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维在办公室被省纪委带走的画面,虽然没有任何一家媒体镜头记录,却仿佛被无数双无形的眼睛拍摄下来,并通过一张张惊愕的嘴巴、一条条颤抖的短信、一个个加密或非加密的电波,化作一场无可阻挡的信息风暴,在极短时间内,席卷了整个清州市。
这风暴起于青萍之末,始于市政府大楼那条寂静却暗流汹涌的走廊,随即以超越任何行政命令的速度,轰然扩散至全城每一个角落。
八点四十分,市政府大楼及周边。
最初的震惊过后,整栋大楼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表面的工作仍在继续,但每个人都心不在焉。键盘敲击声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压得极低的、带着难以置信语气的交谈声。
“真的……真的带走了?” “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谭主任亲自来的,后面还跟着省厅的人!” “我的天……刘市长他……” “嘘!小声点!别乱说话!”
办公室的门大多紧闭着,但门后的电话铃声却此起彼伏。有人急切地向外打探消息,更多的人是接到外界打来的求证电话。各种版本的细节在传播中被不断加工、放大:有人说刘明维当时试图反抗被强行制服,有人说他当场瘫软被人架走,甚至还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省纪委人员从他办公室搜出了多少现金和金条……
与刘明维关系密切的官员,脸色惨白,魂不守舍。有人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烟雾缭绕也驱散不了心头的寒意;有人焦躁地来回踱步,一遍遍拨打那些再也无法接通的号码;还有人开始疯狂地销毁电脑硬盘、撕碎文件,做着徒劳的最后的挣扎。
大楼外的街道上,似乎一切如常。但若有心观察,会发现一些车辆停留的时间异常长久,一些看似路人的行人,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扫向市政府的大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骚动。
九点整,清州市公安局。
这里的震动更为剧烈和直接。刘明维不仅是副市长,更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市局一把手!他的落马,对于整个公安系统而言,无异于一场八级地震。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依旧闪烁着城市的监控画面,但坐在屏幕前的人员,眼神都有些飘忽,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各楼层办公室内,干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脸上写满了震惊、困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没想到啊……刘局他……” “早就觉得不对劲了,李局那么好的干部,说查就查……” “这下好了,盖子总算揭开了!” “都少说两句!做好自己的事!”有中层干部出面呵斥,但语气也显得底气不足。
那些曾被刘明维、张克勤排挤打压的实干派干警,则难掩激动之情。他们相互交换着眼神,用力地握了握拳头。压在心头许久的那块巨石,似乎终于被搬开了一角。有人甚至偷偷给被停职的李正峰发去了简短的信息,虽然知道他现在可能看不到。
而与张克勤过往甚密、涉嫌充当内鬼的少数几人,则如丧考妣,面无人色。他们能感觉到,周围同事看他们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审视和疏离。无形的孤立和压力,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
九点三十分,清州市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
消息如同病毒,迅速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市财政局,副局长(刘明维外甥)的办公室被紧急赶来的市纪委工作人员控制,他本人被要求“配合了解情况”,瞬间面如死灰。 市国土局,某关键科室科长的电脑被技术部门当场封存,人在会议室被隔离谈话。 长路集团总部,剩余的几名高管坐在办公室里,如同等待最后审判的囚徒,电话铃声每一次响起,都会让他们惊跳起来。 各大国企、医院、学校……但凡与刘明维势力有过交集的地方,都在传播、议论、猜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官场大地震。
十点,街头巷尾,茶楼饭馆。
消息突破了体制的围墙,开始在普通市民中发酵。
“听说了吗?刘副市长被抓了!” “哪个刘副市长?就是那个……公安局那个?” “对!就是他!今天早上在办公室被省里来的人带走的!” “真的假的?为什么啊?” “还能为什么?贪呗!听说牵扯好几千万呢!” “不止!听说还跟人命案子有关!之前那个出车祸的赵局长,还有那个跳江的女的,可能都跟他有关!” “老天爷!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抓得好!早就该抓了!清州的天,总算要亮了!”
菜市场里,摊主们一边称菜,一边兴奋地交流着刚听到的“大新闻”;公交车上,乘客们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出租车里,电台被调到新闻频道,司机和乘客都在侧耳倾听,希望能听到官方的只言片语;公园里锻炼的老人们,围在一起,义愤填膺地声讨着……
各种细节在口耳相传中变得越来越离奇,金额被夸大,情节被渲染,刘明维的形象迅速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副市长,堕落成了十恶不赦的巨贪和黑恶保护伞。积压已久的民怨,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