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100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100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36

夏侯兰则无此顾虑,他本就不看好刘备。

“子龙,你思虑过甚,过于谨慎,否则怎会至今仍寂寂无名?”

“若我有你这般本事,颜良文丑之流,皆不足为惧。”

“听闻吕布自诩天下第一,子龙何不去与他较量一番?”

见夏侯兰越说越离谱,赵云叹息道:“子文,我在与你说正事。”

“我亦在说正事。”夏侯兰托腮沉思,“子龙,可知诸葛亮与庞统?”

赵云点头:“昔日杨修、诸葛亮、庞统三人辩战郑玄,许都何人不知?你问此作甚?”

夏侯兰踱步道:“子龙,你太过循规蹈矩!藏锋虽好,亦需适时显露锋芒!我听闻诸葛亮与庞统曾受邀至清泉小筑。”

“清泉小筑你可知?罢了,看你也不知。其中隐居一位性情古怪之士,常人难见。”

“许都诸多士人讥讽清泉居士故作清高。”

赵云皱眉:“隐士与世无争,何故遭人非议?这些士子见不到便诋毁?”

夏侯兰摆手:“此非重点。重点是诸葛亮与庞统去后,旋即受重用,两时辰通过军师学院考核,直入司空府。”

赵云摇头:“子文,莫要贪图捷径。我等凭战功亦可晋升。”

“子龙,你太拘泥了。”夏侯兰道,“非是捷径,而是需一展锋芒之机!如诸葛亮、庞统直接参与军师学院考核!”

“常人谁知两时辰通过考核便可入司空府?”

“我等亦是凭真本事!”

赵云恍然:“子文,我尚未决定是否投效曹司空。”

夏侯兰拉起赵云:“诸葛亮与庞统岂料会效力司空府?他们来许都本是游学,因清泉小筑而改主意。”

“我觉你的困惑,亦可在清泉小筑得解!”

“与其踌躇,不如寻高人指点。”

“刘备既在许都,无论投曹或投刘,皆可在此定夺。”

赵云沉思片刻,点头应允。

此事拖延无益!

二人当即策马前往清泉小筑,递上拜帖。

侍女瞥见拜帖上的名字,随手便将其退回。

果然名不虚传,连拜访都这般艰难。夏侯兰接过被拒的拜帖,神色如常。

赵云轻声道:既然居士不愿相见,我们便告辞吧。

夏侯兰却驻足未动:且慢,这位姑娘还在。

他向侍女拱手问道:不知姑娘可否指点一二?

侍女略显讶异:你们倒是与众不同。并非我不通报,只是公子今日出城未归。

夏侯兰眼中闪过喜色:敢问居士何时归来?

恰在此时,马铃声由远及近。

正是随曹操迎接贾诩归来的李牧。

赵云与夏侯兰看清来人,顿时瞠目结舌。

难道眼前这位就是清泉居士?

李牧见到二人,略显诧异:你们竟还在许都?

夏侯兰疑惑道:李先生此言何意?我与子龙通过司徒府考核,一直在北都尉麾下任职。

赵云沉默不语,这类应酬向来是夏侯兰更为擅长。

李牧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仆从。

以二位之才,在司徒府考核后竟只当了个小卒。

想必是早有去意。

如今半年过去,还未想明白么?

李牧轻摇折扇,目光似能洞悉人心。

赵云心头一震,抱拳行礼:云心中尚有疑惑,特来请教。

李牧打量赵云肃穆的神情,微微摇头:此事本不该由我过问,但既然来了,便随我进来吧。

虽然早知赵云在许都,李牧并未过多关注。似这般人物,择主自有主见。

李牧嫌麻烦,直接让赵云去了司徒府。

至于结果如何,是否选择曹操,他本不欲干涉。

若非真心认同,即便入了曹营,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因此见到赵云登门,李牧着实有些意外。

若真认同曹操,这半年早该在司徒府考核中脱颖而出。

司徒赵温公正严明,贤才必会保荐。

赵温未举荐赵云,说明其始终未能认同曹操。

不认同曹操者,李牧从不多加关注。

即便是赵云这样的良将,亦是如此。

请坐。

李牧邀二人入席相谈。

侍女奉上三盏清茶,静立侍候。

平日我不见外客。李牧轻摇折扇,开门见山:既知我身份,就不必虚礼了。

夏侯兰目光转向赵云。

真正心存疑惑的是赵云,夏侯兰只是引路人。

敢问先生,曹孟德与刘玄德,孰为明主?赵云直抒胸臆。

李牧莞尔:明主之论因人而异。且说说你心中的明主是何模样?

施仁政,爱黎庶,便是明主。赵云答得干脆。

幽州刘虞宽厚仁德,深得民心;荆州刘表治下清明,兴学养士;河北袁绍名重天下,礼贤下士;江东孙策英姿勃发,士卒效死;益州刘璋虽弱能守,仁爱百姓;徐州吕布纳谏如流,体恤民艰——若论仁政爱民,皆可称明主。

赵云肃然:先生洞若观火,云受教了。略作停顿,又道:为何独不言曹操刘备?

折扇轻摇,李牧淡然道:此二人,当世英雄也。

赵云讶然:先生竟如此推崇玄德公?然闻徐州两败,皆出自先生之手,云实不解。

李牧神色转肃:一山难容二虎,乱世不需双雄。

英雄者,聚贤用能,胸怀天下,百折不挠。

然两雄相争,必伤根本。

非止二人之争,更累及麾下文武、三军将士、黎民百姓。

自黄巾乱起,董卓祸国,豪强并立,战祸连年。天灾**,十室九空,饿殍遍野。

当此之时,岂容双雄并立,各执之名相残?

“功名之下埋枯骨,百万亡魂化云烟。”

“既追随明公,这世间便容不得第二人称雄!”

“刘备徐州兵败未死,已是侥幸。”

赵云沉默。

片刻后,他目光沉静:“先生以为,曹操真能复兴汉室?就不怕他成为第二个王莽?”

李牧执扇而笑:“在刘氏眼中,王莽自是逆贼。”

“可对嬴政而言,刘邦何尝不是反臣?”

“然汉承秦制,终结七国乱世。”

“纵使帝姓更易,天下亦不复诸侯割据之局。”

“若君王皆如秦二世、汉哀帝、桓灵二帝般昏聩,致使生灵涂炭,要这皇帝何用?”

“王莽败了,故为逆贼。”

“若他成功,便是开国之君,平定乱世。”

李牧合扇轻敲掌心:“直言罢,王莽不配与明公相提并论。”

“王莽改制虽志在救世,却手段失当,士族百姓皆反。”

“明公则善权衡,纵有变革亦循序渐进。”

“于我而言,谁坐龙椅无关紧要。”

“明公若欲为帝,我助其成就千古霸业。”

“若甘为汉臣,我可保其不蹈霍光覆辙。”

“顺者生,逆者亡。”

“这棋局本无对错,唯有立场。”

“你选刘备或明公,于我无差——我从不以立场劝人。”

“能让刘备败走徐州一次,便能令他再败。”

“而你赵云,与天下俊杰一般,选择无关轻重。”

“有人投袁绍,有人效刘表,有人随孙策,乃至伪帝袁术亦有追随者。”

“然,又如何?”

“凡阻明公扫荡**者,吾必除之。”

“天下,只需一位 !”

李牧拂袖转身。

“剑侍,送客。”

侍女近前引手:“二位请回。”

赵云肃然长揖:“先生之言,云谨记。”

待赵云与夏侯兰走后,李牧展开折扇,目光掠过扇面上绘制的鹤鸣九皋图。

鹤鸣于九皋,声达云霄!

今日我竟也成了言行相悖之人。

呵——

也罢,诸葛亮与庞统既至许都,刘备还能有何作为?

英雄虽能聚众,若无谋士剖析时局,又如何觅得生机?

这盘棋局,刘备已无立足之地!

李牧收拢折扇,不再思虑赵云之事。

今日破例允赵云入清泉小筑,又破例为其解惑,已违背他素日作风。

小筑外。

夏侯兰见赵云始终沉默,忍不住问道:子龙,自出来便一言不发,究竟作何打算?若欲投刘备,今日便去驿馆拜访。

若皆无意,我们即刻返回常山。

许久。

赵云长叹:有劳子文挂怀,其实无需多虑。

我毕生所求,不过百姓安居乐业。若非乱世,父母兄长也不会遭贼人毒手。

想我赵云,少时读书习武,何等快意。如今却家破人亡,孑然一身。

哈——

赵云仰首向天,长长吐出一口气。

投曹司空还是玄德公,本非关键。

要紧的是,何人能早日终结这乱世!

我不愿再见常山乡亲如我一般,夜半独对至亲牌位,空余长叹。

沉默良久。

赵云敛去悲色,目光渐转坚毅:子文,司徒府本月考核,我们该全力以赴了!

夏侯兰朗笑:这才是我认识的子龙!

【四更求追订】

第139章 求贤若渴,魏武擅权谋(求全订)

自抵许都,刘备近日颇感困惑。

原以为曹操会暗中作梗,处处刁难。

岂料半月以来,他顺利就任宗正,刘协认其为皇叔,公卿百官皆来道贺。

连曹操都派人送来贺礼。

一切看似寻常,从天子到朝臣,人人礼数周全。

但刘备总觉得异样。

这太反常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刘备能入许都任宗正、获皇叔尊号,全赖袁绍与刘表联合施压,曹操怎会真心祝贺?

然而事实却是,曹操不仅道贺,更上表详陈刘备自黄巾 以来的所有功绩。

公孙瓒虽已战死,却因保境安民之功被追封为侯。

其子嗣承袭爵位,居于许都,按例参与仕途考选,稳步晋升。

一切安排,竟如此公允!

公允到令刘备心生疑虑!

未至许都时,双方明争暗斗,势同水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