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尊:修罗场生存指南 > 第131章 回京·斗法

女尊:修罗场生存指南 第131章 回京·斗法

作者:荆大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5:23

残冬的最后一场雪零零落落地洒在琉璃瓦檐上,护城河畔的垂柳迫不及待地抽出新芽,风,吹动了天凌城朱雀大街上万千百姓的心。

人声鼎沸,万人空巷。人们挤在酒楼茶肆的栏杆旁,争相目睹那位从江南凯旋的英雌。

林星野一马当先,眉宇间沉淀了江南的风雨。她望着眼前熟悉的街景,恍惚之间,思绪又被拉回到那个写下绝笔信的、冷彻骨髓的雨夜,想起西山之上,那人说出“你走吧,再也不要回来”时的痛楚与决绝。胸口处的旧伤还在朝服之下隐隐作痛。

“大人,到了!”张婙策马跟在稍后的位置,依旧穿着那身风尘仆仆的县令官服,瞪大了眼睛打量着巍峨的皇城与肃立的禁军,压低声音对身边的王彦卓感慨:“你看,这就是天凌城!比咱们江州府衙气派多了!”

她身后的王彦卓眼中浮起了淡淡的笑意,扫视着四周的建筑布局,紧抿的唇角泄露了内心的激动。

林星野微微颔首,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身后那辆沉重的囚车。刘秋实穿着一身肮脏的囚服蜷缩在角落,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沾着草屑,昔日肥硕的身躯仿佛被抽走了筋骨。

“直接押送刑部大牢,加派双倍人手看管,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

“是!”

林星野整顿衣冠,深吸一口气,率领着身后一众因功等候封赏、神情各异的属官与将领,踏着汉白玉铺就的御道,走向那象征着帝国权力核心的太极殿。

**

太极殿内,熏香袅袅。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肃穆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门方向。

“宣——镇北王世女,鸾台侍卫司正指挥使林星野,及江南有功将士觐见——!”

林星野率先步入大殿,步履沉稳,目光平视。殿内静得能听见衣料摩擦的窸窣声。

“臣,林星野,奉旨江南公干,今事毕返京复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撩袍,跪拜,清朗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端坐于九龙御座之上的皇帝姜屹川,看着阶下的臣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爱卿平身。”

宣旨官上前,展开明黄卷轴,用清亮的声音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王世女林星野,忠勇可嘉,临危受命,江南赈灾、平疫、擒凶,功在社稷……特晋为鸾台侍卫司都指挥使,正二品,加太孙少保衔,赐双俸,赏紫金冠服一袭,玉带一条……”

鸾台侍卫司都指挥使!这意味着她不仅彻底掌控了鸾台,更将整个宫廷禁卫与皇帝仪仗纳入麾下,是真正意义上的“宫禁总管”,天子最信任的壁垒。其权柄之重,已非寻常二品大员可比。

太孙少保,三师三少之一,虽多为加衔,却代表着皇帝对其人品、才学的最高认可,更是明确无误地将其划入了辅佐储君的核心班底。加上“双俸”与唯有功勋卓着者方可赏穿的“紫金冠服”,恩宠之隆,一时无两。

这已不仅仅是酬功,更是托付!是将帝国未来的安危与继承人的安全,都系于她的绝对信任!

林星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再次跪拜,声音沉稳:“臣,林星野,领旨谢恩!定当竭尽驷钝,以报陛下天恩!”

她起身时,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目光的变化——有钦佩,有敬畏,有审视,但更多的,是来自那些原本依附苏家或持观望态度的官员眼中,迅速转变的热切与讨好。

这旨意是明确的信号,宣告了朝堂新旧势力的交替。一个以林星野为代表的、与太女关系密切的新贵势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势不可挡。

紧接着,对张婙、王彦卓等人的封赏也一一宣读。张婙擢升工部侍郎,王彦卓任都水监,皆是要害实职,手握工程、水利大权。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帝这是借着酬功,在为太女、也为林星野,搭建未来施政的实干班底!

然而,以苏铮为首的苏派官员异常沉默,面色阴沉。

就在封赏将毕时,殿外传来通传:“太女殿下到——”

这一声,让林星野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下意识地转头望去。

逆着光,那道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缓步走入。姜启华身着玄色储君常服,清瘦了许多,产后的苍白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这一切,都被她此刻的眼神所掩盖。

她的目光,几乎是立刻,就精准地捕捉到了林星野。

那一瞬间,林星野清晰地看到了!姜启华那双向来深沉难测的凤眸,如同冰封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块巨石,迸发出极其复杂难言的光彩——有失而复得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狂喜,有历经磨难后看到灯火般的希冀,更有一种经过沉淀涅磐重生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烈和坚定的情感在汹涌。

林星野自己的呼吸也在这一刻停滞。她忘记了殿内的百官,忘记了御座上的帝王,眼中只剩下那双眼睛。她离开时,带着决绝与逃避;她濒死时,满怀遗憾与未竟的忠诚;她归来时,已下定决心。她迎着那目光,没有闪躲,眼神坚定,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我回来了,这一次,我不会再离开。

但这电光火石间的对视与情感汹涌,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姜启华率先收敛了外泄的情绪,那双眸子恢复了沉稳,她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投向皇帝。

“儿臣参见母皇。”她的声音依旧清冷,但若仔细分辨,似乎比往日多了一丝几不可查的微哑。

“皇儿来得正好。”

“儿臣恭喜陛下,又得良将,社稷之福。”她转向林星野,微微颔首。这一次,林星野清晰地看到了她唇角那抹极淡、却真实存在的笑意。

“谢殿下。”林星野垂首回应,心潮却依旧澎湃。她能感觉到,她们之间那厚重的冰层,正在这无声的对视中悄然融化。

“爱卿此番江南之行,可谓九死一生。”女帝的声音传来,“听说,你还带了一份回京?”

殿内静得可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星野身上,等待着她掷地有声的陈述。

林星野立于御阶之下,身姿挺拔,目光沉静地扫过满朝文武,最终定格在御座之上的皇帝。她没有看一旁面色铁青的苏铮,而是缓缓开口,声音清朗,却带着江南烟雨也洗刷不去的沉重:

“回陛下,臣在江南,抓获主犯刘秋实。”她略一停顿,仿佛在整理那些血与火的记忆,“经查,刘秋实罪证确凿——其一,贪墨朝廷赈灾粮款,共计白银八十万两,致使江州三郡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人间惨剧,莫过于此!”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一些曾对江南惨状有所耳闻的官员,不禁面露戚色。

“其二,”林星野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沙场的锋锐,“刘秋实作为一方郡守,突发瘟疫之时,竟抛下全城百姓,弃城而逃,临行之前,卷走郡守府全部官银,恨不得将百姓的血汗钱全部据为私有!其三,此贼胆大包天,竟敢派遣死士,于驿馆公然行刺钦差!臣胸前这道剑伤,便是明证!被捕以后,她还贼心不死,命人散布流言,逼臣献祭,动摇民心,其心可诛!”

她条理清晰,将刘秋实在江南的累累罪行一一道来,桩桩件件,触目惊心。朝堂之上,已是一片压抑的哗然。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林星野话锋一转,目光如冰冷的箭矢,倏地射向脸色已然发白的苏凌云:

“经臣彻查,刘秋实所贪墨之巨额赃款,其中五十万两白银,经由多重隐秘渠道,最终皆汇入了——漕运使苏凌云,名下之通济钱庄!”

“哗——!”

此言一出,满殿沸腾!漕运使苏凌云,那可是苏铮的族妹!

苏凌云如同被踩了尾巴,猛地从朝班中窜出,指着林星野,声色俱厉:“血口喷人!林星野!你素与我们苏家之人不和,如今分明是挟私报复,构陷我满门!陛下!此乃污蔑!她有何证据?!”

面对这歇斯底里的反扑,林星野的神色没有丝毫波动,她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封边缘已有些磨损的密信。那信纸的材质特殊,隐隐带着江南官府用笺的暗纹。

“证据?”她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将密信缓缓展开,目光如炬,“此乃刘秋实亲笔所书,向苏漕运使您报喜的信函。信中白纸黑字写道——江南之事已平,弹劾奏章已按大人之意悉数压下,五十万两辛苦费已转入三少姥钱庄,望大人笑纳。”

她将信纸朝向众臣展示,那上面清晰的笔迹和鲜红的指印,触目惊心。

“苏侍郎,”林星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在死寂的大殿中回荡,“需要本官,将这信中的阿谀之词、分赃细节,当众一字一句,念给陛下和满朝同僚听吗?!”

苏凌云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指着林星野的手颓然落下,踉跄着几乎站立不稳。

殿内气氛紧绷如满弓之弦,所有人心知肚明,苏家这棵大树已被逼到了悬崖边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越冷静的声音,如同玉磬轻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

“巧得很。”一直静立旁观的姜启华,终于再次开口。

她从容出列,手捧一本玄色封皮的奏折,步履沉稳,仿佛早已等候多时。

她甚至没有看瘫软在地的苏凌岳一眼,径直向御座上的皇帝躬身:“儿臣今日,也正有一本要奏。”

她双手呈上奏折,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经查,漕运使苏凌云、江州郡守刘秋实,江州通判苏擎霄三人,不仅结党营私,贪墨国帑,更与北戎左贤王部暗中往来,以朝廷赈灾粮草、军械,换取北戎战马、皮货,资敌以粮,助敌以刃——其行径,与叛国何异!”

“陛下!这是污蔑!彻头彻尾的污蔑!” 苏凌云仿佛被这致命一击激起了最后的凶性,她猛地抬头,双目赤红,声音嘶哑地辩驳,“太女殿下!您贵为储君,怎能听信小人谗言,凭空构陷忠良!您说臣等通敌,证据何在?!难道仅凭林星野一面之词,就要定我这泼天的罪名吗?!”

她转而面向满朝文武,试图激起同情:“诸位同僚都清楚,我苏家世代为大齐尽忠,家母更是为国捐躯!如今竟要蒙受这等不白之冤吗?!”

几个苏派门生也趁机出声:

“陛下!苏漕运使所言甚是!通敌之罪,非同小可,若无铁证,岂能服众?”

“太女殿下,此事是否还需详查……”

面对这垂死的反扑与质疑,姜启华的神色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愈发冰冷。她没有理会那些嘈杂的声音,只是微微侧首,对身后的魏璋递去一个眼神。

魏璋会意,立刻捧上一个比之前林星野那个更显沉重的铁箱。箱体黝黑,上面甚至还有刑部独有的封条痕迹。

“你要证据?” 姜启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压迫感,“本宫,便给你证据。”

她亲手打开铁箱,取出的第一件物品,就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那是一件制作精良的北戎皮甲。

“此甲,是从北戎左贤王亲卫队一名阵亡百夫长身上缴获。”姜启华将皮甲内侧翻过,亮出衬里上一处不甚起眼的墨迹标记,“而这标记,经内府监与军器监共同核验,确认是我大齐江州官造军械工坊,特供边军武库的独有印记!”

她不等众人消化这个信息,又拿起一叠用北戎文字书写的羊皮纸。

“这些,是从漕运衙门的密室里搜出的,与北戎左贤王部的往来书信原件。上面详细记录了三次交易的时间、地点、物资数量——粮食十万石,换战马五百匹;弓弩三千张,换优质皮货两千张……笔笔触目惊心!”她将其中一张抖开,指向末尾的印记,“而这上面,除了北戎王室的狼头印,旁边这个云字私印,苏凌云,你可认得?”

苏凌云的脸色已经由白转青,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还有这些,”姜启华的声音愈发冰冷,她拿起几本厚厚的账册,“是来自苏擎霄府邸的私账,与你的漕运账册、以及刘秋实批示‘准予核销’的公文存底,三者比对,时间、数目、经手人,严丝合缝!将你们如何将赈灾粮偷梁换柱,如何将劣质军械充作良品运往边境,又如何将换来的战马通过苏家商队洗白、牟取暴利的勾当,记录得一清二楚!”

她将账册重重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如同最后的丧钟。

“人证,”姜启华目光如冰刃,扫过那几个刚才还为苏家出声的官员,那几人立刻噤若寒蝉,“苏家商队涉事的二掌柜、负责与北戎接头的心腹家臣,此刻都在刑部大牢里等着。苏漕运使,可要传她们上殿,与你当面对质?”

铁证如山!物证、书证、人证,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无法挣脱的致命罗网!

苏凌云彻底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却再也发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

她最后的抵抗,在姜启华拿出的这一系列铁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不堪一击。

此风波虽未直接涉及丞相苏铮本身,却也让她气得脸色铁青,嘴唇紧抿。

此时此刻,证据确凿,唯一能做的是立刻切割,而不是站出来将自身也卷进去!

整个太极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姜启华立于殿中,玄色朝服衬得她身姿挺拔如青松,她不再看地上的败将,而是转向御座,深深一揖:

“陛下,苏氏此二人,食君之禄,担国之重位,却行此叛国蠹政之举,罪无可赦!儿臣恳请陛下,依律严惩,以正国法,以安民心,以慰江南枉死百姓与边境浴血将士之英魂!”

贪墨是蛀空国本,而通敌,是直接将刀柄递与外敌!这是任何帝王、任何王朝都绝不可能容忍的底线!

林星野站在一旁,看着姜启华冷硬的侧脸线条,看着她在这决定胜负的时刻给出的这致命一击。看着她面对苏家垂死挣扎时,那仿佛掌控一切的绝对冷静与威严。

这一刻,林星野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扳倒政敌的快意,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共鸣。她们,一个在江南的泥泞与血火中挣扎,一个在京城的风刀霜剑中周旋,都曾经历过各自的绝望与孤独。此刻,在这决定帝国命运的太极殿上,携着各自在生死边缘获取的力量与证据,完成了一场天衣无缝、酣畅淋漓的合击。

那些在江南枉死的冤魂,那些被贪墨的粮款,那些被压制的正义,那些她曾亲身经历的刺杀与污蔑……在此刻,终于得到了彻底的清算!

皇帝震怒,苏家巨震,已成定局。

当退朝的钟声响起,林星野随着人流走出太极殿。初春的阳光洒在身上,带着真实的暖意。

她再次回头,看向御阶之上。

姜启华正微微侧身,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她的身上。

这一次,没有掩饰,没有闪躲,只有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坚定与温柔,以及对于未来的无声的期许。

希望,正在这废墟之上,冉冉升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