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州市的官场地震余波未平,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市民茶余饭后的热议,都聚焦在落网的刘明维、胡三强以及那条劣迹斑斑的“富民路”上。但在省公安厅“清风行动”专案组的核心圈层内,工作重心已经悄然转移。
突审、证据固定、追缴赃款、深挖余罪…各项工作在韩博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刘明维和胡三强起初还心存侥幸,负隅顽抗,但在孙丽交出的原始协议、李老栓的血泪笔记、恢复的录音以及被起获的劣质材料等铁证面前,他们的心理防线相继崩溃,开始断断续续地交代问题。
然而,韩博和专案组的骨干们并没有丝毫松懈。他们清楚,打掉刘明维和胡三强,只是撕开了清州黑幕的第一层。此案牵扯出的诸多疑点,尤其是那个一直隐藏在幕后、被刘明维和胡三强讳莫如深的“老板”,以及关键证人王工(王建国)的下落,仍是悬而未决的重中之重。
专案组案情分析会上,烟雾缭绕。
“刘明维承认了收受胡三强贿赂,指示掩盖‘富民路’质量问题,并对赵长天进行过威胁。”一名负责审讯的干警汇报,“但他将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坚称是个人贪欲作祟,否认背后还有其他人指使,对‘老板’一词避而不谈。”
“胡三强那边呢?”韩博问道。
“胡三强交代了大量其团伙的违法犯罪事实,包括指使他人对赵长天车辆动手脚、制造车祸的谋杀罪行。他也承认向刘明维行贿。但一涉及到更高层的保护伞,他就装疯卖傻,或者干脆闭口不言。他似乎…有所顾忌,或者说,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韩博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们在害怕。害怕那个‘老板’的能量,甚至害怕说出来,会遭到更可怕的报复。这说明,这个隐藏在幕后的人,地位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高,手段还要狠。”
他转向另一组人员:“王工的下落,查得怎么样?”
负责追踪王工下落的干警摇了摇头:“我们排查了所有王建国(王工)的直系亲属、社会关系,以及他可能使用的化名和身份。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出入境记录,没有使用身份证进行住宿、交通、金融活动的痕迹。我们怀疑…他很可能已经遇害,或者被胡三强团伙秘密关押在某个极其隐蔽的地点。”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王工是私下进行真实质检的关键人物,他的证言至关重要,而且他很可能也掌握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扩大搜索范围。”韩博沉声道,“不仅仅是清州和周边地市,要把网撒向全国。重点排查那些不需要严格身份登记的偏远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矿区…还有,胡三强名下或者其关联人员名下,所有可能用于非法拘禁的物业,包括已经废弃的,都要进行地毯式搜查!”
“是!”
…
安全屋内,赵晓颖和李正峰也在密切关注着案件的进展。当得知王工依旧下落不明时,两人都感到心情沉重。
“王工是因为帮了我爸,才惹上杀身之祸。”赵晓颖内疚地说,“如果找不到他,我一辈子都无法安心。”
李正峰安慰道:“别太自责,这不是你的错。韩总队他们已经在全力搜寻了。我相信,只要王工还活着,就一定能找到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总觉得,王工的失踪,可能不仅仅是灭口那么简单。胡三强他们费这么大劲把他藏起来,或许…是因为他手里还有别的、让他们更加忌惮的东西?”
赵晓颖若有所思:“你是说…除了那份真实的质检报告,王工可能还知道别的秘密?关于那个‘老板’的?”
“不排除这个可能。”李正峰分析道,“王工作为科信检测的技术骨干,接触到的项目和人员很复杂。胡三强和刘明维如此害怕他开口,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富民路’这一件事。”
这个推测,为寻找王工的下落提供了新的思路。
…
就在专案组为“老板”和王工的下落绞尽脑汁时,一份从境外辗转传回的情报,引起了韩博的高度重视。
情报来源是国际刑警组织,内容是关于一个与胡三强团伙有关联的、名为“周旺”的男子(昌达公司法人)的境外资金动向调查。在梳理周旺海外关系网时,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被标注出来——大约在赵长天车祸前两周,周旺的一个秘密海外账户,曾收到过一笔来自海外、非胡三强惯常资金渠道的、金额为五十万美元的汇款。而汇款的源头,经过层层伪装,最终指向了…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实际控制人信息高度保密的离岸公司。
这笔汇款的时间点非常微妙,正在赵长天开始深入调查“富民路”问题,并与刘明维发生激烈冲突之后。而汇款方,并非胡三强。
是谁?为什么在这个敏感时刻,通过如此隐蔽的渠道,给周旺汇款?是封口费?还是…购买某种“服务”的酬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