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砚田风水录 > 第77章 辰州初遇吊脚楼(一)

砚田风水录 第77章 辰州初遇吊脚楼(一)

作者:敬余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26

卡车在湘西的山路里颠簸了两天,最后一截土路被连日阴雨泡得泥泞不堪,车轮陷在泥里打了个滑,司机师傅骂了句方言,熄了火。沈砚之揉着发麻的腿下车时,一股混着水汽的草木香扑面而来 —— 辰州地界到了。

远处的沅水像条碧绿的绸带绕着山岗,岸边停着几艘竹筏,竹篙斜插在滩涂上,沾着的青苔还在滴水。沈竹礽拎着布包走过来,布包边角被山路磨得发毛,里面的星地玉佩隔着布料,隐隐能摸到冰凉的弧度。“换竹筏走吧,剩下的路车进不去。” 他话音刚落,一个皮肤黝黑的老人扛着竹篙从竹林里钻出来,粗布对襟褂子上沾着竹屑,脸上的皱纹像沅水的波纹,手里的竹篙泛着深褐色的包浆,一看就用了好些年。

“是沈先生吧?” 老人开口带着苗语特有的调子,“我叫石老栓,寨里让我来接你们。” 沈竹礽点点头,率先踏上竹筏。竹筏晃了晃,沈砚之赶紧扶住边缘,见竹筏底铺着晒干的茅草,踩上去软乎乎的,倒比卡车稳当些。石老栓撑着竹篙往江心划,竹篙插进水里时溅起的水花凉丝丝的,落在手背上,瞬间驱散了卡车里的闷热。

“沅水长啊绕山岗,蛊虫藏啊守矿场……” 石老栓忽然唱起歌来,苗语的歌词弯弯曲曲,调子却苍凉得很,像山风刮过竹林的声音。沈砚之没听懂歌词,却觉得这旋律有些熟悉,恍惚间想起去年在东北千山,乌林答氏坐在雪地里唱《山海经》的模样,那时她裹着厚厚的皮袄,歌声混着雪粒子,也是这样带着股天地间的辽阔。

“石爷爷,你唱的是矿洞的事吗?” 沈砚之忍不住问。石老栓的竹篙顿了顿,低头看了眼沈竹礽放在腿上的布包 —— 布包口没扎紧,露出半块刻着星纹的玉佩,他的眼神忽然变了,从最初的平和添了几分警惕,又带着点说不清的郑重。“你们是来寻‘老矿’的?” 他声音压得低了些,竹篙在水里轻轻划着,把竹筏往岸边的阴影里靠了靠。

沈竹礽没隐瞒,手指摩挲着布包边缘:“我们是沈家后人,来寻先祖沈从义留下的典籍。” 石老栓叹了口气,从腰里摸出个竹制的烟斗,填上烟丝点燃,烟雾在潮湿的空气里散得慢,裹着淡淡的焦香。“那矿洞邪性得很,几十年没人敢进了。” 他吸了口烟,眼神飘向远处云雾缭绕的武陵山,“去年春上,寨里有个叫阿贵的采药人,说要去矿洞附近采‘血竭’,进去后就没出来。后来有人在洞口发现他的药篓,里面的草药都被啃得稀碎,村里人都说,是被蛊虫吃了。”

沈砚之心里一紧,下意识攥紧了怀里的小陶罐 —— 那是出发前母亲王氏装的雄黄膏,陶罐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往上爬,却没怎么压下心慌。他摸了摸胸口,小鹿骨贴着皮肤,自从离开江南,骨头上的星纹就越来越清晰,尤其是 “角宿” 和 “斗宿” 那两道,像被火烤过似的,偶尔会发烫,此刻正轻轻贴着他的肋骨,仿佛在悄悄安抚。“我们有解蛊的草药,还有……” 他想说还有《青囊经》残页,却被沈竹礽用眼神拦了下来,只好改口,“我们会小心的,不会给寨里添麻烦。”

石老栓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说,只是把竹篙划得更稳了。竹筏顺着沅水往下漂,两岸的竹林越来越密,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水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偶尔能看见山壁上挂着的瀑布,水流砸在石头上,声音顺着风飘过来,混着石老栓的竹篙声,倒有了几分清净。

等竹筏靠岸时,天已经擦黑了。岸边的苗寨亮起了火把,橙红色的光在夜色里晃悠,像星星落在了山腰。吊脚楼依山而建,木柱子架在石墩上,廊檐下挂着风干的草药和金黄的玉米,风一吹,草药的香气和玉米的甜香混在一起,很是好闻。几个穿着苗绣围裙的妇人站在寨口,看见石老栓的竹筏,纷纷迎了上来,用苗语说了几句,眼神好奇地落在沈竹礽和沈砚之身上。

“今晚先住我家,” 石老栓把竹篙靠在吊脚楼的柱子上,领着他们往上走,木楼梯踩上去 “吱呀” 响,“要进矿洞,得先见寨老。他是寨里最懂蛊术和风水的人,只有他点头,你们才能进去。” 沈砚之跟在后面,打量着吊脚楼的格局,楼里很干净,堂屋中间挖了个火塘,里面烧着松木,火苗 “噼啪” 地跳着,散发出淡淡的松脂香。墙角摆着几个陶罐,陶罐上刻着细密的蜈蚣纹,和他在江南见过的镇墓罐纹路有些像,只是线条更柔和些,不像镇墓罐那样透着冷意。

“这是‘守家罐’,你们别害怕。” 一个穿着靛蓝苗绣衣裳的姑娘端着两碗油茶走进来,辫子上系着红绳,银镯子随着动作 “叮当” 响。她是石老栓的儿媳阿妹,笑起来时嘴角有个浅浅的梨涡,把油茶递过来:“里面装的是驱邪的艾草和菖蒲,不是蛊罐。我们苗寨的蛊,大多是用来守护的,不是害人的。”

沈砚之接过粗陶碗,目光还落在墙角的陶罐上,忍不住指着最左边那个问:“阿妹姐,这罐上的蜈蚣纹,和我在江南见过的镇墓罐有点像,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阿妹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放下手里的茶盘,走过去轻轻擦了擦罐口的灰尘,指尖划过蜈蚣纹:“这蜈蚣是‘守宅虫’,我们苗寨的人觉得,蜈蚣能克百虫,刻在罐上,是让它守住家里的气。” 她蹲下身,把陶罐抱起来,罐身不重,沈砚之看见里面铺着晒干的艾草,还混着几株他不认识的紫色草药,“这里面的草药,每月初一要换一次,得是清晨带露的。要是家里来了‘不干净’的东西,罐里的艾草会变枯,蜈蚣纹也会发暗 —— 去年寨里有户人家进了山鬼,就是靠守家罐提前察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