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低调修炼百年,徒手可斩真仙 > 第142章 观星悟阵,微调轨迹

星图所示的那条暗淡虚线,如同悬于头顶的无声警钟,让林玄彻底明确了迫近的危机。然而,他心性早已锤炼得坚如磐石,深知恐慌与急躁于事无补,反而会自乱阵脚。在埋设“锚点”的同时,他开始了更具战略性的长远布局——系统性地研究这片孕育了他的星空。

他并未选择在云雾山脉洞府进行此事,那里的防护虽强,但观测天象,尤其是追踪那条特定虚线的细微变化,需要更开阔、更少干扰的环境。经过一番谨慎勘察,他在中州腹地一片人迹罕至、灵气相对贫瘠的荒芜山脉深处,动用神通,悄然开辟了一座地下洞府,并在其上方依托山势,建立了一座看似古朴简陋,实则内蕴玄机的观星台。

观星台以黑曜石与星辰铁为基,铭刻了无数繁复的聚灵与增幅符文,核心处更镶嵌了几块得自北境冰原的“冰魄星核”,能极大增强对星光的感应与解析能力。这里,成了他接下来数十年间时常驻足的地方。

每当夜幕降临,星河垂落,林玄便会现身观星台。他不再仅仅依靠那份残缺星图,而是以自身炼虚期的强大神识,结合观星台的法阵,亲自记录、推演头顶星辰的轨迹,特别是那条虚线源头所在星域的方位、亮度以及其与九天十地相对位置的微妙变化。

他如同一个耐心的猎手,细致地观察着猎物的动向,试图从中找出规律,乃至……破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量的观测数据被记录、整理、分析。结合自身在阵法一道上日益精深的造诣,以及对空间、引力等基础法则愈发深刻的理解,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狂妄的念头,逐渐在他心中成型。

九天十地,在这无垠星海中,亦不过是一处稍大些的“存在”罢了。那牧守的探测,无论其形式如何玄妙,终究需要跨越无尽虚空。既然星图所示的虚线是一种“标记”,那是否意味着,对方是“看”到了九天十地,或者感知到了其独特的法则波动?

那么,能否在九天十地外围的广袤虚空中,人为地制造一些“视觉”或感知上的误导?

他的目光,投向了环绕在九天十地星域外围,那些数量庞大、运行缓慢、灵气近乎枯竭的废弃星辰,以及弥漫在各处的虚空尘埃带。这些天体,对于修士而言几乎毫无价值,平日里无人问津。

一个宏大的构想浮现:若能微调这些废弃星辰与尘埃带的分布,使其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自然而然地在九天十地外围,构成一个超巨型的、天然的视觉误导阵法!这个阵法并非硬性遮蔽,而是利用天体运行本身,制造一种光线偏折、灵力散射、甚至因果扰动的效果,让从特定方向(尤其是那条虚线来源方向)投来的“目光”,在跨越无尽虚空后,产生微小的偏差,从而下意识地“忽略”掉被这些废弃天体隐约环绕在内的九天十地!

此阵若成,并非绝对安全,却能为九天十地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或许能拖延被真正锁定、标记清晰的那一刻。

“周天迷尘大阵……”

林玄于观星台上低声念出他为这个构想所取的名字。目光穿透夜幕,仿佛看到了无数废弃星辰在引力与空间的微妙作用下,缓缓移动,最终织成一张笼罩星域的、无形的迷网。

这工程之浩大,远超个人的能力极限,涉及到的能量与法则层面,甚至非寻常真仙所能企及。移动星辰?那是传说中的大能手段。以他炼虚初期的修为,即便底蕴远超同阶,也绝无可能直接撼动哪怕最小的一颗废弃星辰。

但他有时间,也有耐心。他追求的,并非一蹴而就的移星换斗,而是……潜移默化的轨迹微调。

他不再仅仅观测,而是开始深入推演此阵的可行性。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效果?如何利用宇宙本身存在的规律,去达成目的?

答案,或许就藏在引力与空间之中。

林玄回到了云雾山脉深处的洞府,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对引力涟漪与空间褶皱的研究。他反复揣摩自身【空域】神通的构成,回想北境封印那种隔绝空间的伟力,甚至结合系统奖励的那枚【法则碎片——隐】中蕴含的、关于“隐藏”与“敛息”的本质道理,试图从中找到能够影响遥远虚空天体运行轨迹的“巧力”。

这需要极其高深的空间与引力法则领悟。他不断构建又推翻一个个理论模型,在识海中模拟着两个微小质点之间引力的相互作用,以及空间本身如同水面般的波动,如何能将这种影响传递出去。

洞府之内,不见日月。只有无数由神念与灵力凝聚而成的光点,模拟着星辰,在林玄身前缓缓盘旋、碰撞、轨迹偏移。时而他会引入一丝空间之力,观察光点轨迹的细微变化;时而又会尝试制造微弱的引力波纹,看其对其他光点的影响。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过程。推演所需的计算量庞大到足以让化神修士神识崩溃,也就是林玄晋入炼虚后,元神本质飞跃,加之系统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悟性与推演能力,才能勉强支撑。

期间,他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偶尔,他会以元婴初期的表象修为,化身一名游历的散修,出现在中州一些大型修士坊市,用自己炼制的、品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丹药或符箓,换取一些关于阵法、星象,乃至某些偏门上古遗迹的典籍或传闻。他行事低调,交易公平,加之修为“不高不低”,倒也未引起什么特别注意。通过这些零星的交流,他也能侧面验证自己推演中的某些想法,或获取一些新的思路。

这一日,林玄正沉浸在对一道复杂引力模型的计算中,身前由光点构成的简易星图忽然一阵紊乱,几个代表外围废弃星辰的光点轨迹发生了未曾预料的偏转。

他眉头微皱,并未强行纠正,而是仔细观察这“错误”的走向。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原来如此……并非所有节点都需要精确控制。利用此处固有的空间褶皱,只需在此三处关键节点施加极微弱的持续性引力锚定,借助星辰自身运转的势能,经过千年积累,便可自然带动这一整片尘埃带发生预期内的偏转……”

他挥手散去失败的光点模型,取出一面巨大的玉质沙盘。沙盘上并非地形,而是以灵力勾勒出的、简化版的九天十地外围星域图。他指尖灵光闪烁,不断在沙盘上划出新的轨迹线条,计算着各个节点需要施加的“力”的大小、方向与时机。

沙盘上的线条越来越密,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充满美感的星辰运行预测图。

林玄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那些轨迹的最终指向,眼中不再是困惑,而是冷静到极致的计算光芒。

“以天地为棋局,布万古之阵。此举,或需千年、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