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68章 鹿茸未到,酒先登堂

夜风穿窗,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苏晚晴正伏案翻阅账册,忽听内室传来一声压抑的闷咳,像是骨头在暗处断裂般刺耳。

她心头一紧,忙起身推门而入。

谢云书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如纸,唇色发青,额角沁出细密冷汗。

他手中攥着一方素帕,指节泛白,帕角隐约透出血痕。

药炉上的陶罐咕嘟作响,苦涩的药气弥漫满屋,却压不住那股虚弱的气息。

“又咳血了?”苏晚晴快步上前,声音沉了几分。

谢云书抬眼,眸光微动,勉强扯出一丝笑:“无妨,老毛病了。”

她不语,只将手覆上他腕脉,眉头越锁越深。

这几日他气息越发虚浮,肺脉滞涩如枯井抽水,若非强运内息压制,早已倒下。

陆郎中前日悄悄告诫她:“此症非寻常寒热可比,需以鹿茸配血燕久服方能续命。然此物价逾黄金,百两难求一钱。”

苏晚晴当时没说话,只是默默记下了药方。

如今工坊初成,酒利虽厚,但走的是民间路线,一坛“云书醉”卖不过三五钱银子。

鹿茸血燕一年耗费不下千两——她就算把整个杏花村酿成酒池,也填不起这个窟窿。

可她不能看着他耗尽最后一口气。

“你等着。”她转身便走,语气决绝,像要砍断一根朽木。

三日后,县城“济仁堂”。

陆郎中正为一位老妇针灸,忽见苏晚晴推门而入,肩背挺直,眼神锐利如刀锋。

“陆大夫,我想请您办件事。”她从布包里取出三只小瓷瓶,一一摆上案台,“这是我新调的‘药膳酒’,按不同体质配方,分别加入黄芪、当归、茯苓等药材,低温慢酵,酒精度不足三成,老人孩子皆可饮。”

陆郎中挑眉:“酒还能治病?苏娘子莫不是想学江湖术士那一套?”

“不是治病,是养人。”她直视他,“您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那为何不能让‘喝’也成为调理之道?我这酒不烈不燥,温经活络,助眠安神,您试试就知道。”

陆郎中半信半疑,取杯试饮其一。

初入口微甘,继而一股暖流自喉滑落,缓缓渗入四肢百骸,竟真有舒筋活血之感。

更奇的是,饮后神清气爽,毫无宿醉之闷。

他猛地睁眼:“这……这不是普通酿酒法能有的效果!”

“自然不是。”苏晚晴淡淡道,“我用的是‘双曲发酵’,先乳酸后酵母,控温控湿,药材有效成分完全溶出。每一坛都依体质定制,标签上写明适用人群——气虚者饮甲号,血亏者用乙号,阴盛阳衰另配丙方。”

陆郎中久久无言,最终长叹:“妙啊……你这是把医理融进了酒里!”

当即签下首单:三百坛,专供年老体弱、久病缠身的患者服用,作为“调理赠礼”。

消息不胫而走。

七日后,城东“醉春楼”宴席之上,丝竹盈耳,觥筹交错。

青楼头牌白玉娘一袭红裙,执壶而立,巧笑倩兮:“今夜有幸,请诸位品鉴天下名酿。”

豪商王某得意献上一坛“百年陈酿”,声称祖传珍藏,价值千金。

白玉娘轻抿一口,忽冷笑:“糖水加焦糖色,泡了三天老橡木屑,就敢称百年?”

满座哗然。

她不慌不忙,自袖中取出一小瓶琥珀色酒液,标签上写着:“云书醉·冬藏版,体质偏寒者专用”。

“真正的老酒,是苏娘子那种——入口柔,回甘长,喝完胸口像揣了团太阳。”她环视众人,“谁不信,可来盲品。”

六位宾客尝罢,八人选酒,六人指向“冬藏版”。

御史夫人当场拍板:“给我夫君订十坛!每日醒酒用,少一滴都不行!”

订单如雪片飞来。

钱万通在府中得知,怒极反笑:“她想进官宅富户?做梦!”

当夜,他密会三位富户,咬牙推出“仿共春酿”,定价仅为“药膳酒”六成,扬言要将其挤出高端市场。

岂料苏晚晴不慌不忙,反而贴出告示:

【药膳酒即日起限量发售,凡订购者须持陆郎中所开“体质笺”,且每户每月限购两坛。】

众人愕然。

可越是难买,越显尊贵。

富户们争先恐后找陆郎中问诊,只为一张“可饮药酒”的凭证。

坊间传言四起:“晚晴工坊用的是贡法秘方,连宫里太医都在打听!”“听说酿酒时要焚香净手,童子守坛,七日不得见生人!”

虚假与神秘交织,反倒推高声望。

而在工坊深处,谢云书倚窗而坐,指尖轻轻摩挲着一只飞鹞子刚送来的密信封口。

窗外月光冷冽,映着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寒芒。

片刻后,他低声唤来小蝶,仅说一句:

“去查钱家漕船抵押之事,尤其是……最近有没有人私下接触周七。”第62章 暗流涌动,商道初成

夜色如墨,杏花村外的码头却灯火点点。

寒风卷着河腥气扑面而来,老艄公周七蹲在船头,吧嗒着旱烟,眯眼望着对岸漕帮的旗幡——那原本高高飘扬的“钱”字大旗,如今竟有三杆歪斜欲倒。

他咧嘴一笑,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低声朝身边小厮道:“去,把话再放得狠些——就说‘钱家七船已押死当铺,若明日不赎,便要拆板换银’。”

消息像瘟疫般在码头蔓延。

那些常年靠漕帮运货的小商户们顿时慌了神。

谁不知道一旦货船被扣,货物烂在河心,血本无归?

更别提眼下年关将至,南北货品紧俏,错过一季,便是全年白忙。

而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新名字悄然浮现——“运酒义队”。

这是一支由苏晚晴牵头、联合十余家中小船户组成的民间航运联盟。

不接官粮,不碰盐铁,专做“轻货快运”,首单便是“云书醉”药膳酒的北上分销。

价格公道,履约准时,且每艘船上都贴着一张红纸告示:【晚晴工坊出品,假一赔十,陆郎中联名背书】。

有人嗤之以鼻:“区区村妇酿的酒,也配走州过府?”

可当第一批货抵达临安府,被几位退隐老太医试饮后,评价只有一句:“此酒入经络,胜似人参汤。”

订单雪崩式涌来。

苏晚晴立于工坊高台,披着厚绒斗篷,目光扫过下方排成长龙的申请者。

这些人中有开茶肆的寡妇,有卖胭脂水粉的小贩,甚至还有县城书局的掌柜,皆愿以铺面挂“晚晴工坊”招牌,成为“联营掌柜”。

她举起手中竹简,朗声道:“我不要你们跪着求生意,我要你们站着把钱挣了!但有三条铁规——其一,绝不许掺水造假;其二,必须依我所授工艺复刻风味;其三,凡欺客骗秤者,一经查实,永逐联营体系!”

台下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震天喝彩。

就在此时,谢云书悄然立于院角廊下,一袭青衫裹身,脸色仍显苍白,却比前几日多了几分清冷锐气。

他指尖夹着一枚铜鹞子刚送来的密报,唇角微扬,眸底寒光如刃。

“七艘主力船尽押当铺……钱万通为向徐文远行贿打通宫路,已是孤注一掷。”他低语,“可他忘了,漕运之命脉不在船,而在人心。”

他抬手,将密信投入炉火。

火焰腾起刹那,映出他腕间一道陈年旧疤——细长蜿蜒,似蛇盘骨,此刻竟隐隐发烫。

更深露重,县衙书房内烛光未熄。

县令捏着那封匿名信,手微微发抖。

信中附图清晰无比:钱万通与通判徐文远深夜密会于废仓,地上灰烬未冷,残梁断柱分明是数月前那场蹊跷大火的现场。

而角落里,赫然可见半块烧焦的官印木匣,上面依稀可辨“军需”二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县令猛地拍案,“他们竟敢焚粮嫁祸,吞挪赈款!”

他当即下令彻查钱家账目,并传唤相关人证。

而在千里之外的深山古庙中,一名黑衣人跪伏于地,面前供奉着一块灵位,上书“忠毅侯谢氏一门十七口”。

香火缭绕间,他缓缓抬头,声音沙哑:“少主,时机到了吗?”

无人应答。唯有风穿殿过,吹灭了一盏孤灯。

回到杏花村,苏晚晴踏进内室,见谢云书独坐窗前,手中握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青铜令牌,怔怔出神。

她轻轻放下粥碗,柔声问:“在想什么?”

他回眸看她,月光落在他眼中,像是冰层裂开一道缝隙,透出久违的暖意。

“我在想……从前我以为活着只是为了等一个机会,等一场血债血偿。”他顿了顿,声音极轻,“但现在,我想看看你把这条路,能走多远。”

话音落下,窗外忽有雪花飘落,无声覆盖大地。

而他的手指,却不自觉按上了左腕——那一道沉寂多年的伤痕,正悄然泛起诡异青紫,如同某种封印,正在松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