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89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89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25

曹彰只觉得耳畔传来李牧平静的嗓音:傻子才肯学,听着倒有几分道理。

先生误会了!曹彰慌忙辩解:我是说傻子才学不会!学不会的才是傻子,对,就是这话!

逃课也行,自己找你5.9兄长去。李牧扬鞭策马。

曹彰的脸顿时皱成了苦瓜。

想起上次被曹昂押在军营喊了一整日冻死不拆屋的经历,少年只觉得眼前发黑。

李牧并未前往司空府。

曹操既未传召,他自然懒得主动当值。

回到清泉小筑时,侍女呈上了荀彧的拜帖。

荀文若倒是执着,区区博士俸禄之事也要纠缠。

谁耐烦与他掰扯。

李牧提笔在帖上批了三个字,吩咐侍女:送去尚书府,就说我这几日休沐,帖上已作回复,莫来扰我清静。

侍女早已见怪不怪。上回让郭嘉重写拜帖,这次直接在原帖上批复。

当荀彧接过被批注的拜帖时,脸色顿时铁青。

李显谋!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

原本郭嘉已够让人头疼,这李牧竟比郭嘉更胜一筹。

但很快,荀彧神色转为凝重。

盯着指南车三字批注,他终于明白李牧为何要给马钧加俸。

这可是传说中的神器!

古籍记载黄帝战蚩尤时,曾造此物破迷雾;《鬼谷子》亦载周公旦制为越裳使者引路。

然而秦汉数百载,无人能复现此物。

如今李牧竟断言马钧可造?

若真能制成指南车,马钧确配享博士俸禄。

此物于行军作战,堪称神助!

当年李广若有此物,何愁不能封侯!

邺城官驿。

刘备应袁绍之邀而来,随行者仅孙乾、关羽二人,余下部属皆留守北海。

袁绍这边则由许攸、颜良作陪。

此番会晤的用意,刘备早已心知肚明。

青州归属之争!

刘备并不担忧邺城之行会遭遇不测。

以当前形势,除非袁绍昏了头,才会对刘备不利。

刘备声望卓着,又手握青州兵权。

若在邺城加害刘备,无异于将青州白白送给曹操。

双方见礼后分宾主落座。

许攸起身为刘备和袁绍各斟一杯酒。

玄德公,大将军邀您来邺城相会,用意已在信中言明。许攸自斟一杯,举杯道:您既应邀而来,足见诚意。

刘备颔首:大将军盛情相邀,备岂敢不来。

许攸含笑踱步,侃侃而谈:如今汉室江山,犹如将倾之大厦。

大将军、玄德公乃至曹操,皆怀匡扶汉室之志。

听闻许攸称曹操亦有匡扶之志,刘备眼神微动,却未多言。

我知玄德公有疑,认为曹操未必真心。许攸轻笑:我与大将军、曹操相识多年,对其心思略知一二。纵有匡扶之志,未必能成其事。

曹操拥立陈留王刘协,然众所周知, 遗诏当由少帝刘辩继位。

可叹董卓乱政,少帝蒙冤而逝,陈留王作为灵帝仅存之子,遂被董卓推上帝位。

然陈留王年幼,朝政先后落入董卓、李傕郭汜之手。

曹操虽迎天子至许都,但随行的三百公卿大半死于关中,其中缘由,玄德公当能想见。

如今曹操权势更甚董卓之辈,许都城中所谓君臣相得,究竟是真情还是迫于无奈,外人难知。

但可知者,孔融欲为冤死公卿讨公道,反被曹操借刀 派往寿春。

孔融识破奸计,游说刘表起兵问罪,不仅功败垂成,更遭革职永不录用。

我不否认曹操迎天子、诛伪帝之功。

然如昔日窦宪燕然勒石,权势无人制衡时,州郡官吏皆出其门,忤逆之臣相继被 。窦氏兄弟更是权倾朝野,横行无忌。

今曹操治下关中、豫州、兖州及江淮之地,与当年窦宪何其相似?

曹操虽有匡扶之功,亦怀欺君之志。

若不加制止,日后谁人能制曹操?昔日两屠徐州之惨剧,又将在何处重演?

许攸侃侃而谈,既赞曹操之功,亦指其过,更以窦宪、王莽为例论其权势之患。

关羽、孙乾立于刘备身后,听闻许攸之言,不由心生钦佩。原以为他会将曹操贬得一文不值,未料竟能如此公允。

刘备亦叹道:“曹孟德确为当世豪杰,然今日我与大将军皆受其迫,如困兽难脱,此局何解?”

许攸朗声笑道:“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玄德公乃汉室宗亲,稍有不从便易被斥为反贼。而大将军虽出身四世三公,却难敌天子之名,更因袁术称帝一事,令天下士人疑其亦有野心。”

“二位皆因声名所累,反使曹操坐收渔利。”

“若论英雄,大将军宽厚爱民,玄德公仁德广布,方为真豪杰。曹操虽有英雄之气,终究气短难成。”

许攸言辞恳切,意在拉近袁绍与刘备之谊。刘备虽知其中多有客套,然困局当前,亦需多方筹谋,遂举杯敬向袁绍。袁绍豪迈回礼,二人相视而笑。

许攸又道:“玄德公可知昔日苏秦合纵六国抗秦之事?”

刘备颔首:“苏秦才高,然张仪以连横破其策,终致功败垂成。”

许攸笑道:“玄德公只知其一。苏秦初欲助秦连横,奈何秦王不纳,方转合六国之力。其后,他暗中助张仪入秦为客卿,张仪亦承诺在其生前不坏合纵之局。待苏秦亡故,张仪方施连横之策。”

刘备感慨:“不想二人竟有如此渊源。”

许攸借机言道:“今日大将军与玄德公,恰如苏秦、张仪,怀济世之才却难展抱负。若二位同心协力,何惧曹操?”

袁绍闻言起身,向刘备郑重一拜:“子远所言极是!我与玄德一见如故,若能共扶社稷,必成千古佳话!”

刘备赶忙站起还礼:大将军如此抬爱,备实在惶恐。

袁绍朗声笑道:玄德若不嫌弃,不如与我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刘备并未立即应允,目光转向许攸。

若当真结拜,以年岁论刘备必为弟,岂非将青州拱手相送?

许攸含笑劝道:明公且慢,结义之事容后再议。不如先请玄德公听我详述谋划。

袁绍也觉操之过急,便不再提及。

刘备顺势道:能与大将军结义自是备之幸。不过许先生的高见,备也愿闻其详。

许攸负手踱步,引经据典道:昔日光武帝遭王郎追剿时,真定王刘扬嫁外甥女郭圣通,又赠十万大军助其破敌。

大将军若要匡扶汉室,麾下兵马终当归于天子。然兵权可交,如今被曹操挟持的天子,未必能如光武帝般设云台封赏功臣。

玄德公素有贤名,又是汉室宗亲。若能入许都任宗正之职,以仁德教化天子,传达大将军心意。

效法当年张仪助苏秦之谊,岂非美事?

关羽闻言勃然变色:许攸!你让兄长赴许都,分明是要借刀 !既能除去兄长,又可白得青州。如此歹毒之计,当关某不存在么?

颜良见状踏前喝道:关羽!大将军面前岂容你放肆!

区区鼠辈,也配在关某面前叫嚣?关羽凤目微眯。

眼见局势紧张,许攸大笑道:二位将军何必动怒?大将军与玄德公尚未定夺。

袁绍与刘备同时挥手示意部将退下。

刘备神色如常:许先生既以苏张为例,备也谈谈这二位。苏秦善合纵,张仪精连横,皆因才能卓绝而名扬天下。

青州可让与大将军,备亦愿赴许都任宗正,教化天子,助大将军成就威名。

然曹操奸险,必不相容。

还望许先生为备谋划周全!

不同于关羽的激愤,刘备对自身处境洞若观火。

困守青州唯有死路一条。

故而他亲赴邺城商议青州归属,也愿让出此地。

但青州乃刘备重要根基,若不能换取相应利益,便是白白便宜了袁绍。

许攸抚掌而笑:玄德公果然明理,那攸便直言了。

玄德公坐镇青州,南下难以击败吕布夺取徐州,即便侥幸拿下徐州也难以固守;北上,玄德公亦无法战胜大将军取得幽州与冀州。

青州终将易主,此事玄德公想必心知肚明。

既然难以开疆拓土,何不另辟蹊径博取声望?

玄德公虽为汉室后裔,然天下刘姓宗亲数以千计;纵有仁德美名,又能如何?世人终究会选择既具仁德又出身四世三公的大将军!

但若玄德公前往许都,担任宗正之职,这汉室宗亲的分量便截然不同了。

虽不知玄德公与当今天子的辈分关系,然既为天子之师,岂能以晚辈身份教导?大将军可助玄德公获封皇叔尊号。

既有皇叔之名,又掌宗正之权,纵使许都难以立足,亦可转赴荆州、江东或西川。

昔日刘焉平定西川,刘表单骑入主荆州,皆因其汉室宗亲身份与显赫声名。

弃地而扬名!

此乃攸为玄德公谋划的良策!

曹操连孔融都不敢加害,又岂敢对玄德公不利?

至于日后如何,便要看玄德公的造化了。

刘备心中震动。

许攸这番高瞻远瞩的谋划,令刘备如拨云见日。

连日困扰的难题,此刻豁然开朗。

北上幽州投奔公孙瓒,唯有田畴等寥寥故旧相随。

重返青州,仅得祢衡一人来投。

真正的人才,皆不看好刘备!

而袁绍凭借四世三公之名,贤才竞相归附。

刘焉与刘表,亦是如此!

这些道理刘备虽早已知晓,却从未如今日这般透彻领悟。

兄长。

关羽见刘备意动,急忙出言劝阻,唯恐刘备真将青州拱手相让。

刘备抬手制止关羽,目光炯炯地望向许攸:许先生真乃奇才!青州可让,但须待朝廷征召之命!

许攸朗声大笑:玄德公,如今可考虑是否与大将军结为兄弟了。

唯有结义,曹操方会确信,若其拒绝大将军保举,玄德公必将与大将军共举义师问罪。

此乃阳谋,曹操不得不应允大将军所请!

刘备肃然起身,向袁绍郑重行礼:今刘备愿拜大将军为兄!

袁绍开怀大笑:能与玄德结为兄弟,实乃袁绍之幸。

这场利益交换,除关羽困惑不解、颜良懒得多想外,袁绍刘备、许攸孙乾等人皆心照不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