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49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49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张义大笑:“显谋多虑了,又非两军对垒,何须担忧水攻?李傕如今困守池阳,自顾不暇。”

周忠目光一沉:“若是段煨要杀我们呢?”

“段煨?”张义再度失笑,“莫要多想,走,回营小酌几杯,与这些武夫共处,饮酒都扫兴。”

张义与田芬拉着周忠回营。

周忠望了望夜色,迟疑片刻,终究随二人去饮酒。

与此同时——

渭水上游,李傕已派人截断水流。

为防段煨使诈,李傕派人详查杨奉、董承的营寨布置与巡防。

确认杨奉、董承果真在此扎营享乐,坐观段煨与自己厮杀,这才信了段煨之言。

“天助我也!”

“只要水淹此军,段煨纵有二心,亦难奈我何。”

李傕兴奋地望着杨奉、董承的营寨,挥剑厉喝:

“放水!”

霎时间——

被截断的渭水如山洪倾泻,咆哮着冲向下方。

洪水转瞬即至,吞没了杨奉、董承的营地。

周忠最先惊醒,闻听雷鸣般的洪水声,骇然变色:“大司农!少府!快醒!洪水来了!”

然而田芬与张义只是翻了个身,醉意昏沉,继续酣睡。

“逃!”

周忠脑中只剩这一个念头。

可洪水来得太快,整座营地瞬间溃散。

董承、杨奉等人面如土色,茫然不知洪水从何而来。

待水势渐退……

火光映照下,李傕率领铁骑呼啸而至:大司马李傕在此!全军出击!

种辑刚要转身逃命,李傕手起刀落,将其斩为两段。

董承面色惨白,喃喃道:李傕怎会在此出现?

杨奉最先反应过来:必是段煨那奸贼勾结李傕!速速突围,否则我等性命休矣!

然而段煨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当杨奉、董承残部刚冲出包围,迎面便遇上一排排 手。

吾乃李傕之子,秃鹫李式!

逆贼看箭!

一箭穿心,王子服应声倒地。密集的箭雨将董承射成刺猬,这位国丈带着不甘的眼神倒在血泊中。

段煨好毒的手段!杨奉一边格挡箭矢,一边暗自咒骂。李式身份一亮,即便有幸存者也会认定是李傕部众所为。

段煨定在渭南设伏,唯有北渡渭水绕道北地郡。杨奉当机立断,单枪匹马向北疾驰。

数千大军土崩瓦解,唯独杨奉一人脱逃。当他寻船欲渡时,曹洪突然杀出:杨奉,恭候多时了!

我乃大汉兴义将军,曹阿瞒敢 不成?杨奉目眦尽裂。

曹洪嗤笑:临阵脱逃的将军,按律当斩!杨奉肝胆俱裂,拨马便逃。曹洪策马追上,刀光闪过,一颗头颅滚落尘埃。

就这点本事也敢与主公为敌?曹洪不屑地踢开首级。

渭南大营,晨光熹微。刘协刚起身便听得帐外喧哗。只见光禄大夫周忠蓬头垢面跪在御前:陛下!国丈...全军覆没了!

刘协慌忙问道:“国丈现在何处?

周忠浑身发抖,显然被洪水吓得不轻:昨夜李傕突袭渭水大营,他派人截断上游河水,趁我们不备,水淹了整个军营。

国丈下落不明。

刘协脸色大变:那少府呢?大司农呢?还有议郎吴硕,将军吴子兰,侍中种辑,兴义将军杨奉呢?

周忠摇头道:当时洪水滔天,四周都是李傕的兵马,我只抢到一匹快马赶回来报信。请陛下速速派兵救援!

刘协立即召见曹操。

曹操听闻渭水大营被淹,心中暗自窃喜。

见周忠还活着,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光禄大夫,我记得军令是让你们去池阳与段煨会合,为何会在渭水驻扎?曹操目光如刀,直刺周忠。

刘协这才想起:对啊,不是让你们去池阳吗?怎么会在渭水?

周忠低着头,支支吾吾道:是...是杨奉说担心与段煨不和,所以在渭水扎营,形成...形成犄角之势。

曹操详细询问了扎营位置和当晚情形,周忠不敢隐瞒,如实作答。

听完后,曹操冷笑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今正值雨季,渭水暴涨,你们却把营寨安在河边,还整日饮酒作乐。与其说你们不懂兵法,不如说你们根本没想过要去池阳。

不仅违抗军令,还被李傕偷袭,挫我军威!

来人!把周忠拖出去斩了!

周忠面如土色:陛下饶命!车骑将军饶命!臣曾劝过兴义将军和国丈,但他们不听啊!求陛下念在臣往日护驾之功,饶臣一命!

刘协心生怜悯:曹爱卿,你看...

杨彪不忍见周忠被杀,上前劝道:陛下,车骑将军,当务之急是派兵救援。若杨奉和国丈还活着,再一并问罪不迟。

曹操眯眼盯着杨彪,心中暗骂:老狐狸!

杨彪言外之意,是要曹操先确认杨奉和董承的生死。

若已死,周忠便无足轻重;

若还活着,就尽快除掉。

曹操怒火中烧,向刘协拱手道:陛下,臣亲自带兵前往!

杨彪扶起周忠,低声警告:光禄大夫,我替你解围是念在你往日功劳。但若你想死,别拉我垫背。

此时的周忠早已吓破胆:太尉明鉴,若杨奉和董承回来,我定在陛下面前弹劾他们。

别做梦了,他们回不来了。杨彪眼中闪过一丝对杨奉和董承的轻蔑。

曹操就不能安分回洛阳吗?偏要在半路拖延,莫非以为掌兵便可肆无忌惮?

周忠浑身一颤,猛然醒悟:太尉,曹操莫非真要学董卓?若如此,我等返洛有何意义?

杨彪沉声道:光禄大夫且莫妄断。曹操是否董卓之流,须回洛阳方能知晓。眼下能保全性命已是万幸。

行军途中,曹操遇曹洪来报。曹洪掷下马首:主公,杨奉首级在此!

余者如何?曹操冷目如电。曹洪快意道:种辑死于李傕刀下,王子服被李式射杀,董承身中乱箭。其余公卿纵未寻得,料也难活。

闻得大患尽除,曹操不再追问,只命军士:董承贵为国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遂引兵往渭水战场。

三日后,曹操押运田芬、张义、董承等尸首回营。董贵妃见父尸当即昏厥,刘协悲叹:曹卿,此战折损两位九卿与国丈,朕不知亲征是否该继续。

曹操正色道:此皆杨奉、种辑之过,累及三军。臣请追封诸公,问罪杨、种二人!

刘协默许,自去照看贵妃。曹操回营即喝令:带上来!虎贲押入被缚的徐晃。

杨奉已死,何不归顺?曹操劝降。徐晃昂首:不降!

曹操缓声道:闻你曾谏杨奉勿驻渭水遭斥,又因劝其戒酒被夺兵权。此等庸主,值得效死?

徐晃切齿道:杨奉匹夫害死众弟兄!然李傕突袭必与段煨有关——不杀段煨,誓不投降!念及惨死同袍,终难甘心归顺。

曹操叹息着望向李牧。

李牧轻晃羽扇,语气从容:明公,我有三条计策——

罢了显谋。曹操抬手制止:直说吧,今日不想做选择。

明公不愿抉择,那牧只能献上唯一之策了。李牧踱至徐晃身旁:徐公明,你错了。李傕现身渭水之畔虽与段煨有关,但此令实乃明公所下。

徐晃双目圆睁,惊诧道:为何如此?

李牧合拢折扇,含笑反问:那你们为何违抗军令?徐公明,我知你治军有方,待士卒如手足。然主将失策,岂能让将士担责?

我敬重你是河东义士,莫再说这等违心之论自辱了。

昔日齐桓公诛公子纠,管仲未殉节反为相。孔子赞其留身济世,造福苍生。

淮阴侯韩信,亦曾忍胯下之辱,终成不世之功。

你故主非明公所害,实乃自取 。明公未曾轻慢于你,你却口称不降。这般胸襟,何以成事?

如今天下动荡,汉室倾危。明公胸怀四海,志在匡扶社稷,此等英雄,难道不值得你追随?

莫非车骑将军,尚不及杨奉?

徐晃面露惭色。

碍于颜面,仍垂首不语。

李牧折返,扇面翻转间现出鹤舞九霄图:明公,请。

曹操会意,上前为徐晃松绑,解披风为其披上,躬身长揖:曹某怀壮志,将军具雄才。曹某求贤若渴,纵遭非议,亦为天下计。

请将军助我!

这一拜,尽显诚意。

徐晃并非不识时务,先前不降是坚守,此刻归顺是抉择。

良禽择木,贤臣择主。

旧主薄德,拒纳忠言,何须愚忠!

明公高义,徐晃愿效犬马!徐晃抱拳跪拜。

曹操扶起徐晃,朗声笑道:公明本是大汉骑都尉,我乃大汉车骑将军,何言归降?得公明相助,胜得千军万马!

徐晃愈发感佩。

曹操引众将与徐晃相见,最后指向李牧:公明,此乃我军军师,陈留李牧显谋,有鬼神不测之机。

若论运筹帷幄,天下无人可出显谋之右。

徐晃连忙见礼。

李牧轻摇羽扇,目光深邃:徐将军,可识得李乐、胡才、韩暹麾下之人?

徐晃沉声道:“有些河东郡的同乡,但不知是否还在人世,我随杨奉来关中已有半年多,不敢确定。”

李牧继续问道:“如果李乐、胡才和韩暹都死了,让你去招降白波贼,你能办到吗?”

徐晃点头答道:“李乐、胡才和韩暹是白波贼的首领,他们若死,剩下的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招降并非难事。只是——”

李牧见徐晃犹豫,淡然一笑:“徐将军无需顾虑,既然问你,就意味着这三个贼首命不久矣。”

“你既是杨奉部下,应该知道李乐、胡才和韩暹已率兵到了潼关。”

徐晃神色凝重:“已经到潼关了?明公,这三人惯于劫掠,又擅长逃遁,若不彻底歼灭,哪怕只剩几百人,很快又能聚起数万之众。”

曹操安抚道:“公明不必担忧,他们插翅难逃。既然引他们来潼关,就没打算放他们离开。”

徐晃疑惑不解:“明公,我不明白!李乐等人不是杨奉召来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