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的噤声与现实工作的剥夺,如同两把冰冷的铁钳,将赵晓颖牢牢地锁困在孤立无援的境地。曾经喧嚣的舆论场被强行按下静音键,报社的工位也已易主,她仿佛被放逐到了一个信息的孤岛,四周是望不见尽头的、由权力编织的沉默之海。
然而,极致的压力并未压垮她的脊梁,反而淬炼出她眼中更加决绝的光芒。对手越是疯狂地封堵,越是证明他们内心的恐惧,也越是说明,她所追寻的真相,已经逼近了他们最致命的要害。
常规的渠道已被堵死,舆论的阵地暂时失声。坐以待毙?绝不!赵晓颖知道,她必须采取更直接、更冒险的行动,在对手构建的铜墙铁壁上,找到那可能存在的、唯一的裂缝。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胡三强犯罪集团的核心。刘明维倒台,“肥佬黎”和谭玉芬落网,但那个隐藏在深处、连接着所有环节的“老板”郑怀古,以及他境外的女婿王思远,依然安然无恙。而钥匙,或许就藏在那些尚未被完全摧毁的、胡三强集团的残余核心人物身上。
她想起了那个在李正峰被停职前,他们曾短暂讨论过,却因为风险过高而暂时搁置的目标——梅姐。
梅姐,胡三强的情妇兼财务总监,那个曾经在咖啡馆与她短暂交锋,在交出部分证据后便离奇“自杀”的女人。赵晓颖内心深处始终不相信梅姐是自杀,她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灭口。但梅姐的死,也切断了一条可能直通核心的线索。
不过,梅姐虽然死了,她生前经营的关系网、她可能留下的后手,真的就随着她那具江中的浮尸一起彻底消失了吗?胡三强集团盘踞清州多年,树大根深,即便主要枝干被砍断,那些深埋地下的根系,未必就全部枯萎。
赵晓颖决定,将最后的赌注,压在这些残存的“根系”上。她要冒险接触胡三强集团的核心残余人物,寻找可能存在的、对郑怀古乃至魏长明抱有怨恨或恐惧的知情者,从内部瓦解这座看似坚固的堡垒。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计划。胡三强的残余势力,尤其是那个在逃的“刀疤刘”,都是亡命之徒,他们对赵晓颖这个“揭盖者”恨之入骨。一旦她的行动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但她别无选择。这是打破目前僵局,可能也是拯救李正峰于水火之中的唯一途径。
她没有将这个计划告诉任何人,包括韩博和李正峰。她知道他们绝不会同意她进行如此危险的冒险。她只能独自行动。
她首先通过过去积累的一些非官方渠道,小心翼翼地打探消息。她避开了那些明显可能被监控的场所和人,转而寻找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消息灵通却又相对边缘的人物,比如一些曾经与胡三强集团有过生意往来但并未深度卷入的小商人、娱乐场所的资深从业人员、甚至是一些因为小偷小摸进出过看守所、与胡三强手下有些交情的“老江湖”。
她伪装成想要了解胡三强集团覆灭内幕、以便撰写“纪实文学”的作家,用现金交易,谨慎地抛出一些问题。过程缓慢而艰难,如同在雷区中摸索前行。
几天下来,收获甚微。大多数人对此讳莫如深,生怕引火烧身。但也有零星的信息碎片,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若隐若现。
一个曾经在胡三强旗下夜总会做过妈咪的女人,在收了赵晓颖一笔不菲的“信息费”后,隐晦地提到,梅姐生前似乎并不完全信任胡三强,曾私下里抱怨过胡三强“上面的人”胃口太大,而且“翻脸不认人”。她还提到,梅姐有一个关系极好的表弟,好像叫阿斌,以前也跟着胡三强混,但后来因为一次“办事不利”被边缘化,梅姐出事前,似乎还跟这个阿斌见过面。
另一个曾经给胡三强工地送过沙石的小老板则透露,胡三强手下除了“刀疤刘”,还有一个叫“丧彪”的打手,知道很多核心的脏事,但此人脾气暴躁,嗜赌如命,胡三强倒台后,他失去了经济来源,最近在几个地下赌场欠了不少高利贷,被人追债追得很惨,据说放出话来,谁给他钱,他就把知道的事情卖给谁。
“梅姐的表弟阿斌”和“走投无路的丧彪”——这两个名字,成为了赵晓颖眼中可能存在的突破口。
阿斌作为梅姐的亲属,可能知道一些梅姐隐藏的秘密,甚至可能持有梅姐留下的某些东西。而丧彪,则可能因为穷途末路而变得危险,但也可能因为对胡三强乃至其“上面的人”心怀怨恨,而成为一把可以利用的双刃剑。
赵晓颖决定,先易后难,从寻找阿斌入手。
根据那个妈咪提供的模糊信息,阿斌似乎在一家远离市中心的汽车修理厂打工。赵晓颖花了几天时间,暗中摸排了那片区域的几家修理厂,最终在一家名为“顺达”的修理厂,确认了一个名叫陈文斌的工人,年龄和特征都与描述相符。
她没有贸然上前接触。她连续两天蹲守在修理厂附近,观察陈文斌的活动规律。她发现此人性格似乎有些懦弱,下班后通常直接回附近的出租屋,很少与人交际,显得颇为孤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