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上那生死一线的追逐,如同冰冷的钢针,深深扎入赵晓颖的骨髓。警笛声救了她,但那种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战栗感,让她彻底明白,对手已经失去了耐心,动用最直接、最暴力手段的时刻或许即将来临。
她不能再有任何侥幸心理。那个家庭旅馆,乃至那片区域,都不能再回去了。她像一只受惊的鹿,在凌晨清冷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狂奔,直到肺叶如同撕裂般疼痛,才被迫躲进一个早起的环卫工人用来堆放工具的桥洞下,蜷缩在冰冷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怀里的U盘依旧冰冷,但那份真实质检报告的存在,是她此刻唯一的精神支柱。然而,仅仅一份报告够吗?如果U盘丢失、损坏,或者像李正峰警告的那样,在传递过程中被拦截,那么所有的努力,父亲和李老栓的牺牲,都将付诸东流。
她必须备份!必须将这份数据,以更安全、更隐蔽的方式保存下来!
这个念头一旦清晰,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但是,如何备份?她不敢去网吧,不敢使用任何可能被追踪的公共网络和设备。她手头只有那台用于查看敏感信息的、彻底断网的备用笔记本电脑。
一个方案在她脑中形成——将U盘里的数据,加密后存储到多个云端网盘?但云端同样不安全,强大的技术力量可以轻易封禁和追踪。
另一个更原始,但也可能更安全的方法——将数据分散隐藏到多个普通的、看似无关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里,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寄存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交给不同的、绝对信任的人保管。
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安全的操作环境,也需要找到值得托付的人。而她现在,连一个安全的落脚点都难以找到。
她想到了李正峰提到过的那个名字——省厅刑侦总队的韩博。他或许是一个可以托付证据的人。但如何联系?如何确保联系过程的安全?
就在她心乱如麻之际,贴身藏着的加密手机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不是来电,而是收到了一条新的加密信息。
她警惕地环顾四周,桥洞外只有环卫工人沙沙的扫地声。她小心翼翼地拿出手机,点开信息。
信息依旧来自那个神秘号码,内容却让她瞳孔骤然收缩:
“数据恢复完成。赵长天旧手机内删除文件已提取。内含关键录音片段及照片。如何交付?”
数据恢复?父亲旧手机里删除的文件?!
赵晓颖的心脏狂跳起来,几乎要冲破胸膛!她一直以为父亲留下的关键证据只有那段与刘明维的通话录音,没想到手机里竟然还有被删除后又被恢复出来的文件!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如果这些恢复的数据里包含更直接的证据,比如刘明维或胡三强更露骨的犯罪指示,或者资金往来的影像记录,那么整个证据链将变得更加坚实有力!
“内容?”她强压激动,谨慎地回复。
“录音:刘明维指示掩盖质量问题。照片:胡三强向刘明维亲属转账凭证(部分)。风险极高,需绝对安全方式交付。”神秘人回复。
果然!是指示掩盖问题的录音和转账凭证!这几乎是将刘明维和胡三强直接钉死的铁证!
赵晓颖感觉自己的手都在颤抖。她立刻回复:“能否加密发送至指定邮箱?”
“不可。文件较大,且网络传输风险不可控。需物理交付。”
物理交付…这意味着又一次危险的会面。刚刚经历天台惊魂的她,本能地对任何形式的线下接触感到恐惧。
但她没有选择。这些恢复的数据,与那份质检报告同样重要,甚至更具杀伤力。
“时间?地点?”她咬着牙回复。
“明日午时,清州大学图书馆,三楼东侧社科阅览区,第三排靠窗位置。你将《百年孤独》置于桌角。有人会来取走你准备的空白U盘,并留下存有数据的U盘。全程无接触。”
清州大学图书馆?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但又相对安静,易于观察。无接触交易,确实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如何确认你派去的人?”赵晓颖追问。
“他/她会拿起《百年孤独》,翻阅第三十五页,停留五秒后放下。你确认信号后,再将空白U盘放在书本旁边。对方会交换。”
计划听起来很周密。但赵晓颖依旧不敢完全放心。这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对方利用她急于得到证据的心理,将她引到预设的地点?
她看着手机屏幕上“数据恢复完成”那几个字,内心激烈挣扎。这些证据的诱惑力太大了,大到她愿意再次冒险。
“我需要一个新的、安全的空白U盘。”她回复。她手头的U盘都存有重要数据,不能用于交换。
“一小时后,你现在藏身地点往东第二个路口,右侧垃圾桶底层,用黑色塑料袋包裹。”
对方连她此刻大致的藏身范围都掌握了!赵晓颖感到一阵寒意,但同时也稍微安心了一些——这种无所不在的掌控力,反而从侧面印证了神秘人能量的强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