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40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40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袁绍闻言大喜:正南真乃奇才也!此战若能剿灭公孙瓒,曹操即便迎奉天子又有何惧?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

沮授、郭图,若非审正南明察时局,险些误我大事!

今后当虚心求教,多向正南学习。

审配拱手回礼,落座时轻蔑地扫了沮授和郭图一眼,丝毫不掩饰鄙夷之色。

沮授与郭图气得几欲吐血。

向审配请教?

他也配?

最终袁绍采纳审配之策,派麴义出兵幽州,誓要一举歼灭公孙瓒。

......

北海城中。

正在休养的刘备收到了公孙瓒的来信。

这位老同学对刘备颇为照顾。

得知刘备兵败徐州,仍不计前嫌邀其相助。

玄德公,公孙瓒擅杀刘虞已失人心,此时相助恐有损使君声誉。孙乾连忙劝阻。

当初刘备弃守平原投奔陶谦,正是为避开公孙瓒杀刘虞的恶名。

本欲在徐州立足,却遭李牧算计,千余精锐折损殆尽,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如今公孙瓒来信,正是东山再起之机,刘备岂肯错过?

公佑,我明白你的顾虑。但伯圭兄与我同出卢中郎门下。

我乃涿郡人,恩师亦是涿郡人。

幽州战火纷飞,我岂能坐视不理?

我刘备立志匡扶天下,若连乡梓都护不住,何谈济世安民?

刘备肃然起身:此去相助伯圭兄,一为同窗之谊,二为解救幽州百姓。纵千万人阻挡,吾亦往矣!

张飞朗声道:这才是我大哥!岂能因一时挫折就龟缩北海?今日重返幽州,再聚豪杰,助大哥重振雄风!

关羽凤目微睁:幽州乃大哥故土,义之所至,生死何惧!

孙乾深受感动:玄德公高义,孙乾惭愧!

孔融闻讯前来送行:玄德啊,老夫不谙兵事,不能随行。公孙瓒虽有过,然幽州百姓何辜?

特赠马步军五百,为玄德壮行!

刘备欣喜道:“太守厚爱,今日相助之情,他日定当加倍报答!

虽然北海士卒战力 ,但五百兵马总胜过孤身一人。

孔融继续道:听闻徐无山有位隐士田畴,博览群书,剑术精湛,才华出众。因公孙瓒擅杀刘虞,屡次拒绝其征召。

玄德素有安定幽州之志,又享仁德美誉,或可请其出山相助。

见孔融既赠兵马又荐贤才,刘备心中信念愈发坚定。

目送刘备远去,孔融遥望西方,目光渐显孤傲:曹操残暴不仁,若真迎天子回洛阳,必步董卓后尘。我在北海六载,修筑城郭,兴办学堂,选拔人才,弘扬儒学,虽使北海百姓知礼守法,却仅能治理一郡之地。

以我之才,本当辅佐天子教化天下!岂能困守这弹丸之地!

是时候启程前往洛阳了!

......

华阴。

自二月至五月。

本应十日的路程,刘协与百官竟耗费三月才抵达!

非刘协不愿速行,实属无可奈何。

初时已说动郭汜护送东归,谁知刚出长安宣平门,夜宿霸陵,郭汜便反悔了。

郭汜强索车骑将军之职,不得封赏便不肯前行。

刘协只得应允,封郭汜为车骑将军,同时封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张济为骠骑将军。

本以为 已平。

行至两日,郭汜又改口要北去高陵。

高陵地处渭北,仍属关中范围。

刘协与百官坚决反对,若去高陵,不如留在长安。

双方僵持数日,刘协愤而绝食相抗。

宁饿死不赴高陵。

郭汜见天子以死相逼,恐生不测,遂改口暂缓北上,就近寻县再议。

这般耽搁十日,终抵新丰。

新丰位于长安与潼关之间,虽距潼关尚远,总算踏上东归之路。

不料至新丰再生变故。

尚书、河西太守刘玄与张济、杨定、侍中尹中等人又起争执。

可怜的刘协刚调解完这方矛盾,又有公卿心生不满。

明争暗斗间,刘协又在新丰滞留月余。

本以为 平息,郭汜突然又要改道西行,欲挟天子赴董卓旧坞郿县。

侍中种辑闻讯,急召杨定等人返回新丰会合。

刘协设宴款待群臣,士孙瑞请求为王允、黄琬 。

王允是谁?

正是当初欲除李傕、郭汜反被杀的司徒。如今为他 ,几乎等同于当面挑衅郭汜。

郭汜见刘协竟敢如此强硬,当即命部将伍习 焚烧天子驻地的学舍。

放火劫掠,西凉军的老手段了。

杨定与董承大惊,急忙护送刘协逃往杨奉军营。

郭汜不肯罢休,率军追击杨奉。

谁知郭汜运气不佳,杨奉虽无大才,麾下却有一员猛将——河东徐晃,徐公明,曾被曹操赞有周亚夫之风。

一柄开山斧劈得郭汜险些丧命,只得败逃骊山。刘协终于得以喘息。

辗转多日,天子车驾行至华阴。

宁辑将军段煨前来迎驾。此人虽为董卓旧部,却与李傕、郭汜不同,在华阴勤修农事,不扰百姓。

按理说,段煨堪称能臣。

然而——

侍中种辑与杨定交好,唯恐段煨威胁自身地位,竟诬告其谋反,理由是“迎驾不至边界,行礼不下马”。

段煨怒不可遏。

这分明是种辑无事生非,刻意刁难。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担心激变,连忙调解,但种辑、杨定执意不肯,双方僵持不下。

……

与此同时——

曹操先锋曹仁已至潼关。

依李牧之计,未得军令,任何人不得过关,唯刘协例外。

可曹仁苦等数日,直至曹操中军抵达,仍未见天子车驾。

“主公!军师!”曹仁上前见礼。

曹操立于潼关,远眺华阴:“天子尚未至?”

曹仁禀道:“五日前便已抵华阴,却迟迟未动。恐与守将生隙。是否派兵接应?”

曹操嗤笑:“果如显谋所料,三月难至潼关,各怀鬼胎,徒耗光阴。”

他揉了揉眉心,叹道:“这些公卿与当年无异,只顾私利,不顾大局,日后必成拖累。”

李牧轻摇羽扇,含笑望向华阴:“明公何必烦忧?战场之上,生死无常。不如让牧放一把火,烧了这群碍事的公卿?”

曹仁闻言色变。

曹操麾下诸将皆以为这些公卿,与昔日黑山贼无异,可付之一炬?

曹仁深知李牧行事狠厉。

当年白饶的黑山军覆灭于烈火,纵使曹仁亲自执行,回想时仍觉悚然。

曹操确有刹那心动——若焚尽公卿,诸事皆休。

然此事难掩,公卿皆出身士族,若消息走漏,天下士人口诛笔伐必至!

“显谋,火攻之计作罢。”曹操否决李牧之策,转问曹仁:“子孝,可曾遣人联络孝先与孟卓?”

曹仁抱拳:“五日前已派探马,按日程推算,近日当有回音。”

忽见烟尘起处,双人一骑飞驰而来。

曹仁眼尖,遥指道:“主公快看!是毛功曹!”

第83章 坐山观虎,李牧论贾诩

“主公!”

毛阶滚鞍下马,未语泪先流。

长安半载艰辛,千言万语终化作这一声哽咽的呼唤。

当初 西行时,只道迎天子东归易如反掌。岂料入长安方知——

李傕郭汜不过疥癣之疾,满朝公卿才是真正顽石!

纵使二贼苛待天子,那些朱紫公卿仍死守长安,寸步不移。

曹操紧握毛阶双手:“孝先无恙归来,我心甚慰!”

待毛阶平复心绪,忽见羽扇轻摇的李牧立于侧,顿时喜形于色:“显谋竟在此处!”

关中乱局如麻,毛阶独木难支,情报传递屡屡受阻。

曹操抚须笑道:“若非显谋洞若观火,我军此刻怕仍在函谷关徒耗粮草。”

毛阶闻言肃然。

五日前曹仁密探寻至时,他几乎难以置信——自己明明传信请曹操陈兵函谷关,而潼关距此尚有数百里之遥。

以天子车驾日行不过十里的速度,自长安至华阴竟耗三月,函谷关怕是半年难至。

然曹仁先锋竟神兵天降般出现于潼关,仿佛早料圣驾将抵华阴。

毛阶郑重长揖:“显谋神机,当世无匹!”

李牧羽扇轻点,笑问关键:“孝先且说,华阴现今如何?”

毛阶霎时面沉如水:“种辑那厮污蔑宁辑将军段煨有反心,借口竟是‘迎驾不越界,行礼不下马’,更妄言其神色有异,必怀二志!”

“太尉杨彪与司徒赵温皆力证段煨无反意,但种辑执意不信,双方争执不下,各自扎营。杨奉、杨定及董承欲攻段煨,却被陛下阻拦。”

“依我之见,杨奉等人未必遵从圣命,近日必会袭击段煨!”

“这岂不是自寻麻烦?”

若怀疑段煨有二心,大可离开华阴,直接过潼关便是。

偏偏要主动生事,非要灭了段煨不可。

曹仁不解:“段煨曾是董卓麾下猛将,杨奉、杨定和董承,真有把握取胜?”

毛阶面露轻蔑:“曹将军有所不知,那杨奉出身白波黄巾,麾下有一员大将,姓徐名晃,字公明,河东人士。”

“徐晃善使开山斧,治军严明,骁勇善战,丝毫不似黄巾将领。”

“新丰之战,郭汜意图劫掠陛下,却被徐晃击溃,险些命丧其斧下。”

“杨奉倚仗徐晃之勇,轻视段煨,多半是想斩将立功。”

曹仁惊讶道:“郭汜昔日乃董卓帐下悍将,竟败于一黄巾小将之手?”

曹操亦感意外:“不想杨奉麾下竟有此等猛将?明珠暗投,实在可惜。”

武艺超群,又懂治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