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阻力并存的僵局,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里,表面风平浪静,水下却暗流汹涌。
公安部经侦小组在老陈的密切配合下,对昌明科技、陈克艰以及“清州宏图文化”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秘密侦查。专业的金融分析手段和侦查权限,很快取得了突破。他们追踪到陈克艰通过其亲属控制的多个账户,定期向“宏图文化”支付大额“咨询费”,而“宏图文化”在扣除一部分“运营成本”后,其余资金迅速通过复杂的地下钱庄网络流向境外,最终汇入的账户,与魏长山女友在海外部分消费的支付账户存在重叠。这条国内的资金链条,虽然仍未直接指向魏长山名下的房产,但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企业 -> 掮客 -> 境外”的洗钱路径。
然而,关于魏长山海外资产的核心证据——悉尼别墅和加州庄园的实际所有权证明,以及购房资金的直接来源——依然卡在海外取证的瓶颈上。国际司法协作程序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而对手似乎也加强了海外资产的防护,调查一度陷入停滞。
就在这看似胶着的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了。
这天下午,小林正在例行监控与海外相关的情报源,一个经过多重加密、几乎被遗忘的特定信道,突然收到了一条来源不明的信息。信息极其简短,只有一个位于瑞士某私人银行的名称,一个保险箱编号,以及一组复杂的密码。
没有发件人信息,没有说明,仿佛幽灵的低语。
小林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非同小可。他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报告了赵晓颖和老陈。
“瑞士私人银行?保险箱?”老陈的呼吸有些急促,“这……这会不会是……魏长山他们藏匿关键证据的地方?”
“可能性极大!”赵晓颖眼中精光一闪,“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虽然有所松动,但私人保险箱依然是隐藏秘密的绝佳场所。账本、密钥、股权证明、甚至是记录行贿的日记……都有可能在那里!”
“可是,这信息来得太诡异了。”小林保持着冷静,“会不会是陷阱?对手故意引我们上钩,让我们在海外采取非法行动,然后借此打击我们?”
这个担忧非常现实。在瑞士,非法获取银行信息是重罪。
“风险确实存在。”赵晓颖沉吟道,“但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如果里面真的是铁证,我们就能打破僵局!”她迅速思考着,“我们不能自己动手,甚至不能让我们合作的国际调查机构去碰,这太危险。”
她立刻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联系了公安部经侦局的老王副处长,将这一突发情况和信息来源(匿名的)一并汇报。
老王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也在评估其中的风险和机遇。“信息我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敏感,你们不要再有任何动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我来处理。”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是赵晓颖职业生涯中最漫长、最煎熬的等待。她不知道老王会如何运作,不知道这究竟是陷阱还是天赐良机,更不知道远在瑞士的那个保险箱里,究竟藏着天使的福音,还是魔鬼的诅咒。
第三天凌晨,赵晓颖加密手机的专用频道,收到了一条来自老王的简短信息,只有四个字:“东西到手。”
紧接着,一份高度加密的文件包被传送过来。赵晓颖用颤抖的手输入密码,文件解压。里面是数百张高清照片的扫描件。
当第一张图片在屏幕上展开时,赵晓颖、老陈和小林(被紧急叫来)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个棕褐色的硬皮笔记本,封面上没有任何字样。但翻开的内页,是用清晰有力的钢笔字记录的一笔笔账目!时间、地点、人物、金额、事由,一应俱全!
· “X年X月X日,收清州胡(三强) via 陈(克艰),美金伍佰万,备注:富民路项目‘关照费’。”
· “X年X月X日,转魏(长山)指定境外账户,美金叁佰万,备注:悉尼房产首付。”
· “X年X月X日,收昌明科技 via ‘宏图’,美金叁佰万,备注:产业基金一期‘答谢’。”
· “X年X月X日,转魏(长山),美金贰佰万,备注:加州庄园购置。”
· “X年X月X日,收鼎嘉实业,人民币两千万,备注:土地性质变更‘协调费’。”
· “X年X月X日,赠刘(明坤)瑞士腕表一块,价值人民币捌拾万,备注:项目评审‘辛苦费’。”
· “X年X月X日,与魏(长明)秘书长于‘听雨轩’会面,呈上翡翠摆件一件(估值未知),汇报清州工作,秘书长指示‘稳妥推进’。”
……
一页页翻下去,触目惊心!这个笔记本,赫然是一个权力掮客——很可能是已经“被自杀”的梅姐级别,甚至更高级别——记录下的行贿受贿、利益输送的“黑账本”!它清晰地记录了以魏长山为主要受益人,其父魏长明(虽未直接收钱,但多次“会面”、“汇报工作”并收受贵重礼品),刘明坤、陈克艰、胡三强旧部以及多家企业共同构成的庞大**网络!资金流向、利益关联、甚至某些隐秘的会面和指示,都白纸黑字,记录在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