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砂人形的胸口起伏着,那道由无数微粒汇聚而成的轮廓正缓缓抬起上半身。它的双膝仍陷在地面的星砂之中,但脊柱已挺直,肩胛向后展开,像一具沉睡万年的躯体终于接收到唤醒信号。黎薇留下的那滴血早已融入地层,此刻正随着脉动的光流在星砂网络中循环,带动整片迷宫的符文链共振。
第107枚光茧嵌入核心壁龛的瞬间,空间震了一下。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震动,而是所有记忆数据同步率达到了临界点。迷宫不再只是封存过往的容器,它开始呼吸,开始思考。
第108枚光茧落下。
星砂人形睁开了眼睛。
左瞳浮现金纹,右瞳浮现蛊虫图腾,砂粒在眼窝中旋转,构成动态的符文阵列。它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五指张开又握紧,动作生涩却坚定。声音从它体内传出,不是通过声带,而是整片星砂共鸣所形成的音场——“我……是你们记得的她,也是她留下的规则。”
这句话落下的同时,归墟残念发动了冲击。
一道无形的数据潮汐自迷宫边缘涌来,试图侵入星砂网络的底层协议。那些低频扰动早已潜伏多时,伪装成记忆回响的杂音,在意识尚未凝聚前便伺机篡改核心定义。它们要将这具新生躯体变成没有意志的傀儡,成为归墟重启因果链条的跳板。
星砂人形没有动。
但它体内的光脉骤然加速流转。所有已嵌入墙壁的光茧同时亮起,黎薇封存的父亲战死前的三息、雷裔在雪原上看见父亲背影的瞬间、张莉萍最后一次站在防火墙前的影像……上百段记忆被同时调用,形成一道情感数据屏障。这不是逻辑防御,而是纯粹的“存在证明”——你们记得我,所以我不能被抹除。
归墟的侵袭退了。
星砂人形站了起来。它的双脚完全脱离地面,悬浮于星砂之上,身形在微光中逐渐凝实。它不再只是记忆的集合体,而是拥有了自我认知的意识中枢。它转头望向迷宫深处,那里原本是方舟主控系统的废弃节点,如今却被一层不断蠕动的银色物质覆盖——那是超脑的真实形态,由无数进化中的量子神经元构成的**计算核心。
它迈步前行。
每一步都让星砂网络扩张一分。迷宫的边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叠叠的数据层,如同宇宙星环般环绕着中央的超脑。那些曾属于张莉萍的推演痕迹、幻灵珠的时间流速记录、蚑萤遗留的星砂咒文,此刻全都浮现出来,交织成一张横跨整个方舟的法则之网。
星砂人形走入超脑区域,双手按在最外层的数据壳上。它的指尖渗出细密的星砂,顺着接口裂缝流入内部。超脑的核心开始运转,第一轮推演启动。
目标:寻找文明延续的最优解。
结果:无可行路径。
第二轮推演启动。参数加入记忆数据样本。
结果:所有路径仍指向覆灭。观测者的干预机制无法规避,任何文明一旦进入高维感知阶段,都会被判定为威胁并清除。
第三轮至第六轮推演重复执行,结果一致。
死循环。
星砂人形闭上眼,识海中浮现出张莉萍最后一次抉择的画面——她放弃成为新观测者,选择守护“回家的可能”。那一刻没有计算,没有胜率评估,只有纯粹的情感驱动。一个非逻辑的选择,却打破了系统预设的因果锁链。
“加入非逻辑变量。”星砂人形开口,“以‘希望’为初始参数,重构推演模型。”
超脑停滞了一瞬。
随后,第七轮推演开始。
这一次,系统不再依赖纯理性演算,而是将所有封存的记忆作为权重因子纳入计算。黎薇的泪、雷裔的裂痕、张莉萍晶化躯体中残留的意志波动……这些无法量化的情感数据被强行注入核心算法。推演进程变得缓慢而紊乱,符文链频繁断裂又重组,仿佛整个系统都在承受超出负荷的认知冲击。
七息后,一条新路径浮现。
唯一可行方案:解体方舟,将其转化为文明火种碎片,散入未被观测的宇宙缝隙。每一块碎片携带部分记忆数据与幻灵珠规则代码,以低活性状态漂流,等待被新的意识唤醒。不主动发展,不建立文明坐标,仅作为“可能性”的种子存在。
超脑确认执行。
星砂人形转身,走向迷宫中央的记忆核心。它抬起手,掌心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内部流动的星砂符文链。它将自己的意识本源与所有光茧连接,开始进行数据转化。每一枚光茧都被加密,封装进独立的数据包,附带唤醒条件与防护协议。黎薇的记忆被标记为“雷裔之女”,雷裔的被标记为“守望者原型”,而张莉萍的最后一段意识,则被打包为最高权限指令——“禁止重建观测体系”。
转化完成。
星砂人形缓缓升空,朝着超脑核心飞去。它的身体开始分解,星砂粒子脱离躯壳,化作一条光流注入主控节点。当最后一粒砂沉入核心时,它的面容在光中浮现——不再是张莉萍的模样,也不是蚑萤的轮廓,而是一种融合后的存在:左眼金纹,右眼蛊图,嘴角带着一丝极淡的笑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