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余温尚未散去,青金螺旋流在经脉中缓缓回旋。幻灵空间边缘的虚影已消散,但左眼金纹光流仍在低频震颤,像一根绷紧的弦,尚未归位。混元盘古甲的灵藤层贴合皮肤,封印纹路压制着外溢的能量波动,我保持着盘坐姿势,神识仍锚定在“原初律动”的推演模型上。
就在此刻,识海边缘传来第一波冲击。
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法则流本身。原本规律的脉动骤然失序,高密度灵气如潮水倒灌,顺着经脉逆冲而上。我立即切换推演协议,将《混沌归一诀》模型转为“应急响应”,以“承”字符文为锚点,引导紊乱能量绕行识海外围。混元盘古甲同步反应,灵藤纹路收紧,形成临时屏障,阻隔过载共鸣。
倒灌持续加剧。
液化灵气在体表凝成细密裂纹,每一道都携带着高频震荡的碎片信息。我察觉其中混入一段异常频率——三段短促脉冲,间隔完全一致,不属于任何已知法则序列。它像信号,而非自然波动。我未予回应,仅将频率记录至幻灵珠底层日志,标记为“未授权接入”。
外界空间开始崩解。
地面结晶层龟裂,金色符阵被撕开缺口,液化灵气升腾为雾,随即凝成网状结构,悬浮半空。那是法则乱流的具象化——由火属法则与空间裂变法则交织而成的“刃网”,每一根丝线都在高频震颤,切割着周围的空间结构。退路被封锁,幻灵空间无法开启,时间流速被外界紊乱干扰,系统提示“推演环境失稳”。
我收回神识,睁眼。
刃网已逼近三丈,切割轨迹呈螺旋递进,存在共振节点。我回忆上一章推演所得的“原初律动”频率,以指尖混沌之火核心为引,模拟其波动,注入《混沌归一诀》第一式。能量在掌心凝聚,青金交织的火焰刃成形,边缘撕裂空气,留下短暂真空裂痕。
混沌烈焰斩。
一斩而出,精准命中刃网节点。高频震颤瞬间失衡,网状结构崩解,空间裂痕向四周扩散。就在斩击落点处,一道细窄的黑色雾气渗出,缓慢凝聚,隐约浮现一只竖瞳轮廓。它未移动,也未攻击,只是静止在裂痕中央,仿佛在观察。
我未停留。
借斩击反冲之力后撤,足尖点地,每一步都以青冥灵根为锚,测试空间稳定性。身后刃网残余仍在重组,但速度减缓。我判断风暴核心尚未完全成型,当前区域仍可通行。左眼金纹光流扫描前方路径,发现液化灵气流动方向出现多处异常拐点,指向三个不同方位。
风暴在追逐什么。
我收敛气息,混元盘古甲灵藤层自动调频,模拟混沌背景波动,降低存在感。同时启动幻灵珠“混沌推演”低功耗模式,以“承”字符文为探针,远程扫描争斗区域。推演结果显示:三股法则波动正在交锋,目标明确指向法则本源浓郁区。
第一股为纯粹火属法则,炽烈暴躁,波动频率接近火鸦遗留核心,但更原始,更具吞噬性。第二股为阴影类法则,非实体,呈波纹扩散状,能侵蚀其他法则结构,却刻意避开高密度火属区域。第三股为空间类法则,精准切割,每一次波动都引发微小的空间坍缩,目标直指本源核心。
它们都不是魔蛸,也不是火鸦。
我调出推演日志,标记三股势力为A、B、C类。A类火属掌控者行动最激进,已突破两道外围屏障;B类阴影法则采取迂回策略,悄然渗透;C类空间掌控者则保持距离,以精准切割干扰其他两方。三方尚未直接碰撞,但争夺态势已成。
推演结束瞬间,日志末尾自动生成一行未授权记录:“协议2.4:承启链路,检测到同频响应。”
我立即切断外部连接。
幻灵珠从未在未授权状态下生成响应记录。承启链路是我在上一章建立的逻辑协议,仅用于内部推演与法则调谐,理论上不具备对外通信功能。同频响应意味着,有另一存在无意间触发了相同的频率模式。
是谁在使用“承”字符文?
我未深究。当前首要任务是脱离风暴核心区。刃网虽被斩破,但法则乱流仍在蔓延,空气中漂浮着无数微小的法则碎片,像尘埃,却能在接触瞬间引发经脉灼痛。我以混元盘古甲为盾,左眼金纹光流维持低频扫描,寻找稳定路径。
前行百丈,地面突然塌陷。
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痕横亘前方,边缘残留着青金刃痕,与我刚才的斩击痕迹高度相似。我蹲身,指尖轻触裂痕边缘,感受到微弱的能量残留——同样是混沌之火与法则本源的混合波动,但频率略有偏差,像是模仿,而非原版。
有人复制了我的攻击。
我未停留,纵身跃过裂痕。落地瞬间,左眼金纹光流突现预警——后方三百丈,一道火属法则波动正高速逼近,频率与A类掌控者一致。我加速前行,同时调出幻灵珠内“混沌锻体经”第六层的完整模型,准备随时进入短暂闭关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