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62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62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臣建议在颍水下游布防,向曹操展示我军实力!

这样曹操必不敢轻举妄动!

袁术满意地点头:贤婿高见!阎主簿、杨长史、韩治中,你们意下如何?

阎象沉思道:黄都尉的计策可行。但在颍水设防需抽调寿春守军。北有吕布虎视眈眈,若孙策见我军势弱,恐生异心。

杨弘笑道:阎主簿既担心孙策,何不调他回驻颍水?

孙策勇猛,远在扬州恐难节制!

孙策一直想当庐江太守,主公不妨应允,同时在颍水设防,如此便无需调动寿春兵马。

袁术犹豫道:陈宫今日来见,说要劝降王朗并震慑孙策。正好借机调回孙策,他在吴郡实在令孤不安!

韩胤见状献策:主公,臣有一计可退曹操!

韩爱卿有何妙计?袁术看向韩胤。

韩胤自信道:听闻吕布膝下无子,仅有一女;而主公独子尚未婚配。

若让袁耀公子迎娶吕布之女,日后生下子嗣,吕布便能因外孙显贵。

吕布出身寒微,若能攀上袁氏,必定欣喜若狂。

如此主公既得徐州,又添猛将!

再令吕布攻兖州,孙策取豫州,曹操岂敢南下?

袁术兴致盎然:吕布素来亲近曹操,韩爱卿真有把握说服?

韩胤笑道:吕布亲近曹操乃形势所迫。当初他走投无路,虽被张邈、陈宫拥立,实为二人棋子。

这才投靠曹操,暂居小沛。

如今吕布驱逐刘备自领徐州牧,又南下与主公争夺广陵,足见其不甘人下。

但吕布无子嗣继承,霸业终将成空。

况且曹操让吕布驻守徐州,就是要挑动他与主公相争,坐收渔利。

袁术帐中,韩胤胸有成竹地进言:凭我这伶牙俐齿,定能说服吕布与主公共结 之好。

待吕家千金到了寿春,吕布岂敢违抗主公号令?

袁术抚掌大笑:韩治中此计甚妙!阎主簿、杨长史,二位意下如何?

阎象颔首:若能联姻吕布,实乃主公洪福。

杨弘捻须道:吕布虽善变,但独女便是他的命门。只要控制其女,何愁吕布不俯首听命?

袁术朗声道:韩治中若促成此事,他日孤成就大业,必不负你!

韩胤连忙躬身:为主公分忧,乃臣本分,岂敢邀功?

袁术当即派韩胤出使下邳,同时遣使召回驻守吴郡的孙策。

......

寿春城外,孔融 江畔。

袁术怀 之心,我未能取回玉玺,有何面目再见天子?

望着滔滔江水,孔融正欲投河,忽闻马蹄声近。

可是北海孔文举先生?

孔融抬眼望去:阁下是?

东郡陈宫。原来陈宫本欲赴会稽,听闻孔融前来宣旨,特意追至江边。

文举兄为何自寻短见?陈宫见孔融神色悲戚,连忙劝解。

孔融将宣旨 之事娓娓道来,叹道:唯有一死,方能洗此耻辱。

陈宫目光一闪:文举兄若轻生,岂不正中奸人下怀?

曹操派你来寿春,分明是要借袁术之手除你。此二人狼狈为奸,若忠臣皆死,汉室何以复兴?

孔融黯然:可我回朝徒惹人笑,空有报国之心却无门路。

陈宫笑道:文举兄名满天下,何处不可容身?许都既不能归,何不另寻明主?

北海已让与刘备...孔融迟疑道。

陈宫正色道:青州有玄德公这等汉室宗亲,正是讨逆中坚。当今天下,唯有刘氏子孙方存匡扶汉室之志。

“刘表就在襄阳,文举兄若能说服他牵制曹操,曹操必不敢肆意妄为!”

孔融恍然大悟:“多亏公台提醒,我险些忘了此事!”

“公台兄何不与我同往襄阳,共劝刘表?”

陈宫再次拒绝:“袁术麾下孙策素有忠义之心,早已对袁术不满。我打算去寻孙策,若能劝他反抗袁术,将来对抗曹操时也能多一份助力。”

孔融点头道:“原来如此!那我祝公台一路顺风!”

目送孔融乘船南下襄阳,陈宫眼中掠过一丝冷笑。

“李牧,真要感谢你啊!”

“若不是你提醒,我怎会知道江东有孙策这等明主?”

“待我助孙策平定江东,联合荆州之力,纵使你有通天之能也无可奈何!”

陈宫转身离去,神色间充满自信与孤傲。

宣旨太监见孔融独自前往襄阳,犹豫再三决定返回许都。

他不过是个小太监,除了许都无处可去。

但他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先到司空府求见曹操。

“司空大人,小人有要事禀报!”

曹操见是派往寿春的宣旨太监,眯眼问道:“有何要事?”

太监战战兢兢道:“袁术有谋反之志,孔融欲联合刘图谋不轨!”

【三更求追订】

第103章 风采卓然,许攸访李牧(求全订)

听完太监讲述寿春见闻,曹操冷笑道:“袁公路还是这般狂妄自大!”

曹操与袁绍、袁术自幼相识。

成年后同在洛阳为官,对彼此性情了如指掌。

虽同出袁氏,二人却截然不同。

袁绍为庶子,过继给袁成为嗣。

因此性情谦和,善于养名,在士人中声望颇高。

袁术则因嫡子身份,自幼目中无人。

他不喜结交士人,偏爱招揽游侠死士。

在他眼中,士人本该主动投效。

这份骄傲令袁术愈发狂妄任性。

譬如袁绍会散财济民以博美名。

袁术却对路人视若无睹,若有人挡道,直接命人驱逐。

袁绍遇到心仪之物,总会谦逊有礼地请求;袁术则截然不同,他的方式简单粗暴——强夺!

冯方之女在扬州避难时,袁术登城偶遇,二话不说便将她掳走,毫无顾忌。

名声受损?袁术根本不在意!

身为四世三公的嫡子,自有人替他摆平一切麻烦。

曹操和袁绍还需加入西园八校尉谋求晋升,依附大将军何进。而袁术起步便是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统领禁军,地位显赫。

董卓废帝后,为拉拢袁氏,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则为南阳太守。南阳乃天下第一郡,远胜袁绍的渤海。长沙太守孙坚甚至杀南阳太守张咨,主动投靠袁术。

手握如此优渥的资源,袁术却狂妄自大,最终成为仅次于吕布的失败者,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尽管如此,曹操并未小觑袁术。战略上可以轻视,战术上必须重视。

“虎痴,去请显谋来司空府议事!”曹操让宣旨太监暂候,需与李牧商议如何回复刘协。

李牧在许都的日子颇为惬意。作为谋士,他无需像荀彧那般操劳,虽不掌权,却乐得清闲。权势如荀彧,最终难逃一死;皇帝懒政,亦会被权臣架空。而李牧逍遥自在,以天地为棋局,众生为棋子,看似无权,实则超然。

家中更有 蔡文姬相伴,若像荀彧般终日忙于政务,岂非辜负良辰?

“明公!”李牧锦衣折扇,携香而至。这熏香源自荀彧的秘方,经他改良后,不仅怡人,还能驱蚊。昔日李牧不熏香,如今却乐此不疲。

这个时代,最令李牧心烦的莫过于蚊虫叮咬。

濮阳的清泉小筑四季宜人,蚊虫绝迹。

然而许都的清泉小筑尚在修建,只得用熏香驱虫。

显谋,虽未能借袁术之手除掉孔融,但这老匹夫已逃往襄阳投奔刘表了。曹操见李牧前来,开怀大笑。

李牧轻摇折扇,略显诧异:袁术不杀孔融尚在情理之中,但若无高人指点,孔融怎会想到去襄阳?

曹操笑道:随行的宣旨太监说,孔融本欲投河自尽,却被一文士劝阻。你猜此人是谁?

李牧略加思索便道:寿春城内,会管这等闲事又特意引孔融去襄阳的,除陈宫外不作第二人想。

曹操语带讥讽:显谋所料不差,正是陈公台!此人屡败于你之手,心中不服,此番定又在耍弄阴谋。

那小太监还说,孔融与陈宫密谋借刘表之手除我,当真愚不可及!

刘表虽为汉室宗亲,却也未曾向刘协进贡。

显然,这位荆州牧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更不承认曹操拥立的许都朝廷。

汉室宗亲嘛,在这乱世自然更愿割据称雄。李牧踱步道:正如已故的益州牧刘焉,自毁栈道妄图称王。孔融若以为宗亲必忠汉室,未免太过浅薄。

若宗亲当真忠心,又何来七国之乱?武帝又何须推行推恩令?

曹操嗤之以鼻:腐儒误国。孔融这等空谈之辈去了襄阳,反倒省去我不少麻烦。否则整日与他在朝堂争辩,哪还有精力处理政务?

稍作停顿,曹操又道:今日请显谋来,孔融之事不过闲谈。我有位故交自邺城来访,却不想亲自接见。

李牧目光一凝:袁绍的说客?

曹操颔首:此人乃南阳许攸,字子远,与我及本初皆是旧识。

许子远才具过人,却狂妄自大。中平元年,他竟与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密谋废立,欲改立合肥侯为帝。

当年还邀我 ,如此愚行我岂会参与?

果然事败,王芬畏罪自尽,许子远却提前遁逃。

本初据守河北后,许子远便投其麾下。此番前来,必是因刘备受封青州刺史之事。

这是要替本初讨好处来了。

李牧轻摇折扇,沉吟道:明公是要我去会会这位许子远?

曹操拍手笑道:“许子远向来目中无人,若不挫挫他的傲气,定会在我面前漫天要价!

阿瞒,没有我你休想拿下冀州!

李牧忽然想起某个恶搞视频,嘴角微扬:牧这就去替明公会会这位许子远!

......

许攸已在许都逗留三日,却只得到曹操不在城中的回复——说是去汝南巡视春耕事宜了。

曹阿瞒分明是在躲我!

哼,看你能躲到几时?

许攸何等精明,早看穿这是推托之词,却也不说破。

此次出使本就不急,他乐得在许都逍遥快活。美酒佳肴、秦楼楚馆,统统记在司空府账上。

雅阁内,三名舞姬正翩跹起舞。许攸举杯吟着打油诗:今朝有酒今朝醉,快意人生,夫复何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