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 第69章 将做院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第69章 将做院

作者:花小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03:36

成都南郊,原本一片相对荒僻的河湾地,如今却立起了高高的栅栏。

内部一座座新建的工棚拔地而起,终日里人声鼎沸,炉火不熄。

叮叮当当的金铁敲击声与流水冲击轮轴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煤炭、铁水与汗水混合的独特气味。

这里,便是初具雏形的“蜀汉将作院”。

栅栏门口,一块新刨光的木牌上,是诸葛亮亲笔题写的院名,笔力遒劲,透着一股寄予厚望的庄重。

院内,与外面的喧嚣不同,最大的一间工棚里,此刻却异常安静。

数十名从各地招募来的、脸上刻满风霜与技艺痕迹的老匠人,以及一些眼神灵动的年轻学徒,正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看着中央那个身穿卫将军常服、却挽着袖子的年轻人——陈到。

陈到的手中,不是刀剑,也不是兵书,而是一根炭笔和几张巨大的、糊在木板上的粗糙纸张。

纸上画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图案,线条虽然算不上精美,却结构清晰,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尺寸和数据。

“诸位老师傅请看,”陈到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

“此乃‘高炉’构想图。与我们如今使用的坩埚炉、块炼炉不同,此炉极高,内衬耐火砖,可连续投料,不间断冶炼。其关键在于这热风的鼓入……”

他指向图纸上一处复杂的管道和囊腔结构:“吾称之为‘水力鼓风机’。借助院外那处水流湍急的河湾,建造水轮,带动此机,可将风持续、猛烈地鼓入炉中,使炉温远超以往!若能成,出铁之量、之质,皆可倍增!”

匠人们一片寂静,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怀疑与不可思议。

他们都是摆弄了半辈子炉火的老手,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

一个头发花白、手指粗壮的老匠头忍不住嘟囔:“将军,这……这能行吗?靠水吹风?还要把炉子砌那么高?这得费多少功夫?万一塌了……”

陈到并不气恼,他知道超越时代的观念必然受到质疑。

他微微一笑:“王师傅问得好。能否可行,空口无凭。吾已请示丞相,拨付钱粮材料。我们不妨就先依此图,建一座小号的试试?即便不成,也权当积累经验。若成……”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提高了几分,“诸位可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军将士能穿上更坚固的铠甲,拿起更锋利的刀剑!意味着我蜀汉国力,将因此而强!”

他又抽出另外几张图纸:“还有这些,诸位请看。这是弩机望山的标准尺寸图,要求所有工匠打造此物,误差不得超过一根头发丝粗细。”

“这是环首刀的刀胚锻打流程分解,需经历折叠锻打多少次,淬火温度几何,皆有定数……还有这些,是各种攻城器械、守城器具的通用零件,譬如榫卯、销钉、轮轴,皆需按此统一规格制作……”

他阐述着“标准化”的概念:“如此,战时器械损坏,便可迅速更换零件,而非整体废弃。工匠制作,亦因专精一物而速度更快,质量更稳!”

匠人们再次哗然,这次不再是单纯的怀疑,而是掺杂了巨大的困惑和一丝……被颠覆认知的震动。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靠手艺和经验吃饭,讲究的是独门绝活,现在这位年轻的将军,却告诉他们要像搭积木一样做东西?

“将军,这……这岂不是把我们匠人的手艺都框死了?”

“是啊,每个人手法不同,打出来的东西才有灵性啊!”

“统一规格?这怎么可能完全一样?”

质疑声四起。

陈到耐心地听着,等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灵性,当用于创造更精妙的设计,而非耗费在无谓的差异上!

诸位老师傅,你们希望看到的是我军将士因为刀剑崩口、弩机失灵而血洒沙场,还是希望看到他们凭借着我们打造的、坚实可靠的利器,所向披靡,保家卫国?”

他拿起一个刚刚由将作监按新标准制作出来的弩机零件,与一个旧式零件放在一起对比:

“看看!旧件装弩,需工匠反复修锉调整,耗时费力。而新件,只要按图制作达标,任何一人拿来即用,严丝合缝!

这便是标准化的力量!这不是扼杀手艺,这是将诸位精湛的手艺,凝聚成我蜀汉强军的基石!”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每一位匠人:“在这里,没有敝帚自珍!所有成功的技术、改进的工艺,都将被记录、推广!

所有做出贡献的工匠,其名将记录在册,获得重赏,其家眷将得到优抚!

诸位之功,将随我大汉旌旗,名扬天下!”

重赏之下,更有超越金钱的荣誉感与参与感!

匠人们的眼神渐渐变了,从怀疑、困惑,转变为思考、探究,乃至……一丝狂热!

尤其是那些年轻学徒,他们眼睛放光,紧紧盯着那些图纸,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那姓王的老匠头颤抖着手,拿起那个标准零件,反复摩挲着那光滑精准的接口,又看了看图纸上那些严谨的数据,浑浊的眼中猛地爆发出精光:

“将军……老夫……老夫好像有点明白了!这……这不是死板,这是……规矩!是大规矩!若是真能成,了不得啊!”

“请将军下令吧!该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对!试试那高炉!我就不信咱这双手,搞不出点名堂!”

“这水力鼓风机有意思!老子跟水车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用!”

工匠们的热情被点燃了。在这个时代,能参与到一项可能改变国运的伟大事业中,这种诱惑力,远超金钱。

陈到脸上露出了笑容:“好!既然如此,王师傅,你带一队人,负责试建小高炉!李师傅,你带精通木工水车的,负责水力鼓风机!赵师傅,你负责督导标准件的试生产,严把尺寸关!每三日一会,汇报进度,解决难题!”

“是!将军!”

众匠人轰然应诺,如同领了军令的士兵,瞬间充满了干劲,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

工棚里再次喧闹起来,却不再是盲目的敲打,而是充满了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忙碌。

炉火熊熊,映照着工匠们专注而充满希望的脸庞。

陈到走出工棚,看着这片蒸蒸日上的景象,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铁腥味的空气。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路必然充满失败和挫折。

但这点燃的科技火种,只要呵护得当,终将成燎原之势。

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将作院外围,一片稀疏的树林中,一个看似普通的樵夫,正远远地望着栅栏内隐约可见的高炉骨架和水车轮廓,眼中闪过一抹惊疑不定的神色。

他仔细打量了片刻,随即压低斗笠,背起柴捆,迅速消失在林间小道的尽头。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匹快马冲出魏军大营,马上骑士背负着张合写给曹丕的密信,信中除了汇报战况。

末尾还加了一句:“……蜀将张飞,骁勇如昔,然战术器械,迥异往常,疑有高人指点,其军械之精,尤需警惕。江东密使暗示,其变或源于刘备新近擢升之卫将军陈到。此人不除,恐为我大魏心腹之患……”

科技的火种刚刚点燃,而远方的风暴,已悄然将目光投向了这始作俑者。

成都的将作院,在创造着希望的同时,也正将自己置于危险的漩涡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