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雄兵连之黎明之刃 > 第135章 断然之举-全球失声

雄兵连之黎明之刃 第135章 断然之举-全球失声

作者:枫落溪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2:04:29

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洒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却驱不散一股骤然降临的、令人窒息的寒意。主管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玛丽亚·埃尔南德斯女士,通常以冷静和专业着称,此刻却脸色煞白,手指微微颤抖地扶着她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紧急热线电话听筒。她的对面,坐着几名同样面色凝重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恐慌。

“无法联系……全部失联……”埃尔南德斯女士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嘶哑,“不是技术故障,是……是人为切断。所有加密频道、常规联络站、甚至是通过第三方转接的尝试,全部失败。”

就在过去短短几个小时内,联合国维和行动部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诡异、最严重的危机——部署在全球七个最敏感、最危险任务区的中国维和部队,总计超过四千人的兵力,主要是成建制的步兵营及其支援单位,在同一时间段内,集体失去了联系。

这绝非正常的轮换或调整。按照严格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准则,任何部队的部署、移动、甚至是一个排级单位的防区调整,都必须经过秘书处的详细审批,并正式通报安理会。像这样数千人的大规模、多任务区、同步进行的行动,如果没有提前数月进行缜密协调和通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他们……他们甚至没有关闭营地!”一名负责非洲中部任务区的官员几乎是喊着汇报,“就在昨天,我们的无人机还拍摄到中国工兵分队在修复关键桥梁!他们的步兵营还在协同我们监督冲突双方脱离接触!今天早上……营地空了!装备带走了,但帐篷、部分非关键物资都还在!就像……就像凭空蒸发了一样!”

“刚果(金)政府刚刚发来紧急质询!”另一名官员冲进会议室,“他们设在联合协调中心的联络官发现中国营区异常安静,派人查看后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他们质问我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崩溃?”

“南苏丹特派团报告,中国维和直升机编队未经申请,在凌晨强行起飞,方向不明!当地政府军已经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怀疑有重大变故!”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从世界各个角落雪片般飞来。会议室内乱作一团。愤怒、震惊、以及最深切的恐惧交织在一起。

“这是前所未有的单方面行动!是对联合国宪章的粗暴践踏!”某国代表拍案而起,脸色铁青。

“他们想干什么?难道要退出联合国吗?这会造成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另一位代表声音颤抖。

“必须立刻要求中国方面做出解释!最严厉的谴责!这是对国际社会信任的背叛!”谴责声此起彼伏。

然而,所有的愤怒和质问,都如同石沉大海。通过各种外交渠道发出的紧急照会,得到的回应要么是“正在核实”,要么是干脆的沉默。那个东方大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硬到近乎冷漠的姿态,无视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哗然与愤怒。这种沉默,比任何解释都更令人不安,它仿佛在宣告:有一种优先级,远高于地球上任何国际规则和外交惯例。

任务区视角:茫然与崩塌的边缘

在非洲某国,一支加拿大维和巡逻队愕然地看着不远处原本由中国步兵营守卫的、通往一片争议村庄的关键检查站。此刻,那里空无一人,只剩下沙袋工事和飘扬的联合国旗,在风中显得格外孤寂。

“上帝啊……中国人……他们都去哪了?”一名加拿大士兵喃喃道。失去了中国营这个强大的邻居和可靠的友军,他们瞬间感觉自己暴露在了旷野中,安全感荡然无存。对面的政府军和**武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异常情况,冲突线两侧的气氛骤然紧张,零星的交火声开始响起,和平脆弱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在中东某个饱经战乱的城市,当地市长几乎是以崩溃的状态冲进了联合国民事机构办公室:“你们必须立刻派人接防!中国营负责的片区是城内最大的平民避难所!他们走了,那里的几万难民怎么办?暴徒和武装分子马上就会冲进去!”绝望的呼喊在走廊里回荡,却无人能给出答案。信任的基石,在一夜之间崩塌。

归国之路:从困惑到窒息

数千名中国维和官兵,正是在这种全球性的震惊与混乱中,搭乘着秘密派遣的大型运输机群,穿越云层,返回国内。机舱内,气氛同样凝重。许多基层官兵直到飞机起飞前一刻,才被告知是回国任务,对于外界因此引发的滔天巨浪一无所知,但高级指挥官们紧闭的双唇和凝重的神色,让他们明白,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了。

当机群降落在国内某处巨大且戒备森严到极致的秘密基地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这些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们也感到了窒息。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休整区域。他们直接被引导至一片庞大无比的露天装备陈列场。眼前的一幕,超越了他们对“军事装备”的所有认知。

不再是熟悉的、涂着UN白色和沙漠迷彩的轻型装甲车和通用机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钢铁与高科技构筑的丛林:

- 一排排身形低矮、覆盖着复合装甲、炮管修长的新型主战坦克,其型号从未公开,散发着冷冽的杀气。

- 造型科幻、配备多种武器站的重型步兵战车,以及庞大的自行榴弹炮群。

- 单兵装备区,摆放着的不再是95式,而是通体黝黑、集成度极高的“黑色长城”系列单兵武器系统,从突击步枪、精确射手步枪到轻机枪,口径统一为特制的5.8mm,旁边堆放着标记着“穿甲”、“爆裂”、“能量干扰”等字样的弹药箱。

- 更令人心惊的是,远处还停放着车载防空导弹系统、远程火箭炮,甚至还有数架明显是无人作战飞机的平台。

这根本不是维和部队的装备,这甚至超越了常规陆军重型合成旅的配置标准,完全是一支为应对高强度、高科技全面战争而打造的决战兵器!

一名曾在中非共和国用身体隔开冲突双方的老兵,看着那需要数人合作才能装填的巨型导弹,喉咙干涩地滚动了一下。他身边一名曾在黎巴嫩边境排雷的女医务兵,看着手中分到的、带有先进观瞄系统和微型计算机的新式步枪,手微微颤抖。

一名大校师长,看着眼前这片钢铁洪流,缓缓摘下了自己头上那顶绣着联合国徽章和国旗的蓝色贝雷帽,紧紧攥在手中。他从军三十年,经历过边境对峙,指挥过国际维和,却从未想象过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不再是守护和平的盾牌,这是……撕碎敌人的利爪!国家究竟要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需要如此决绝地撕毁一切国际规则,并将如此恐怖的武器交付到他们手中?

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而喻。一种比在维和任务区面对冷枪冷炮时更深沉、更冰冷的恐惧,伴随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如同寒流般席卷了在场每一位官兵的心头。他们曾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如今,在无声的命令下,他们即将转型为家园存亡的最终防线。全球的震惊与愤怒,已被隔绝在外,此刻,他们眼中只有这片为未知强敌准备的、冰冷刺骨的钢铁丛林。

一、 疑惑与决断:沙漠中的紧急召唤

非洲东部,烈日炙烤着广袤的稀树草原。联合国驻索马里特派团(UNSom)下属的中国维和步兵营驻地,午后的热浪使得空气都有些扭曲。营长陆军中校陈剑,刚结束与当地部族长老关于安全通道的艰难会谈,迷彩服已被汗水浸透。他正准备喝口水喘口气,贴身携带的、与国内直连的最高保密等级卫星电话,发出了持续而尖锐的蜂鸣声。

这种频率的呼叫,意味着最高优先级。陈剑神色一凛,迅速走进由集装箱改装的临时指挥所,接通了电话。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甚至没有明确的敌情通报。耳机里传来的是国内最高指挥层一位高级将领熟悉而此刻却冰冷至极的声音,直接报出了一串加密坐标和一组复杂的识别代码。

“陈剑中校,确认你的身份和当前位置。”

“身份确认,坐标确认。”陈剑沉声回答,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命令如下:”对方的声音不带任何感**彩,如同机器播报,“你部立即中止在UNSom框架下的一切任务。全员于六小时内,完成所有个人装备及必要武器弹药的携带,轻装简从,徒步机动至指定坐标点(约15公里外的一处干涸河床)。接应代号‘东风’。此命令优先级为‘国家存续’,无需向联合国方面及任何第三方解释。重复,立即中止,六小时内抵达。”

陈剑愣住了。六小时?徒步15公里?放弃营地大部分物资?甚至不向联合国通报?这完全违背了维和行动的所有规程,粗暴得不可思议。

“首长……任务交接?当地局势?联合国那边……”他下意识地提出疑问。

“没有交接!没有解释!”对方的语气陡然严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陈剑,执行命令!国家需要你们每一个人,立刻、马上回来!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明白吗?”

“明白!”军人的天职瞬间压过了一切疑虑。陈剑从中听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甚至是一丝……隐藏极深的恐慌。他不再犹豫。

刺耳的紧急集合哨音瞬间划破了营地的沉闷。所有官兵,无论是在警戒塔上、维修车辆还是在进行体能训练的,都像被电击一样,以最快速度冲向集合点。没有人问为什么,长期的军事素养让他们对这种级别的哨音有着本能的反应。

陈剑站在队伍前,目光扫过一张张黝黑、疲惫却坚毅的面孔。他简化了命令:“最高指令!紧急归国!携带单兵战斗装备和三日口粮,其余物资全部放弃!目标点,G-7河床,急行军!出发!”

没有动员,没有解释。只有最简洁的命令。官兵们眼中闪过震惊和疑惑,但动作没有丝毫迟疑。短短二十分钟内,整个步兵营近五百名官兵,如同精密的齿轮,迅速完成了集结和准备,排成行军纵队,无声而快速地融入了草原的黄昏之中。留下的,是一个依旧飘扬着联合国旗和中国国旗,却已空无一人的营地,像一座突然被遗弃的孤岛。

二、 钢铁巨鸟与隐形的护卫

十五公里的急行军在夜幕降临时完成。当陈剑和他的部队抵达那片宽阔的、布满砾石的干涸河床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再次屏住了呼吸。

三架体型庞大、线条硬朗的运-20“鲲鹏”大型运输机,如同蛰伏的史前巨兽,静静地停在河床中央。它们的引擎并未完全熄火,发出低沉的轰鸣,巨大的螺旋桨卷起阵阵沙尘。更令人心惊的是,运输机周围,隐约可见一些全身覆盖着黑色伪装、手持奇特武器、眼神锐利如鹰的士兵在警戒——那是国内最顶尖的特种部队,他们的出现,意味着这次行动的级别高到超乎想象。

“登机!快!”一名身着没有任何标识作训服的特种部队指挥官上前,与陈剑快速核对身份后,简洁地命令道。

没有梯子,官兵们沿着放下的尾部舱门斜坡快速跑入机舱。舱内灯光昏暗,只有固定在舱壁上的红色指示灯提供微弱照明。官兵们挤坐在舱壁两侧的网状座椅上,系好安全带,彼此交换着困惑而凝重的眼神。机舱内弥漫着航空燃油和金属的味道,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舱门缓缓关闭,将非洲的星空与夜色彻底隔绝。随着引擎功率加大,巨大的过载将所有人紧紧压在座椅上。运-20在颠簸的河床上艰难加速,最终猛地抬头,冲入了漆黑的夜空。

飞行平稳后,陈剑透过舷窗向外望去。下方是黑暗的非洲大陆,零星的火光可能是村庄或篝火。但很快,他注意到了不寻常的景象。在运输机翼尖远处的夜空中,有几个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快速移动的黑影。它们没有航行灯,只有偶尔调整姿态时,机身会反射一丝微弱的月光,勾勒出流畅而危险的轮廓。

“歼-20……”陈剑身边的一名资深士官喃喃低语,声音中充满了敬畏。那是共和国最锋利的空中长剑,此刻却为他们这支维和步兵营护航。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压在陈剑心头:究竟发生了什么,需要动用如此珍贵的战略资源来护送他们回国?

三、 天穹通道:愤怒与无声的威慑

机群并没有遵循常规的国际航线,而是以一种近乎笔直的、最强硬的方式,朝着东方祖国的方向疾驰。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可避免地连续穿越多个国家的领空。

很快,机载通讯频道里传来了第一次外部呼叫,使用的是国际航空紧急频率,语气充满惊愕和愤怒:

“未知的军用运输机编队!这里是xx国空军管制!你们正在非法闯入我国领空!立即表明身份、意图并改变航向!否则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

运输机飞行员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用流利的英语回复,内容却如同冰冷的钢铁:“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执行最高优先级国家任务。此空域已报备为临时紧急通道。请予以配合,避免误判。”

“报备?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外交照会!这是严重的主权侵犯!我命令你们立即转向!”对方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航线不变。重复,避免误判。”飞行员的回答依旧简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随后,陈剑透过舷窗看到,下方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几个快速接近的光点——是xx国紧急起飞的战斗机!它们试图靠近拦截。

然而,就在它们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异变发生。那几架伴飞在运输机周围的、肉眼难辨的歼-20幽灵般的身影,突然有了动作。它们并没有开火,甚至没有进行通常的雷达锁定警告,而是以一种极具挑衅和威慑意味的方式,迎着拦截战机高速掠去!

对方战机的飞行员显然在雷达上只能看到庞大的运输机信号,对于突然在近距离以极高速度贴着自己机身掠过的黑色幽灵,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进行规避机动。公共频道里传来对方飞行员气急败坏又带着惊恐的喊声:“见鬼!那是什么东西?!雷达上没有信号!它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歼-20利用其卓越的隐身性能,玩着一场猫鼠游戏。它们时而紧贴对方战机飞行,时而消失在夜空,时而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再次出现,始终将拦截战机阻挡在远离运输机的安全距离之外。这种技术上的绝对代差,以及中方飞行员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和咄咄逼人的姿态,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却无法逾越的屏障。

四、 穿越愤怒的走廊:无能为力的注视

这样的场景,在漫长的归途上不断重复。

地面防空雷达显然锁定了运输机,但就在指挥中心即将下达指令的瞬间,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强烈的电子干扰雪花,所有信号变得模糊不清。与此同时,通讯频道里响起了一个冷静的中文警告(显然是歼-20飞行员直接切入的):“你方雷达已对我机构成威胁。如不立即停止照射,后果自负。” 警告之后,雷达干扰瞬间消失,但地面指挥中心已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有任何动作。

多个国家的空军战机轮流升空试图监视、拦截,公共频道里充满了各种语言的抗议、警告和难以置信的惊呼。陈剑甚至能看到下方城市璀璨的灯火,以及更远处,那些国家空军基地频繁起降战机如同被惊扰的蜂巢。

这些国家,。他们在外交渠道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但所有的抗议都如同石沉大海。他们试图军事拦截,却发现在对方绝对的技术优势和有备而来的强硬姿态面前,自己的行动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那种愤怒与屈辱交织的情绪,化作电波在空气中弥漫,即使坐在密封的机舱里,陈剑和他的士兵们也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压力。

他们就像乘坐着一艘被隐形战舰护卫的方舟,强行穿过了一条由愤怒和无奈构筑的走廊。窗外,是充满敌意的目光和潜在的威胁;窗内,是沉重的寂静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五、 归途的终点:新征程的起点

当飞行员通过机内广播告知这一消息时,机舱内紧绷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丝。

当运-20最终在某个偏远的、戒备森严的军用机场平稳降落时,黎明的曙光刚刚照亮天际。舱门打开,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寒冷空气涌入。官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下飞机,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们瞬间忘记了旅途的艰辛与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震撼。

机场跑道上,停放的已不是他们熟悉的装备。而在接待人员的引导下,他们即将领取的,是那些涂装着“黑色长城”徽标、散发着冰冷杀意的全新武器。

陈剑中校站在寒冷的晨风中,回望那条穿越了无数国家领空、充满了挑衅与威慑的归途。他明白,非洲维和的任务已经结束。但一场更加残酷、更加未知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他们这些从和平使命中归来的战士,即将转型为守护文明存续的最后防线。天穹通道的尽头,不是终点,而是通往血与火新征程的起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