。

可如今戏志才在濮阳养病,曹操身边能议大事者唯李牧一人,自然推脱不得。

今日曹操往许都城外迎袁绍,李牧方得这半日清闲。

故而对郭嘉的造访,他本不欲理会。

但若郭嘉愿入司空府,情形便不同了——

多一人分忧,他便能多享半日清闲。

“奉孝兄为何突然决定去司空府任职了?”李牧神色转暖,仿佛与郭嘉是多年挚友。

郭嘉轻叹:“本想在司徒府多留些时日,许都的酒楼乐坊尚未尽兴,谁知袁术竟突然称帝了。”

论性情,郭嘉不比李牧勤勉。

李牧守着蔡文姬,郭嘉则流连于风月场所。

“今日来找我,不止是为了告知出仕之事吧?”李牧目光如炬,似已洞察一切。

郭嘉收起笑意,正色道:“显谋兄,在入司空府前,尚有一事令我困惑。”

“你为何要向吕布举荐陈群?”

陈群,颍川许昌人士。

自幼聪慧过人,与郭嘉年纪相仿,早年便在颍川相识。

以郭嘉的眼界,寻常士人难入法眼,但对陈群的才能,他颇为赞赏。

陈群避居小沛,被驻守的吕布征召出仕,郭嘉并不意外。

如此人才,任何有抱负的豪杰都会招揽。

但令郭嘉不解的是,举荐陈群的竟是李牧!

以陈群的才德,李牧不荐于曹操而荐于吕布,在郭嘉看来实属反常。

郭嘉在许都半年,对曹操麾下众人,尤其是李牧的性情多有揣摩。

在他看来,李牧虽智谋超群,却非争权夺利之人。

就如方才,听闻他将入司空府,李牧立即态度热络。

如此才俊不荐曹操而荐吕布,实在蹊跷。

若无隐情,郭嘉断难相信。

但他苦思良久,仍不得其解。

李牧轻摇折扇,目光平静如水。

对郭嘉的疑问,他只是淡然一笑:“吕布虽有雄心,却如陶谦般徒逞勇力,既不能以武威震慑徐州士族,又不懂以谋略驾驭。一旦外敌来犯,结局不会比陶谦更好。”

“吕布欲成霸业,身边需有才德兼备、懂得进退的谋士为其筹划。”

“陈群此人,具王佐之才,德行不逊荀彧。”

“对吕布而言,最忌兵权。比起紧握兵马的陈宫,不涉军务的陈群更值得信任。”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陈群深谙天下大势,为吕布谋划时,必然制定最顺应时局的方略。

郭嘉神色凝重。

“曹公虽据兖豫之地,然诸侯林立,尚不具备当年强秦横扫**之威。”

“显谋以养虎之计,为曹公培育吕布这头猛虎。再施驱虎吞狼之策,令其吞并徐扬二州群狼。”

“然猛虎可噬群狼,群狼亦能伤猛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