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78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78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14

大将军何必见外,老朽先自罚三杯。

大将军乃陛下麾下第一猛将,将来还要为大仲开疆拓土啊。

大将军威震四方,老夫敬你一杯!

......

这些溢美之词让张勋如坐针毡,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陛下,臣...兵败了。张勋闭目咬牙,跪地请罪。

霎时间。

公卿们脸色大变,纷纷退回席位,噤若寒蝉。

袁术目光陡然变得凌厉:败了?两万大军,你说败了?

陛下,此非战之罪啊!张勋被盯得发慌,急忙辩解:彭城守将虽善守,但非臣敌手。臣昼夜强攻,眼看就要破城,突然杀出四路兵马。

一路是小沛张辽,一路是琅琊臧霸,连吕布也出现在彭城!

还有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偷袭后军,劫走了粮草。

陛下,臣...败得冤枉啊!

张勋喊得理直气壮。

论冤枉,他确实冤枉。

就像中路单挑正要越塔强杀,突然遭遇上野下三路包夹。

能残血逃生,已是张勋反应神速了。

袁术怒摔酒樽,厉声质问:张辽被桥蕤困在彭城,臧霸有黄漪在琅琊牵制,吕布就在下邳城内,你竟说他们都去了彭城?

张勋跪地哭诉:陛下明鉴!黄漪与吕布之事臣不知情,但桥蕤确实在小沛按兵不动。定是张辽趁机脱身,联合臧霸击败黄漪后共赴彭城。至于吕布,必是张辽通风报信!

袁术拍案怒喝:败军之将还敢狡辩!来人,将张勋拖出去!

恰在此时,纪灵匆匆入内禀报:陛下,东海郡逃回的溃兵称,黄驸马已被张辽斩杀。张勋闻言如获救星,连声喊冤:若非三路敌军齐至,臣早已攻下彭城!

纪灵见状急劝:陛下,杨司徒早有明言,若三路皆败就当速回寿春。如今徐州兵马必将齐聚下邳,我们该防备曹操偷袭了!

袁术仍不甘心:朕马上就能生擒吕布!

纪灵苦劝:下邳周边已洗劫一空,数十万流民足够吕布头疼。此时回师正可与曹操决战!原来这计策出自升任司徒的杨弘之手,他早为袁术谋划了进退之策。

粮草被劫,吕布陷入困境。

流民无处安置,更无力攻打寿春。

袁术得以全力对付曹操,不必担心吕布袭扰后方。

此计虽显粗劣,却符合袁术一贯的作风。

他从不治理民生,死伤再多亦不在意。

而吕布欲坐稳徐州牧之位,不得不安抚百姓,否则难以立足。

至于吕布能否效仿袁术?

袁氏四世三公,底蕴深厚,岂是吕布可比?

袁术挥霍祖业,吕布却无家底可败,二者天差地别。

然而今日,厄运似乎降临袁术头上。

劝降未果,袁胤的使者匆忙赶来。

“陛下,丹阳急报,孙策反了!”

孙策!

袁术瞳孔骤缩,抓起战报细看,随即狠狠掷地,怒斥道:“忘恩负义之徒!朕封他为庐江太守,他竟敢背叛!”

此前三路兵败,袁术尚欲攻破下邳再回师。

但孙策反叛,令他阵脚大乱。

庐江本是抵御曹操的屏障,袁术倚仗孙策之勇,才敢放心攻打徐州。

如今孙策倒戈,曹操大军可直逼寿春!

“撤军!速回寿春!”

袁术暴怒踹翻酒案,吓得陪酒歌姬惊叫连连。

“拖出去,斩了!”

他性情阴晴不定,无辜歌姬转眼丧命。

然而,十万大军岂能轻易撤回?

营寨连绵三百里,士卒抢掠成性,早已失控。

袁术连斩十余将, 十二道军令,才勉强震慑众军,迫其撤离徐州。

行至半途,寿春告急的使者又至。

袁术惊慌失措,弃辎重于不顾,命纪灵率三万精兵疾驰回援。

余下部众,任其自生自灭。

……

寿春城外,曹操围三阙一,静待其变。

寿春城外,曹操驻马而立,遥望高耸城墙,朗声笑道:“公达,袁公路这寿春城修得倒是气派,比许都还要雄伟。”

“当年匡亭一战,他溃逃六百里,短短两年竟能拉起十五万大军。”

“可这十五万大军放着寿春不守,偏要去打徐州,如今反被我围了城池。”

“此情此景,倒让我想起孙膑围魏救赵的典故。”

荀攸淡然回应:“庞涓乃当世名将,袁术岂能相提并论?”

曹操捻须笑问:“那公达以为,我与孙膑相较如何?”

荀攸从容答道:“孙膑用兵如神,然明公文韬武略,更胜一筹。”

曹操闻言开怀:“公达此言,深得我心!”

正说话间,曹洪飞马来报:“主公,子孝将军和显谋先生回来了。”

曹操喜形于色:“显谋终于肯现身了?这些日子连我的斥候都寻不到他们踪迹。”

不多时,曹仁与李牧联袂而至。

曹操迫不及待问道:“这半月你们究竟去了何处?竟能避开所有耳目。”

李牧轻摇羽扇,笑而不语。

曹仁兴奋禀报:“主公可知,袁术五路大军中,黄漪在东海授首,张勋败走彭城,桥蕤更被我军生擒!”

曹操震惊不已:“你们仅两千兵马,半月间转战三地,连破六万敌军?”

荀攸亦面露讶色,望向二人。

曹仁正要引经据典,被曹操打断:“少卖关子,速速道来!”

曹仁连忙正色道:“军师察得桥蕤军心涣散,便密令张辽率敢战士设伏,这才大获全胜。”

“我依照军师的安排,趁桥蕤安营扎寨时施展疲敌之策,诱使他分兵设营。桥蕤果然中计,将主力分为四营布防在前,自己仅带两千亲兵驻守后方。”

“拂晓时分,休整完毕的张辽率领八百精锐突袭桥蕤大营,一举擒获桥蕤。”

曹操惊讶道:“张辽竟有如此勇武?”

虽然李牧曾向曹操提议以恩义招揽张辽,但曹操只将他视作与于禁、李典、乐进相当的将领,并未特别关注其武勇。

张辽的战绩本就不多,何况在吕布麾下,其锋芒难免被掩盖。

曹操不甚在意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张辽之勇,实可与关羽比肩。

他尤其擅长冲锋陷阵,逍遥津一战威震敌胆,万军之中斩杀踏顿,就连关羽斩颜良时也是张辽为其掠阵。在《火凤燎原》中,他更被称作小吕布。

“这等猛将屈居吕布帐下,实在可惜!”曹操的惜才之心再度燃起。

虽说生擒桥蕤多赖李牧妙计,但若无张辽的勇武,此计也难以成功。

“显谋,公达,可有良策为我招揽张辽?”

曹操不再询问战况,直接问起招揽之事。

荀攸并未作答,而是看向李牧:“显谋仅凭一封密信就能让张辽甘冒奇险,想必自有办法。”

曹操顿时会意。

张辽虽属吕布麾下,李牧却能以密信令其率八百死士突袭桥蕤大营,这层关系令人称奇。

但曹操对李牧毫无猜疑,唯有欣喜:“显谋,可否让张辽来许都效力?”

李牧微微摇头:“明公,张辽重情重义。吕布待他不薄,短期内难以招揽。”

虽然得到否定答复,曹操反而更加欣赏张辽。

对吕布尚且如此忠义,若能招至麾下,曹操自信定能比吕布更善用此人!

“如此义士,我当以诚相待。”

曹操转而询问曹仁:“子孝,桥蕤现在何处?”

“军师已将他释放。”曹仁说完便闭口不言,满脸写着“快问我缘由”。

“再卖关子,就调你去管粮草。”曹操扬了扬马鞭。

曹仁立刻苦着脸:“主公让我管后勤,未免大材小用。”

见曹操真要挥鞭,曹仁赶紧赔笑:“主公息怒!”

“军师说,擒桥蕤是为让他明白,他那两万大军在军师眼中不过草芥;放桥蕤,则是念及桥太尉生前为国尽忠,给其后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军师对桥蕤说的是一套,实则另有谋划——暗中调张辽的兵马离开小沛,直奔东海郡。”

“军师还给琅琊的臧霸送了密信,内容无人知晓,但臧霸在东海郡与黄漪交战,张辽突袭斩了黄漪。”

“随后我军夜袭彭城,合围张勋。”

“那张勋狂妄至极,连斥候都不派!我军逼近十里竟无一人察觉。”

“可惜吕布虽至彭城,张勋却狡猾,早早逃了。”

“击溃张勋后,军师料定袁术必退,我等便直扑寿春。”

“……”

曹仁不敢再夸耀,将这半月战况细细禀报曹操。

虽细节不详,但曹操已拼凑出李牧的全盘布局——曹仁虽仅两千兵,李牧却调集了张辽、臧霸、吕布各部,总兵力逾万。

这一万精兵在李牧手中,远非袁术六万杂兵可比。更何况李牧分而击之,逐个击破。

但曹操深知,此等战术唯李牧能用,亦唯李牧敢用!

每一步皆需精准算计:张辽之勇、臧霸之择、袁兵战力、桥蕤张勋黄漪之应对,乃至行军速度、粮草补给、情报传递……

正如李牧告诫曹仁:“莫要效仿。”

李牧能算尽全局,旁人却连桥蕤麾下多少可战之兵都理不清。

昔年刘邦问韩信诸将能统多少兵,韩信言樊哙等人不过一两万之才,而自诩“多多益善”。盖因韩信眼中,诸将算力不足,超限则连兵种配比、后勤调度皆成乱麻,遑论布阵杀敌。

李牧亦然。

算己,算敌,唯有洞悉全局,方能使战术无懈可击。稍错一环——譬如张辽密信泄露至桥蕤耳中——满盘皆输。

学李牧者生,似李牧者死。

荀攸目光微动。

荀攸在脑海中推演李牧的战术布局,不禁暗暗惊叹。

此刻,他终于明白叔父荀彧为何对李牧的评价如此之高!

李牧此前的对手虽不算强,但一个人的才能并非仅凭战绩衡量。

正如荀彧被赞为“王佐之才”,并非因他已有政绩,而是因他具备辅佐明主的才能,才得以替曹操坐镇后方。

“明公得此奇才,何愁汉室不兴?”荀攸虽寡言少语,内心却始终忠于汉室。

当年谋划刺杀董卓的荀公达,投奔曹操不仅因其个人魅力,更因曹操志在匡扶汉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