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砚田风水录 > 第29章 竹礽解疑说毒素,宗族老人忆往事

砚田风水录 第29章 竹礽解疑说毒素,宗族老人忆往事

作者:敬余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26

竹礽解疑说毒素,宗族老人忆往事

当天晚上,沈氏宗族的人都聚在祠堂里,庆祝迁坟顺利结束。沈德昌让人杀了一头猪,煮了一大锅猪肉,还蒸了米饭,大家都吃得很开心。赵组长和工作组的同志也留下吃饭,和村民们聊得很热闹。

沈三爷爷拿着白天从镇墓罐里取出来的一点霉变中药,找到沈竹礽:“竹礽,你看看这中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毒?” 沈竹礽接过中药,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这里面有当归、川芎、防风、独活,都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中药,本来是好药,但放了几百年,已经霉变了,产生了‘黄曲霉素’,这种毒素能让人恶心、呕吐、拉肚子,严重的还会伤肝,所以不能碰。”

“黄曲霉素是什么?” 沈三爷爷问。沈竹礽解释:“是霉菌产生的毒素,就像咱们家里的玉米、花生放久了会发霉,里面也有这种毒素,吃了会生病。这罐子里的中药就是放久了发霉,产生了黄曲霉素,所以我说‘有毒’,不是因为‘蛊’,是因为‘霉变’。”

沈德昌也凑过来听,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蛊毒,是中药霉变的毒素!以前听老人们说‘镇墓蛊会让人死’,其实是有人碰了霉变的中药,生病了,就以为是蛊害的,传着传着就成了‘蛊毒’。” 沈竹礽点了点头:“很多封建迷信都是这么来的 —— 不懂的东西,就用‘鬼神’‘蛊术’来解释,其实都是有科学道理的。现在咱们懂了,就知道是‘霉变毒素’,不是‘蛊毒’。”

赵组长也走过来听,笑着说:“沈先生真是懂行!既懂风水,又懂中医,还懂科学!以后村里有什么不懂的,还要多请教你。” 沈竹礽谦虚地笑了笑:“只是懂点皮毛,还要向工作组的同志学习科学知识。”

沈砚之坐在旁边,听着大人们的对话,心里很高兴 —— 他不仅知道了 “蛊术” 的真相,还知道了 “黄曲霉素”,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想起乌林答氏说的 “《山海经》里有真有假”,觉得 “蛊术” 也和《山海经》一样,有真有假,需要自己去分辨。

晚饭快结束的时候,宗族里最老的沈九爷爷(今年七十九岁)拄着拐杖,走到祠堂中间,拍了拍桌子:“大家静一静,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关于咱们沈家祖坟里的镇墓罐的。”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向沈九爷爷。

“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咱们沈家的祖坟是南宋理宗年间修的,” 沈九爷爷慢慢说,“那时候咱们沈家出了个当官的,叫沈从义,在朝廷当‘工部主事’,负责修皇宫。后来他告老还乡,就选了村南的地当祖坟地,还请了湘西的‘风水先生’来帮忙,说是要‘镇住地脉’,防盗墓贼。那个风水先生就建议放个‘镇墓罐’,里面装些中药和艾梗,画上蜈蚣花纹,说是‘蛊罐’,能吓走盗墓贼。”

“那沈从义为什么要防盗墓贼呀?” 沈砚之忍不住问。沈九爷爷笑了笑:“因为沈从义当官的时候攒了些钱,下葬的时候放了些金银珠宝当陪葬品,怕盗墓贼来偷,所以才放了镇墓罐。后来那些珠宝也不知道被谁偷了,可能是战乱的时候,也可能是后来的盗墓贼不怕‘蛊’,就偷走了。但镇墓罐一直留在坟里,直到今天才被挖出来。”

沈德昌叹了口气:“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故事,以前只知道祖坟里有镇墓罐,不知道是沈从义放的。现在迁了坟,镇墓罐也该处理了,不能再留在坟里了。” 沈竹礽点了点头:“明天我把镇墓罐里的霉变中药倒掉,用石灰消毒,然后把罐子埋在祠堂的老银杏树下,让它继续‘镇’着祠堂,也算是对先人的交代。”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觉得这样既处理了罐子,又不扰了先人的安宁。

沈砚之听得很入迷,觉得沈家的历史真有意思,有当官的先人,有防盗的镇墓罐,还有 “假蛊” 的故事。他想起祖父藏在老宅地砖下的《青囊经》,觉得沈家还有很多秘密,等着他去发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