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砚田风水录 > 第17章 竹礽解读面色理,女巫唱词藏山海

砚田风水录 第17章 竹礽解读面色理,女巫唱词藏山海

作者:敬余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26

竹礽解读面色理,女巫唱词藏山海

中午的时候,邻村的村长留他们吃饭,做了红薯粥、炒青菜,还有一盘鸡蛋,是招待客人的好菜。吃饭的时候,村长问沈竹礽:“沈先生,你看相的时候,总看脸和舌头,这是为什么呀?” 沈竹礽喝了口红薯粥,说:“中医里说,‘有诸内必形诸外’,身体内部的情况,都会表现在脸上和舌头上。比如面色红润,说明气血足;面色发黄,说明脾虚;面色发青,说明肝火旺或者有旧伤。舌头也是一样,舌尖红主心火,舌中黄主胃火,舌边有齿痕主脾虚,看脸和舌头,就能知道身体的大致情况。”

乌林答氏也补充道:“我看鹿骨,也是这个道理,骨头是身体的支架,身体好不好,都会映在骨头上。比如身体弱的人,骨头纹路细;身体壮的人,骨头纹路粗;有旧伤的人,骨头会有断纹。其实不管是看相还是骨卜,都是从‘外’看‘内’,道理是一样的。” 村长听了,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我以前以为这些都是封建迷信,现在听你们一说,倒觉得很有道理。”

沈砚之也问:“祖父,那为什么有的人面色好,却还是不能去参军呀?” 沈竹礽摸了摸他的头:“面色好,说明身体底子好,但还要看‘神’。有的人面色好,但眼神躲躲闪闪,说明心里没底气,去了前线容易害怕,不敢打仗;有的人面色虽然一般,但眼神坚定,心里有劲儿,去了前线能扛住,能打仗。所以看相,既要看法,也要看神,缺一不可。” 沈砚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觉得看相的学问,比他想象的还多。

吃过饭,他们又帮几个青年看了相,就准备回村了。村长送他们到村口,递了一包红薯干:“沈先生,乌先生,沈小子,拿着路上吃,谢谢你们今天来帮我们。” 沈竹礽接过红薯干,道了谢,就往回走。

走在回村的路上,乌林答氏又唱起了之前的唱词:“招摇山上桂树长,西海之滨骨含光,青丘之狐能化人,昆仑之玉能疗伤……” 沈砚之觉得唱词里的地方很有意思,就问:“乌先生,你唱的招摇山、青丘、昆仑,都是哪里呀?” 乌林答氏笑了笑:“这些都是《山海经》里的地方,招摇山在西边,多桂树和金玉;青丘在东边,有九尾狐,能化成人形;昆仑在西北,是天帝的下都,有很多美玉和神仙。”

“《山海经》里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沈砚之又问。乌林答氏想了想:“有真有假,有的地方是真的,比如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有很多美玉;有的故事是人们编的,比如九尾狐,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里面都藏着古人的智慧,比如山川河流的分布,动植物的样子,都能帮我们了解以前的世界。”

沈竹礽也说:“《山海经》是本好书,里面记载了很多山川、河流、动植物,还有各地的风俗,虽然有些地方写得很奇怪,但能看出古人对世界的探索。你以后长大了,也要读一读《山海经》,能增长见识。” 沈砚之点点头,把 “《山海经》” 这三个字记在了心里,想着以后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走到山脚下时,乌林答氏突然停下来,指着前面的一片树林说:“那里有只鹿,我们去看看,能不能捡块鹿骨。” 沈竹礽和沈砚之跟着她走过去,树林里果然有一只鹿,已经死了,应该是被野兽咬死的,骨头露在外面。乌林答氏蹲下来,仔细看了看鹿骨,摇了摇头:“这鹿太年轻,骨头没灵性,没用。” 她又在树林里转了转,没再发现其他鹿骨,就失望地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