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凿的证据和强大的心理攻势下,他开始像挤牙膏一样,但终究是持续不断地交代问题。他详细供述了如何与胡三强、刘明维单线联系,接收他们的非法所得;如何利用自己控制的地下钱庄网络,将这些资金化整为零,进行初步的清洗和汇集;最后,又是如何通过同乡谭玉芬在粤省和香港的贸易公司,以虚构进出口贸易的方式,将巨额资金安全转移到王思远控制的“鼎晟国际”境外账户。
他的供词,与专案组已经掌握的资金流水、通讯记录、出入境信息等证据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清晰、完整、环环相扣的非法资金跨境转移链条。这份沉甸甸的口供和证据链,被迅速整理成型,成为指向郑怀古及其女婿王思远的关键利器。
与此同时,在粤省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对谭玉芬的监控和抓捕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个狡猾的女人似乎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近期深居简出,但其公司和住宅已被严密布控,只待合适的时机,便可收网擒获。
案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案组驻地压抑许久的气氛终于有所缓和,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久违的振奋。然而,无论是韩博还是李正峰,都清楚地知道,这还远未到庆祝的时候。郑怀古这只老狐狸,以及他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庞大的关系网,依然稳坐钓鱼台。,虽然足以对王思远甚至郑怀古立案调查,但要形成足以将其彻底扳倒的铁案,尤其是在涉及更高层面时,还需要更直接、更具杀伤力的证据。
就在这乘胜追击、却又面临更高壁垒的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如同戏剧般上演了。
这天下午,赵晓颖正在报社的办公室里,埋头撰写关于王老倔遇害的深度报道。她的心情依旧沉重,但笔下却充满了力量,她要让这篇文章成为射向黑暗的利箭。就在这时,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赵记者,有重要东西给你,关于刘、胡案背后真正的大鱼。东西放在报社楼下街角第三个绿色垃圾桶底部,用黑色胶带粘着。为安全计,勿回此信,取件谨慎。”
短信内容言简意赅,却让赵晓颖的心猛地一跳。背后真正的大鱼?是指郑怀古?还是……更高层?
她立刻警惕起来。这会不会是又一个陷阱?像上次的绑架未遂一样?但对方明确提到了刘明维和胡三强案,而且知道她的记者身份和联系方式……
短暂的犹豫后,强烈的职业敏感性和追查真相的**压倒了对风险的担忧。她没有回复短信,也没有立刻告诉身边的保卫人员——她担心如果是内部泄密者提供的线索,过早声张可能会打草惊蛇。
她站起身,对助手小陈说:“我下去买杯咖啡,很快回来。”
然后,她不动声色地走出办公室,在两名便衣保卫人员(按照规定,她离开报社必须有保卫跟随)的陪同下,来到了报社大楼下。她故意走向街对面的咖啡店,在路过那个指定的绿色垃圾桶时,她假装系鞋带,迅速而隐蔽地蹲下身,手指在垃圾桶底部摸索着。
果然,她摸到了一个用黑色电工胶带牢牢粘在桶壁上的、火柴盒大小的硬物。她心中一震,用力将其抠下,迅速塞进了自己的风衣口袋,整个过程不到五秒钟。然后她若无其事地站起身,继续走向咖啡店,买了一杯咖啡,又平静地返回了办公室。
整个过程,跟在后面的保卫人员并未察觉异常,只当她是正常的短暂外出。
回到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关上门,赵晓颖的心还在砰砰直跳。她从口袋里掏出那个东西——是一个普通的、黑色金属外壳的U盘。
她盯着这个小小的U盘,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和未知的风险。这里面会是什么?是确凿的证据,还是精心设计的病毒或谎言?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办公桌上那台不连接内部网络、专门用于处理敏感信息的备用笔记本电脑。插上U盘前,她甚至谨慎地先开启了电脑自带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U盘顺利识别,里面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礼物”。点开文件夹,里面是几个加密的压缩文件,文件名分别标注着“郑”、“王(思远)”、“京城关联”等令人触目惊心的字样。
赵晓颖尝试打开,系统提示需要输入密码。
密码会是什么?发送短信的陌生号码没有任何提示。
她尝试着输入了刘明维、胡三强的名字拼音、生日,甚至尝试了“909”专案组的代号,都显示错误。
她蹙眉沉思,发送者既然把东西给她,必然是希望她能看到里面的内容,那么密码应该与她有关,或者是此案中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信息。
她想到了父亲赵长天。她尝试输入了父亲的名字拼音、忌日……依旧错误。
最后,她几乎是灵光一现,尝试着输入了“WangLaoJue”(王老倔)的拼音。
“滴”的一声轻响,压缩文件的密码框消失了,文件成功解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