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和二十一年元月初三,早春。
严寒尚未褪去,从北边而来的寒风如往常一般呼啸作响,扬起地上一片片陈旧雪花。
虽说如此,京城的集市上还是一如既往地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呼喊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而这一天正是姜帝定下的稷福寺祈福的大好日子。
为此,他还特意问了问一些民间有名方士,还在静玄寺求得了一幅上上签……
才最终把日子敲在了今日。
而这次的阵仗并没有前面姜帝去往静玄寺的阵仗大,也就几个人几匹马。
除了周姜帝,刘安平,徐破疾以外,
还有太医院太医官级以上的太医们都一一随行。
除此以外,原担任御林军左侍卫的沈湘莹也一同随行。
这是由于周丹凤不放心自己父皇,硬要让沈湘莹给跟着一起……
周姜帝拗不过她,只好接受了她的“好意”!
辰时三刻,周姜帝众人准时从皇宫南门策马而出。
而京城南边大街此时已经挤满了凑凑热闹的百姓,他们知道皇上今日要与太医院的大臣们前往稷福寺祈福,均纷纷自发地赶到这里目送皇上他们出城!
“是皇上!”
“皇上万岁,皇上英明!”
“天佑大周,出了皇上这一位圣君!”
……
在见到周姜帝他们的身影时,人群中顿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无一不是对这位圣君和神通广大的太医院怀揣着感激和敬意!
若不是他们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大周的瘟疫不会这么快就得到解决……
百姓的的日子也不会这么快便回到了正轨。
“圣上,看来百姓还是对您感恩戴德的!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徐破疾凑上前去与姜帝小声耳语一番说道。
“是啊!这让朕可真是有些受宠若惊了。”
周姜帝此情此景免不得发出了一声感慨。
曾几何时,他在世人眼中已然固化!一名凶残暴虐的帝王,高高在上,让人只能远远仰望……
京城的百姓,平日里都不敢高谈阔论这位颇具特色的皇帝,脑海中随意一想的都是担心一不小心便会迎来杀身之祸!
而通过瘟疫解决的这一事件,周姜帝成功地逆转了世人对自己的这一刻板印象……
令百姓想到的再也不是残暴,冷酷,而是认真专注且负责任的贤君!
“徐爱卿,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当然是好事啊!世人现在对圣上已经改观,这有助于圣上大展手脚实施自己的仁政……”
周姜帝一脸灿烂的笑意点了点头。
“刘爱卿,你怎么看待?”
周姜帝又转头过来问了一下刘安平。
“圣上圣明!此事自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圣上的声望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只是?”
“哦?爱卿莫不是还有新的看法?”
“若是这样,圣上在处置政事时,容易因民间不同的看法而感到踌躇,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圣上您再也不想回到过去那般胸怀‘凡夫俗子安能懂我’的那种肆意豪放的施政……”
“当然微臣只是胡思乱想的,圣上听听也就罢了!”
“莫要放在心上嘿嘿!”
刘安平不好意思嘿嘿干笑了一声缓解尴尬,这种看法在众人看来是那么的思路清奇!
“哈哈哈哈,人小鬼精说的就是你吧?用来形容你简直是恰如其分!”
周姜帝内心一阵畅快,又大笑了一会。因为刘安平道出了他内心深处早就刻下的看法。
当然,自己是绝不可能将此透露给世人的,甚至王宫大臣们他都没有说半个字!
“那仲儒,你以为如何?”
“太医院内你是徐爱卿的得力助手,你对此应该会颇有感慨的吧!”
周姜帝又是来到程灵芝身前问了问他。
太医院副院使程灵芝,除了医术高明精湛,诗词歌赋也是极具天赋。
周姜帝早年因为知道他,特意找他探讨关于文学诗词方面的理论学识。
还帮他起了一个字,为仲儒!程灵芝也是十分高兴,从而一直对周姜帝充满感激之情!
在与周姜帝讨论时也是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看法无保留地道出。
“回圣上,仲儒觉得任何事物都兼具它的两面性,有好亦有坏……”
“当然,看到圣上受到民间百姓的歌颂和爱戴……”
“微臣发自内心为圣上高兴,这乃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
程灵芝微微一笑着与周姜帝说了说道。
“哈哈,仲儒亦知我!”
“其实,大周国之危难能够迅速及时地解决,全都是太医院众爱卿的功劳……”
“待从稷福寺祈福回来后,朕要好好地犒赏众位爱卿。”
“谢圣上恩典!”
太医院众人异口同声地一齐喊道。
众人在一片祥和的欢声笑语中缓缓地行出了京城南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