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真笔记摘录 > 第121章 退阴符

修真笔记摘录 第121章 退阴符

作者:龙谷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0:52:39

退阴符的核心在于通过特定时辰的呼吸调控,引导体内气机完成“小周天”循环。此法以午、未、申、戌、亥五阴时为修炼节点,通过“坤用六而四策之”的数理规律,配合火候呼吸法,实现阳气从泥丸宫回落至下丹田的完整过程。其精妙之处不仅在于时辰选择与呼吸次数的严格对应,更在于对“呼长吸短”这一呼吸节奏的精准把握,使修炼者能在阴阳交替的临界点上完成气机转化。

五阴时的确定源于古代天文历法与人体生物节律的深层对应。午时(11:00-13:00)虽为一日中阳气最盛之时,却暗含“阳极生阴”的转化契机;未时(13:00-15:00)地气上升,与人体脾经相应;申时(15:00-17:00)膀胱经当令,主气化运行;戌时(19:00-21:00)心包经活跃,可助心火下潜;亥时(21:00-23:00)三焦经值班,为水火交融的关键时段。这五个时辰构成“阴符”运行的黄金窗口,《周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修炼者借此完成从“进阳火”到“退阴符”的转换。

酉时(17:00-19:00)之所以被排除,因其对应肾经当令,此时肾水自然蒸腾,若强行干预反会扰乱水火既济的天然节律。明代丹经《性命圭旨》特别强调:“酉时沐浴,如鼎中药熟温养,不可添柴减薪”,正是此理。

退阴符的核心技术在于“呼气着意而长,吸气自然而短”。延长呼气可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心率与血压,促使人体进入储能状态。呼气需绵长均匀,意念随气流沉入下丹田;吸气则顺其自然,如溪水自流。这种呼吸模式能有效刺激膈肌升降,按摩腹腔脏器,推动任脉之气下行。

呼吸比例并非固定不变。初习者可尝试3:1的呼吸比(如呼气6秒、吸气2秒),随着功夫深入,逐渐过渡到5:1甚至7:1。但需避免过度追求比例而引发憋气,正如清代丹家闵一得所言:“火候之妙,存乎一心,强为之者反失其真。”

“坤用六而四策之”源自《周易》筮法:坤卦老阴之数为六,四策相乘得二十四。这不仅是象征天地运行的数理模型,更暗合人体生物节律。实践中,每个阴时行24次完整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次),五时共计120次,正应“周天三百六十度”的三分之一,完成小周天气机循环的三分之一进程。

具体操作可分三阶段:

1.准备阶段:正身端坐,舌抵上腭,目视鼻准,放松百会与会阴的连线。

2.行功阶段:每时辰开始时,先以3次深呼吸调息,随后进入24次火候呼吸。呼气时想象红光从眉间降至脐下,吸气时不做刻意引导。

3.收功阶段:结束时以掌心劳宫穴贴敷下丹田,顺时针揉腹36圈,助气归元。

泥丸宫(松果体区域)与下丹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存在双向调节关系。当修炼者持续进行退阴符练习时,可通过呼吸节律影响脑脊液波动,促进褪黑激素与内啡肽的分泌。临床数据表明,长期练习者其血清中5-HT水平可提升27%,皮质醇水平下降18%,这为“气机回落”提供了生化证据。

部分修炼者在申时练习时会出现“脑后生风”的体感,这是督脉气机活跃的表现,不必刻意追求也不应抗拒,保持“勿忘勿助”的心态即可。

常见偏差与纠治方法

1. 头胀目赤:多因呼气过猛导致虚火上炎。纠正方法:改守足底涌泉穴,呼气时想象热气从脚心排出。

2. 丹田发冷:提示阳气不足,可于午时加练9次“呵”字诀。

3. 呼吸紊乱:立即停止计数,采用自然呼吸静坐10分钟,待平稳后重新开始。

4. 时辰错过:按“子午补卯酉”原则,可在次日卯时(5:00-7:00)补练缺失时段。

春季宜侧重申时练习以助肝气疏泄,夏季加强午时修炼以固心阳,秋季重视戌时操作促进肺气肃降,冬季主攻亥时以助肾气封藏。核心五阴时的基本框架不可更改,《悟真篇》云:“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起,火候进退莫失时。”

修炼者若能坚持百日(古人称“百日筑基”),可逐渐体会到“一阳来复”时尾闾穴的温热感,“退阴符”完成时口中津液自然涌出的“甘露现象”。但需谨记:所有体感皆为过程而非目的,真正的验证在于精神清明、气血和畅的生活状态。

喜欢修真笔记摘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修真笔记摘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