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 第52章 邓芝舌辩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第52章 邓芝舌辩

作者:花小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03:36

蜀汉使臣邓芝的座船,在数艘东吴水军战船的“护送”下,缓缓驶入建业码头。与上一次出使的“展示肌肉”不同,这一次,东吴方面显然充满了警惕与敌意。码头上甲士林立,刀枪鲜明,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邓芝一身汉官朝服,手持节杖,神色平静地走下跳板。他目光扫过那些充满戒备甚至仇恨的吴军将士,心中了然。夷陵之败、荆州之失,如同两根毒刺,深深扎在东吴君臣心头,岂是轻易能够拔除的?

“邓尚书,请吧。陛下与众位大臣,已在宫中等候。”前来迎接的东吴礼官语气冷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有劳。”邓芝微微颔首,不卑不亢,在一队精锐吴兵的“护卫”下,登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沿途,建业百姓投来的目光复杂难明,有好奇,有愤怒,也有隐约的畏惧。汉中大捷、夷陵坚城的消息,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江东,蜀汉的兵威,此刻正笼罩在这座江东都城的上空。

吴宫大殿,山雨欲来

吴宫大殿之上,气氛比码头更加凝重。吴主孙权高坐龙椅,面沉如水,紫髯微动,看不出喜怒。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却隐隐分成数股暗流。以张昭、顾雍等老臣为首的部分官员,面色凝重,眼神中带着审视;以诸葛瑾为代表的少数与蜀汉有旧者,则面露忧色;而更多以全琮、吕岱等武将及部分激进文臣为代表的主战派,则毫不掩饰脸上的敌意与愤怒,目光如刀似剑,仿佛要将即将上殿的邓芝生吞活剥。

“宣!蜀汉使臣邓芝上殿!”内侍尖利的嗓音打破了大殿的沉寂。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殿门。

邓芝整了整衣冠,手持代表蜀汉威严的节杖,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这龙潭虎穴。他无视两侧那几乎要将他洞穿的目光,径直走到御阶之前,依礼躬身:“大汉尚书邓芝,奉我主汉皇帝陛下、诸葛丞相之命,拜见吴主。”

礼节周全,却将“汉皇帝”与“吴主”的称谓再次明确点出,瞬间刺痛了不少吴臣的神经。

“哼!”一声冷哼从武将队列中响起,正是骁将全琮,“败军之使,安敢在此饶舌?汝主刘备,僭越称帝,悖逆汉室,还有脸派使前来?”

邓芝目光一转,看向全琮,语气平和却带着锋芒:“这位将军此言差矣。我主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血统尊贵,天下共知!继位于汉室倾颓之际,承嗣于四百年国祚之统,上应天命,下顺民心,何来‘僭越’之说?倒是曹丕篡汉自立,恶贯满盈,天下共击之!吴主亦曾受汉爵,食汉禄,莫非已忘汉恩,欲与国贼同流合污乎?”

一席话,义正词严,先将刘备称帝的合法性抬到最高,再将不承认者置于“忘汉恩”、“同流合污”的道德劣势,噎得全琮面红耳赤,一时难以反驳。

孙权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邓尚书远来是客,不必做口舌之争。直言吧,诸葛亮派你来,究竟所为何事?莫非是取了夷陵还不够,还想来朕面前耀武扬威不成?”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讥讽和怒意。

邓芝转向孙权,拱手道:“吴主明鉴。芝此来,绝非耀武扬威,实为江东之安危,吴主之霸业而来。”

“哦?”孙权眉毛一挑,“为我江东安危?此话从何说起?莫不是又想重复那‘唇亡齿寒’的老调?”

“正是此理,然形势已大不相同!”邓芝声音提高,目光扫视全场,“昔日赤壁之战,孙刘联手,共抗曹操,乃因曹贼势大,非合力不能拒之。今日之势,曹魏依旧势大,然我大汉已非昔日飘零无依之刘豫州!我主坐拥益州天府之国,汉中大捷更挫曹贼锐气!我有关君侯遗威尚存(虽已故,余威犹在),张车骑万人之敌,赵子龙夷陵磐石,陈叔至白毦鬼谋!上将如云,带甲数十万!”

他每说一个名字,殿中吴臣的脸色便阴沉一分。这些名字,尤其是刚刚在汉中和夷陵打出赫赫威名的张、赵、陈,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他们心头。

“反观江东,”邓芝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尖锐,“荆州一战,虽得江陵等地,然损兵折将,更失盟友,可谓惨胜如败!今夷陵要隘,已入我手,三峡门户,为我所扼!吴主试想,若他日曹魏再度兴兵犯境,是自付能独力抗魏?还是指望我大汉会不计前嫌,越境千里,为背盟之人火中取栗?”

“若我大汉选择坐山观虎斗,待曹魏与江东两败俱伤,再顺流东下,收取渔利,吴主又当如何自处?” “若我大汉与曹魏竟暂时媾和,共击江东,以报昔日荆州之仇,吴主可能挡两国之兵?!”

一连三个“若”,如同三把冰冷的匕首,狠狠刺向东吴君臣最脆弱的战略神经!描绘出的未来图景,一个比一个可怕!将东吴彻底置于两强夹缝、左右挨打的绝望境地!

“狂妄!” “危言耸听!” 主战派官员纷纷怒斥,但声音中却透着一丝色厉内荏。因为邓芝说的,正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恐惧的可能!

“邓芝!你休要在此挑拨离间,妖言惑众!”全琮再次怒吼,“我江东带甲百万,舟船万里,岂惧汝等威胁!陛下,不如斩了此獠,正好与刘备宣战!夺回夷陵!”

“全将军好大的杀气!”邓芝毫不畏惧,反而迎上全琮的目光,“只是不知,将军之勇,比之曹真十万大军如何?比之我张车飞丈八蛇矛如何?将军欲战,可自提一军,去夷陵城下,问问赵子龙手中的龙胆亮银枪答不答应!去汉中故地,问问陈叔至的白毦精兵答不答应!”

他猛地转向孙权,语气恳切却暗藏机锋:“吴主!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芝今日之言,虽不中听,却句句出自肺腑,为江东计耳!继续与大汉为敌,则西线永无宁日,北疆强敌环伺,江东双拳难敌四手,纵有长江之险,亦难逃覆巢之危!此乃取死之道也!”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就连最激进的主战派,也被邓芝这连消带打、既陈利害又示实力的方式,压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孙权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椅,眼神闪烁不定,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一直沉默的诸葛瑾此刻出列,拱手道:“陛下,邓尚书之言,虽显直率,然并非全无道理。两家继续交兵,实非江东之福。若能罢兵修好,至少可免西顾之忧。”

老臣张昭也叹了口气,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蜀汉新胜,士气正旺,且有地利。我大军新疲,骤起战端,确非良策。”

主和派的声音开始出现。

邓芝见时机成熟,终于抛出了诸葛亮的真实方案:“吴主!诸位!我诸葛丞相深知,两家恩怨已久,裂痕难弥。然放眼天下,曹魏方为心腹大患!故丞相提议:往事已矣,暂且不究。你我两家,不如务实一些!”

他伸出手指,清晰说道:“即以当前实际控制之界,我大汉保有夷陵,吴主保有江陵及荆州其余郡县。以此为界,互不侵犯,罢兵息战!同时,重启边境互市,使民得休养。并相约,共抗曹魏!曹魏攻汉,则吴袭其淮泗;曹魏攻吴,则汉出秦川牵制!如此,则两国皆安,霸业可图!此乃真正于双方有利之上策!望吴主明断!”

“以夷陵为界,互不侵犯,共抗曹魏!”

这十二个字,如同惊雷,在大殿中回荡!

这是一个务实的、甚至有些屈辱的(对东吴而言)方案,但它却提供了一个摆脱目前战略困境的出口!承认既成事实,换取西部边境的安宁,并得到一个潜在的、对抗曹魏的盟友(或至少不是敌人)。

是继续为了面子和一个难以夺回的夷陵,赌上国运与两个强邻同时为敌?还是暂时咽下这口气,承认现实,换取喘息之机,甚至可能联手从北面获取补偿?

孙权的脸色变幻莫测,殿下的群臣也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窃窃私语中。

主战派不甘,主和派心动,更多的人则在观望孙权的决定。

压力,完全来到了孙权这一边。

邓芝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吴主的决断。他知道,种子已经种下,剩下的,就需要东吴人自己去权衡那血淋淋的利弊了。

大殿之外,建业的天空,不知何时已阴云密布。

一场关乎三国格局走向的风暴,正在这吴宫大殿之上,激烈地酝酿着。而遥远的北方,曹魏的细作,或许已经将蜀使抵达的消息,快马送向了洛阳。

外交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杀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