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尊:修罗场生存指南 > 第74章 反击·捉凶

女尊:修罗场生存指南 第74章 反击·捉凶

作者:荆大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5:23

流言如野火,烧过天凌城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也窜入了林星野耳中。

辰时,林星野身着鸾台侍卫司副指挥使的绯色官袍,金纹镶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腰佩青霜剑,脚踩乌金靴,从容不迫地踏入皇宫。

今日本应是她初次就职,然而踏入东宫时连守宫侍卫的目光都带着几分躲闪。

不过,流言蜚语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半点痕迹,反而衬得她眉宇间那份坦荡愈发夺目。

东宫书房内,龙涎香袅袅绕绕,裹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压抑。

姜启华端坐于紫檀木大案后,明黄常服上绣着暗纹云龙,衬得她面如冠玉,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案头的白玉镇纸,目光落在堆积如山的奏疏上,那里有几份格外扎眼的浅黄色题本——那是御史台弹劾的折子。

“星野见过太女殿下。” 林星野躬身行礼,唇角噙着惯有的明朗笑意。

姜启华抬眸,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从绯色官袍的领口,到腰间的佩剑,再到她坦然的眉眼,那眼神深沉如古井,深不见底。

“坐吧。” 她指了指一旁的绣墩,“你还真是能耐啊,新官上任,屁股都没坐热,就卷入这等桃色风波。”

林星野从善如流地坐下,指尖搭在膝上,笑容不减反增:“可不是?昨儿我回府,连管家都偷偷问我‘付大人住哪院’,气得我赏了她十大板。那流言编得绘声绘色,香艳非凡,若非我就是当事人,恐怕也要拍案称奇了。”

“你倒是心态良好。” 姜启华被她带得笑了起来,可是很快又收拢了姿态,“可你如今身居鸾台要职,是孤的近臣,一言一行都系着镇北王府与东宫的颜面。有些事,或许该更谨慎些。”

她话音微顿,目光如沉水般锁在林星野脸上,字句轻缓,却重如千钧:“——譬如,与你那位大理寺的‘师妹’,是否该适当保持些距离?”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龙涎香的气息仿佛都变得粘稠。

这话听着是储君对臣子的规劝,可尾音里那丝不易察觉的探究,甚至一闪而过的酸意。

姜启华要的从不是 “谨慎”,而是林星野的 “表态”,是她对 “旁人” 的疏离。

林星野迎着她的目光,忽然笑了,那笑容清朗如玉磬击鸣:“殿下也信这等无稽之谈?莫说此事纯属子虚乌有,即便真有什么,我也不惧流言。”

她微微前倾身体,声音不高,却清晰得穿透了殿内的寂静:“再者,我与清宁之间不过是同门之交,若论亲近,远不及与您、与宴河青梅竹马的情分。若按这流言的逻辑,你我三人朝夕相处,岂不是更该被御史台写成‘秽乱宫闱’的话本,拿去市井叫卖?”

姜启华端起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青瓷茶盏与杯托碰撞,发出一声轻响,像敲在她心尖上。

她垂下眼帘,长睫掩去眸中翻涌的情绪,有被戳中心事的慌乱,更有对林星野 “不避嫌” 的隐秘雀跃。

片刻沉默后,她再抬眼时,已恢复了一贯的冷静自持,只是语气软了几分:“孤自然不信。只是提醒你……树大招风,别让人抓了把柄。”

“殿下放心。” 林星野起身,拱手行礼,语气坚定如铁,“此等宵小手段还扰不了我的心神,更不配让您来烦忧。此事,一日之内,我自会处理妥当。”

**

清晨的大理寺,弥漫着一种粘稠的压抑。

点卯的鼓声刚落,官员们却没散去,三三两两地聚在廊下、值房门口,手里翻着卷宗,目光却像带了钩子,不时往付清宁所在的角落瞟。

昔日与付清宁一同核对卷宗的书吏,如今见了他便绕着走,就连送茶水的杂役,都敢用眼角余光打量他,嘴角带着隐秘的幸灾乐祸。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响,敲在每个人心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林星野身着绯色官袍,腰佩青霜剑,身后跟着一名鸾台侍卫,步履从容地踏入正堂。

她神色自若,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没带半分怒意,却像无形的利刃,所到之处,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

——是林世女!她竟然来了?

——这风口浪尖上,她不仅不避嫌,还敢光明正大地来大理寺?

——难不成那些流言都是假的?

值房角落里,付清宁正对着一本卷宗出神,清秀的脸上带着难掩的疲惫,眼下泛着青黑。

“清宁。”

熟悉的声音响起,像一道光刺破了阴霾。

付清宁猛地抬头,看见林星野逆光站在值房门口,绯色官袍被晨光染得温暖。

他眼中瞬间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随即又被担忧覆盖。

“师姐……你怎么来了?这里……” 他欲言又止,目光扫过廊下那些带着刺的视线,话里满是焦灼。

“自然是来看你。”林星野仿佛全然未觉周围的异常,径直走到他案前,将一个小巧精致的食盒放在桌上,语气轻松得像是什么都未曾发生,“东市新出的蜜渍梅子,酸甜开胃,想你这几日或许没什么胃口。”

付清宁看着那盒梅子,鼻子一酸,连日来的委屈、孤立无援,仿佛找到了宣泄口。

他强忍着喉头的哽咽,指尖碰了碰食盒的边缘,低声道:“谢谢师姐。”

这一幕,清晰地落在大理寺所有人眼中。

她们互相对视,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

林世女在这种敏感时刻,不仅不避嫌,反而如此坦然甚至亲昵地维护付清宁!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无论流言真实与否,都无法撼动她们的关系。

既然如此,排挤付清宁非但毫无意义,反而可能得罪他背后这位权势滔天的世女。

那么,与其跟随流言落井下石,不如……

一个之前见了付清宁就躲的小吏,立刻满脸堆笑地凑过来:“世女殿下对付大人真是关怀备至,这份同窗之谊,真是令人动容啊!”

“是啊是啊,付主事年轻有为,又得世女青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其他人纷纷附和,态度转变得比翻书还快。

大理寺卿赵晓闻讯赶来,她穿着一身官袍,仿佛从未听过那些流言,神态从容:“无事不登三宝殿,林世女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

林星野拱手还礼,笑容爽朗,却开门见山:“冒昧打扰赵大人。本官今日前来,正是为日前市井流传的流言。此事不仅有损付主事清誉,更牵连鸾台侍卫司和大理寺的声名,不容小人构陷。今日想在此间当众理清,以正视听,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赵晓眼底闪过一丝讶异,她以为林星野会私下处置,没想到竟要当众破局,这份魄力倒是少见。

她侧身让开,做了个 “请” 的手势:“世女请便。”

林星野对身后的侍卫略一示意。

侍卫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纸卷,用毫无波澜的语调,朗声宣读起从市井收集的流言版本——

从 “林世女与付主事关门独处”,到 “衣衫半露、传出可疑声响”,再到 “烧水清洗、衣扣错位”,那些污秽龌龊的词句,在庄严肃穆的公堂之上回荡,听得不少官员面露尴尬,低头不敢直视。

待宣读完毕,堂内落针可闻。

林星野转向付清宁,语气沉稳如常:“付主事。”

付清宁深吸一口气,用力握了握拳,挺直了那略显单薄的脊梁,从值房走到堂中。

他知道,这是师姐为他搭建的战场,也是他为自己正名的时刻——他不能让师姐失望,更不能让流言毁了自己。

“下官在。” 他声音清朗,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没半分退缩。

林星野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信任的重量:“你素以逻辑缜密着称,如今,我命你针对这些流言,当众分析:幕后操纵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付清宁身上。

他藏在袖中的拳头紧了又松,再次深吸一口气,面向众人,声音渐渐冷静下来,缓缓开口道:

“回大人,下官昨夜细究了市面上流传的十余种流言版本,发现了一个关键破绽——所有版本,最初都只模糊提及‘某权贵与付某有染’,刻意隐去林世女的名讳,仅以‘权贵’代称。”

他目光扫过众人:“这说明,幕后之人畏惧世女的威仪,并不敢直撄其锋。可此人却将下官的姓名、官职、籍贯,乃至外貌穿着,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可见,流言的真正目标,从来不是世女,而是我付清宁!”

此言一出,大理寺的众人都不是傻子,立即开始思索起来。

原本以为是针对镇北王府的朝堂党争,没想到竟瞬间缩小范围,变成了大理寺的内部倾轧。

这转折,让不少人瞬间提起了精神。

“那么,究竟是谁对我如此恨之入骨?” 付清宁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下官一介寒门,初入京城,相识者寥寥,得罪之人更是屈指可数。这流言,暴露了幕后之人的三个特征——”

“其一,此人屡次强调我是‘穷乡僻壤的乡下人’,言语间满是鄙夷。可见此人是京城出身,家世尚可,且对外地学子抱有敌意。”

“其二,流言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世女殿下前来大理寺那日的所谓细节——关门独处、衣衫半露、可疑声响、烧水清洗。这些,确有其事。”他顿了顿,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坦然道,“但真相是,师姐在盛国身受重伤,创口化脓,而下官略通外伤处理之术,当日正是在为她清创、缝合、包扎。所用沸水,是为消毒器具,防止创口恶化。此乃医者本分,何来龌龊?”

堂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不少人脸上的怀疑变成了恍然,甚至带上了几分羞愧。

“其三,”付清宁的声带着凛然之气,“曲江会上,下官确因不胜酒力,由师姐派人护送回房休息。此事知晓者范围有限。造谣之人能如此清晰地描述此节,只能证明——她,当时也在曲江会现场,并且,极有可能就是与我们同科的学子!”

三条线索环环相扣,像一条无形的绳索,缓缓收紧。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视线移动,最终,齐刷刷地落在了角落里一个身着从七品官袍的人身上。

孙明远,京城人士,家世小康,与付清宁同科进士,同入大理寺为主事,且素来心高气傲,多次因 “外地子弟抢了京官名额” 而抱怨,甚至在晋选寺丞时,因才学不及付清宁而落选。

孙明远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额头上渗出豆大的冷汗,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官袍下的手指死死绞着衣摆,指节泛白。

“不…… 不是我!你血口喷人!” 她猛地尖叫起来,声音因恐惧而尖锐破音,下意识地想后退,却被身后的同僚挡住,退无可退。

林星野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那双深邃如星夜的眼睛,仿佛能看穿她所有的谎言,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孙明远几乎喘不过气。

在那巨大而无形的压力下,孙明远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

她瘫软在地,涕泪横流,语无伦次地哭喊:“是我,是我做的!我寒窗苦读十余载,读得眼也花了头也白了,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却要和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平起平坐!遴选时我费尽心血,才挤进这大理寺,可她凭什么……凭什么就能轻易得到上官赏识?!就连升迁的机会也都是她的!我不甘心!可我……我没想闹这么大!我也不知道怎么会传得满城风雨……”

“住口!” 一道厉喝突然响起,大理寺少卿张显面色铁青地站出来,厉声打断她,“孙明远!你失心疯了不成?胡言乱语什么!来人,把她带下去!”

两名衙役应声上前。林星野却抬手阻止,她走到瘫软如泥、丑态百出的孙明远面前,居高临下,眼神中并非胜利者的得意,而是一种带着怜悯的威严:

“孙主事,你因一己私欲,毁人清誉,更损及大理寺颜面,依律当严惩不贷。”

她话锋一转,看向寺卿赵晓,语气缓和却不容置疑:“但本官今日不欲赶尽杀绝。赵大人,如何依律处置,由贵司定夺。本官只望,此事能成为一个警示——”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位官员,声音清越,掷地有声:“望诸位同僚,日后能将心思尽用于公务正途,维护法司清誉,而非此等无益之内耗倾轧!”

这番话,展现了容人之量,更将处置权交还大理寺,全了规矩体统。

堂内众多官员,尤其是那些凭真才实学晋升的寒门子弟,心中不由生出几分真正的敬佩。

风波暂息。

阳光透过高窗,驱散了堂内的阴霾。

林星野与付清宁并肩走出大理寺。

“师姐,多谢。”付清宁低声道,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哽咽与深深的感激。

林星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清者自清,何须言谢。”

她目光微凝,望向宫城方向,语气沉静下来:“只是……孙明远最后那句‘不知为何传得满城风雨’,你我都听到了。她不过是一把被人利用的刀。煽风点火之人,还藏在暗处。流言能在一夜之间席卷天凌,所需的银钱和人力,绝非她一个小小主事所能及。”

付清宁神色一凛,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师姐是说……幕后另有其人?是朝中……”

林星野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不想让我,或者说不想让镇北王府这一派系,过得太过顺遂安稳。”

她将付清宁送回值房,又嘱咐了几句,方才转身离开。刚走出大理寺威严的门楼,一名东宫内侍便悄无声息地迎了上来,低眉顺眼地传达了口谕:

“林世女,太女殿下请您即刻入宫一叙。殿下说……今日大理寺的风,吹得有些喧嚣了。”

林星野脚步微顿,抬眼望向那重重宫阙,心知肚明。她整理了一下袍袖,神色平静无波。

“带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