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 第11章 待东风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第11章 待东风

作者:花小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03:36

曹操“八十万”大军顺流东下,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其势如泰山压卵。

刘备残军蜷缩于夏口,与东吴孙权这头年轻的江东猛虎,在共同的灭顶之灾前,被迫伸出试探的手。

陈到身着崭新的牙门将甲胄,按刀肃立在刘备中军大帐外。

他的亲卫营经过数月近乎残酷的打磨,已初具铁血之姿。

队列行进间脚步沉闷齐整,眼神警惕如鹰,与周遭刘备军其他部队的散漫形成鲜明对比。

但这支雏鹰般的亲卫,在这决定天下归属的滔天巨浪前,依旧显得渺小。

帐内,是决定命运的声音。

“……曹贼挟天子以令不臣,兵势雄壮,然其远来疲惫,北军不习水战,此其一弊也!”

“荆州之民附操者,迫于兵势耳,非心服也,此其二弊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诸葛亮的声音温润如玉,却字字千钧,清晰地穿透帐帘。

接着是一个清朗而略带金石之音的声音。

“孔明先生所言,正合吾意!然破曹非仅凭血气之勇。水战之道,首在风帆!操军连环巨舰,看似稳固,实则笨拙。若得……天时之助,一炬可焚!”

说话者,必是周瑜周公瑾!

陈到的心跳微微加速。

赤壁!

这场决定三国格局的烈火,即将点燃!

他身处风暴边缘,是历史洪流中一颗身不由己却试图留下印记的沙砾。

作为刘备亲卫统领,陈到得以接触到一些外围的外交场合。

他这时护送刘备前往周瑜设在江畔的帅船参与军议。

踏上东吴的楼船,一股迥异于刘备军中的气息扑面而来。

甲板光洁,水手动作矫健利落,透着常年水战的精悍。

周瑜在船楼前相迎。

传说中的周瑜身姿挺拔如芝兰玉树,一身锦袍银甲,面容俊美近乎妖异,剑眉斜飞入鬓,一双凤目顾盼生辉。

睥睨天下的自信和掌控全局的从容,就如同他手中那柄装饰华丽的佩剑,锋芒毕露。

在他身边,站着一位身材微胖、面容敦厚、眼神深邃如古井的中年文士——鲁肃鲁子敬。

鲁肃气质温和,与周瑜的锋芒形成鲜明对比,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山的气度,仿佛能包容化解一切锋锐。

不愧为三国历史上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战略家。

“刘豫州!”

周瑜拱手,笑容爽朗,热情洋溢,仿佛迎接的是多年老友,而非临时盟友,

“请!公瑾已备薄酒,共商破曹大计!”

周瑜目光扫过刘备身后的陈到等亲卫,在陈到身上那迥异于常的亲卫甲胄和沉稳气势上略作停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恢复如常。

鲁肃则谦和地向刘备行礼,目光温润。

“曹贼势大,江东危如累卵,幸得刘豫州与孔明先生鼎力相助,子敬代我主,谢过!”

他的忧虑是真实的。

军议开始…

周瑜意气风发,剖析曹军弱点,阐述火攻之策,言语间锋芒毕露,自信满满。

诸葛亮则气定神闲,时而补充,时而将周瑜的锋芒巧妙引导回联盟的正轨。

鲁肃如同定海神针,每每在争论趋于激烈时,以温和而坚定的言语调和,弥合着孙刘之间那脆弱而敏感的裂痕。

陈到侍立在外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周瑜的锐气与傲气,如同出鞘的绝世宝剑,耀眼却易折;

鲁肃的敦厚与坚韧,如同大地,承载着一切锋芒;

诸葛亮则如同深邃的星空,包容万象,将所有人的光芒都纳入他那宏大的棋局之中。

联盟的纽带,就在这三人的气场碰撞与交融中,艰难地维系着。

军议结束,诸葛亮与周瑜、鲁肃走向船头,凭栏远眺对岸曹营那连绵的灯火。

陈到作为护卫,亦步亦趋地跟在诸葛亮身后几步之外。

凛冽的北风更加猛烈,吹得人衣袂猎猎作响,几乎站立不稳。

“好大的北风!”

周瑜眉头微蹙,望着江面上被风卷起的白浪,“此风利于曹军顺流而下,却是我军火攻之大碍!”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火攻之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鲁肃也面露忧色,看向诸葛亮,“孔明先生精通天文,不知此风何时能止?可有转机?”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投向浩渺的江天,“天象玄奥,亮亦难测。

然,阴阳消长,盛极而衰。北风如此之烈,焉知不是物极必反之兆?”

他话说得玄妙,但陈到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凝重。

诸葛亮在算,在等,在赌!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东南风的关键,但此刻,他不能露怯,更不能预言!

就在这时!

一阵更加猛烈的北风呼啸着卷过船头,吹得诸葛亮身形微晃,羽扇几乎脱手。

陈到下意识地向前踏了半步,稳住身形,目光却死死盯住江对岸的天空。

就在那风势最烈、吹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的刹那,陈到仿佛看到了什么!

他猛地抬手,指向曹营方向对岸的、被浓厚云层遮蔽的天空一角,用一种混合着惊讶、疑惑和“偶然发现”的语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送入诸葛亮耳中:

“先生请看!对岸云层缝隙!那……那是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周瑜、鲁肃也凝神望去。

对岸曹营上空,厚重的铅灰色云层被猛烈的北风撕开了一道狭长的缝隙。

在缝隙之中,在夕阳残光的映照下,一片奇异的、带着明显卷曲螺旋纹路的云层结构,如同巨大的鱼鳞,在铅灰色的天幕上惊鸿一现!

云纹的走向,隐隐透着一股回旋的、与猛烈北风似乎不太协调的韵律!

“卷云?!”

鲁肃学识渊博,脱口而出,“此云……形如钩卷,颇为罕见!且其形……似有回转之意?”

周瑜也皱紧眉头,他精通水战气象,也认得卷云,但如此形态诡异、似暗含旋转之意的卷云,他也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

而且,出现在这猛烈北风撕开的云隙中,更显突兀!

诸葛亮的目光死死锁住那片迅速被后续云层重新吞没的奇异卷云,眼神深处如同投入巨石的深潭,骤然掀起惊涛骇浪!

他博览群书,深谙天文,那云纹的形态,那在狂暴北风背景下显现的、带着明显涡旋暗示的结构……

这绝不是普通的卷云!

这像极了古籍中记载的、预示着剧烈气流转换、风暴转向的某种凶险天象——“回禄之兆”或“风眼初凝”之象!

陈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敢再多说一个字,立刻垂首退后一步,恢复护卫姿态,仿佛刚才只是无心之语。

他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用这惊鸿一瞥的“天象异兆”,在诸葛亮心中那关于风向的天平上,投下一颗指向“巨变”的砝码!

诸葛亮缓缓收回目光,羽扇依旧轻摇,脸上波澜不惊,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对周瑜和鲁肃道:“子敬兄所言甚是,此云形如钩卷,古称‘钩卷云’,确为罕见。至于其意……天机难测,或许只是风势激荡所致,不足为凭。”

然而,陈到站在他身后,却清晰地看到,诸葛亮那只握着羽扇的手,在宽大的袖袍掩盖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方才因那奇异云纹掀起的惊涛,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已化作一片冰封的、充满决断的寒潭!

诸葛亮心中那盘关于风、关于火、关于天下的大棋,落子的时机,已然清晰!

返回刘备营寨的路上,诸葛亮与陈到并辔而行。

诸葛亮目视前方,仿佛随意闲聊:“叔至今日所见云象,颇为奇特。卷云常有,然形如钩旋,纹带涡意者,亮亦是首见。汝……对天象亦有涉猎?”

陈到心头一凛,知道这是试探。

他恭敬答道:“回先生,末将粗鄙武夫,岂敢言通晓天象。

只是幼时随家父行商,常走水路。家父教导,行船需看风看云。

方才那云纹,曾在家乡冬日一场剧变大风前见过一次,形态极其相似,故而惊疑。纯属巧合,让先生见笑了。”

他编了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将“知识”来源推给“行商经验”和“偶然”。

诸葛亮沉默片刻,夜风中,只有马蹄踏在冻土上的嘚嘚声。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飘渺如烟,却字字落在陈到心上:

“天意从来高难问。然,见微知着,观云察风,亦是智者之道。今日所见,无论巧合与否,皆为警醒。大战在即,万事皆需……慎之又慎。”

诸葛亮没有点破,但那份心照不宣的意味,已然明了。

陈到的暗示,他收到了!

并且,将其纳入了自己那精密如星辰运转的谋划之中!

陈到心中巨石落地,同时涌起一股寒意。

在诸葛亮这样的智者面前,任何小聪明都无所遁形。

他庆幸自己选择了最谨慎的方式。

“先生教诲,末将铭记于心!”

回到营寨,气氛更加紧张。

曹军水寨的灯火如同燎原之火,映红了半边江天。

战鼓声隐隐传来,刘备军上下,弥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悲壮。

陈到巡营。

他的亲卫营驻扎在靠近江岸的突出部,承担着警戒和可能的断后任务。

士兵们沉默地擦拭着兵器,检查着弓弩,无人说话,空气中只有金属摩擦的冰冷声响。

队列依旧齐整,眼神却比往日更加凝重。

长坂坡的阴影尚未散去,更大的风暴已在眼前。

“将军,”王平低声汇报,“东吴那边……似乎有异动。巡江哨船增多,且……似乎在秘密装载引火之物。”

他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

火攻是绝密,但瞒不过有心人,尤其是负责警戒的他们。

陈到点点头,目光投向黑暗中对岸那片无边无际的灯火:“知道了。约束好儿郎们,没有命令,不许擅动一兵一卒。尤其是……不许与东吴巡哨发生任何冲突!”

他深知此刻联盟的脆弱,任何火星都可能引爆。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深夜,江雾渐起。

一队东吴的巡哨小船,因浓雾偏离了航线,误闯了刘备军亲卫营负责警戒的水域。

亲卫营的哨兵立刻发出警告。

“前方船只!立刻停船!报上番号!”

东吴小船似乎也有些慌乱,试图转向,却因操作仓促,船身猛地撞上了亲卫营设在浅水区的暗桩!

小船剧烈摇晃,船上东吴水兵骂骂咧咧。

亲卫营负责这片水域的什长牛二,本就神经紧绷,见对方不听警告还撞了己方工事,顿时火冒三丈,带着几个兄弟划着小船就围了上去。

“直娘贼!耳朵聋了?!让你们停船没听见?撞了老子的桩子,赔钱!”

牛二的大嗓门在寂静的江面上格外刺耳。

东吴水兵也不是善茬,仗着是东道主,反唇相讥:“放屁!这江面是你家的?老子爱往哪开往哪开!几个破木桩,撞了又怎样?!”

双方火药味瞬间浓烈,推搡叫骂,小船在水面上晃荡,眼看就要动手!

“住手!”一声冷喝如同冰水浇头!

陈到带着王平,乘船及时赶到!他脸色铁青,目光如电扫过双方。

“列队!”陈到对着自己那几条小船上的亲卫厉喝。

“刷!”十几名亲卫,条件反射般地挺直腰板,在小船狭小的空间里,硬是排出了整齐的队列!

长矛前指,瞬间爆发的纪律性和压迫感,让原本气焰嚣张的东吴水兵瞬间哑火,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神惊疑不定。

陈到看都没看牛二,冰冷的眼神直接刺向东吴领队的军吏。

“此乃我军防区,有明哨暗桩。贵部船只擅闯,撞击工事,意欲何为?可是奉了周都督将令,来此挑衅?”

陈到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直接把事件定性为“擅闯防区”和“可能挑衅”,扣了个大帽子。

东吴军吏被陈到的气势和亲卫那整齐森然的队列镇住,又听对方抬出周瑜,顿时冷汗下来了:“误……误会!大雾迷航!纯属误会!我等这就离开!这就离开!”

说完,连忙喝令手下调转船头,仓皇离去,再不敢多言。

一场可能引发联盟破裂的火星,被陈到以强硬而守矩的姿态,瞬间掐灭。

牛二等人看着仓皇逃走的东吴船,再看看陈到冰冷的侧脸和身边沉默如铁的兄弟,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平日那枯燥到极致的队列训练和纪律约束,在关键时刻,竟有如此强大的威慑力!

这比砍杀几个人,更能震慑场面!

“滚回去!各领五鞭!再有下次,军法从事!”

陈到对着牛二等人低吼。

牛二等人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怨言。

处理完冲突,陈到独自一人,按刀伫立在冰冷的江岸边。

浓雾锁江,对岸曹营的灯火在雾中化作一片朦胧而巨大的血色光晕,如同蛰伏的洪荒巨兽。

凛冽的北风依旧呼啸,吹得他甲胄冰凉。

他望向诸葛亮的营帐方向,那里灯火通明。

此刻那位卧龙先生,必定在推演星盘,计算着每一个时辰的变化,等待着那足以焚尽八百里连营的……东南风起!

而他陈到,那颗关于奇异卷云的种子,已然种下。

江风呜咽,战鼓低沉。

赤壁的前夜,寂静得令人窒息。

烈火在黑暗中酝酿,东风在九霄之外蓄势。

陈到握紧了刀柄,感受着这大战前令人心悸的宁静。

这个只有他知道,当风起时,这长江,将化作一片燃烧的血海。

而他,和他那支初具雏形的亲卫,将在这滔天烈焰中,迎来真正的淬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