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砚田风水录 > 第103章 沅水行途需谨慎(一)

砚田风水录 第103章 沅水行途需谨慎(一)

作者:敬余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26

太阳渐渐升高,晨雾散得干干净净,沅水的江面泛着金闪闪的光。远处的渡口旁,停着一艘乌篷船,船老大正坐在船头抽烟,看到沈竹礽三人,便挥了挥手:“要去对岸吗?再等两个人就开船!”

沈竹礽应了声,牵着老骡走上跳板。老骡很听话,一步步顺着跳板往船上走,蹄子踩在木板上,发出 “咚咚” 的声响。沈砚之扶着骡背上的包袱,阿妹则拎着药草篮,跟在后面。

乌篷船不大,船舱里能坐七八个人。沈竹礽选了个靠里的位置坐下,目光却没闲着,悄悄打量着船舱里的其他人 —— 有两个背着背篓的农妇,正在低声说着家里的庄稼;还有个穿着长衫的先生,手里拿着本线装书,正看得入神。看起来都是寻常百姓,没什么异常。

船老大把烟蒂扔到江里,拿起船桨,用力一撑,乌篷船便缓缓离开渡口,朝着对岸划去。江水从船底流过,发出 “哗哗” 的声响,风里带着江水的湿气,吹在脸上很舒服。

沈砚之靠在船舱壁上,看着窗外的江水,心里却在琢磨赵组长的话。他想起小时候,阿爸教他认青铜令牌上的纹路,说这令牌是沈家的护身符,能驱邪避灾;也想起阿爸临终前,再三叮嘱他要保护好《青囊经》,说这典籍不能落到坏人手里。

“阿妹,你之前在苗寨,有没有遇到过抢典籍的人?” 沈砚之侧过头,问身边的阿妹。

阿妹摇了摇头:“苗寨里的典籍都是传下来的,一般不会有人抢。不过我小时候听阿婆说,以前有汉人来苗寨找《毒经》,还跟寨里的人打了起来,最后也没找到。” 她顿了顿,又说:“那些人要是真来抢《青囊经》,我们肯定能对付他们 —— 你有铜铃和令牌,我有草药,阿爷还有手抄本里的法子,不怕他们。”

沈竹礽听到两人的对话,抬头看了看他们,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别太紧张,也别太放松。我们去南海是为了找典籍,不是为了跟人打架,能避开麻烦就避开。要是真避不开,再动手也不迟。”

乌篷船划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对岸。沈竹礽付了船钱,牵着老骡下了船。对岸的路上,偶尔能看到穿着干部服的工作组同志,正跟村民们说着什么,手里拿着笔记本,时不时记上几笔。

“阿爷,前面有个茶摊,我们去喝碗茶再走吧?” 沈砚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茶摊,茶摊旁挂着个布幡,上面写着 “凉茶” 两个字。

沈竹礽点了点头:“好,歇会儿再走。”

三人走到茶摊前,找了张桌子坐下。茶摊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笑着走过来:“三位要喝凉茶还是热茶?凉茶是用薄荷和金银花泡的,解乏!”

“来三碗凉茶。” 沈竹礽说。

老板应了声,转身去舀凉茶。沈砚之趁机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令牌,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 —— 茶摊旁有几棵大樟树,树下坐着几个下棋的老人,还有些孩子在旁边打闹,看起来很热闹。

“阿爷,你说我们到了长沙,能顺利买到去广州的火车票吗?” 沈砚之问。

“应该能。” 沈竹礽喝了口凉茶,薄荷的清凉顺着喉咙滑下去,解了不少暑气,“有赵同志的介绍信,要是买不到票,去火车站的工作组问问,他们应该能帮着想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