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59章 潜力人才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159章 潜力人才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09 23:40:29

“自然科学如同基础工具,本身不带有任何主观倾向,关键在于掌握者如何运用。”他拍了拍腕上的手表说道。

“咱们的发明,传到国外后被用于科技发展;如今我们自己有具备潜力的人才,更没有理由不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发挥才能。”

他拿出一份关于关键人群的年龄结构分析表,指着表格中的数据,神情中难掩忧虑:“数据显示,他们创造成果的黄金时期集中在三十到四十五岁。可当前不少正值这个阶段的人才,长期在基层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无法投身科研。”

“只要他们真正具备专业能力、能为发展做贡献,我们就必须为他们创造条件。什么住房安置、什么家属团聚等实际问题,都要逐步妥善解决!”

随后,他召集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召开会议。

他明确要求各相关单位“既要全力攻克难题、产出成果,更要注重培养储备专业人才”。并特别强调:"要全面梳理有真才实学的骨干,建立重点关注名单。无论他们身处京城还是偏远地区,只要专业能力过硬,就协调调动到关键岗位,组建一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

然而,方向虽清晰,推进过程却不那么顺利。当时不少人的思想观念仍保持原位,认为"遵循以往惯例更为稳妥"。

七月下旬,相关部门提交了一份《初步方案》。他仔细审阅后,眉头紧锁——方案还是不尽人意。

他将方案放在办公桌上,反复翻阅。手指在“开卷考核”“不依据统一测试结果选拔”等表述上停留许久,显然对这些内容并不认可。

后来,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前来汇报方案细节。当念到“本年度招生仍沿用'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逐级审核…学校复核'的流程,仅选取 2%-5% 的高中毕业生开展试点招生"时,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没有打断汇报,而是耐心地听完了整个方案介绍。办公室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指示。

他没有立刻评价方案,而是起身走向墙角的陈列柜,打开柜门后,取出一个发黑的旧锡壶——壶身上有一处明显的凹陷,边缘还残留着氧化的痕迹。

“这是当年,一位中学教师留下的物品。”他双手捧着锡壶,手指轻轻摩挲着凹陷处,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

“当年这位教师带着学生转移,怀里紧紧抱着一箱教材。遭遇敌人袭击时,他用这把锡壶挡住了子弹。最终教师不幸牺牲,但教材和锡壶都保存了下来。”

他将锡壶轻轻放在桌上,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沉重:“当年,有人用生命守护知识与教育。这份对教育的赤诚,是我们今天发展科教事业的宝贵财富。”

“招生是教育的入口,选拔人才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未来。我们制定方案时,一定要对得起先辈的付出,要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他拿起那份方案,翻到有争议的部分,语气诚恳地说:“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制定这个方案很辛苦,也考虑了很多现实情况。但'开卷考核'和'基层推荐'为主的方式,可能难以准确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我们是不是可以再研究研究,有没有更严谨、更公平的办法,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让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在场的人都默默点头,开始低声讨论起来。他们都清楚,这份方案的整体思路,在此前的夏季工作会议上已经初步确定,并且得到了部分部门的初步认可。

但他的话和那个旧锡壶的故事,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方案的不足。

他心中更是明白,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份方案文本,更是横亘在许多人心中的思想壁垒——这壁垒,源于固化的观念,源于对打破常规的顾虑,也源于对承担责任的畏惧。

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受过往经历和环境影响,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才能突破。

他将方案合上,放在锡壶旁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样吧,这个方案我们先不急着定。大家回去再琢磨琢磨,多征求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的意见。一周后我们再开个会,共同商议一个更好的办法。”

窗外的蝉鸣声依旧清晰,可他心中已然有了方向:这道思想的壁垒、这份固化的观念,即便再难突破,也必须全力打破。

为了那些渴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为了未来的发展,他必须坚定地迈出这个步伐,哪怕这一步要面对更多压力与挑战。

夏夜,蝉鸣声此起彼伏,让宁静的胡同多了几分喧闹。即便到了夜晚,空气中仍残留着白日的燥热。

但在一处挂着"静"字木牌的书房里,灯光却一直亮到深夜。窗纸上映出一个弓着背的身影——花白头发的他正伏案工作。

手中的钢笔在纸上快速书写,偶尔停下揉揉发胀的眉心,指节上还沾着未干的墨水。

书桌案头堆叠着厚厚的《人才普查汇总表》。表格的空白处早已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

有的标注着“紧急核查!某县缺乏合格物理教师”,有的用红圈突出“某地高校实验室闲置率高达七成”。

"解决……招生……"这件事,说起来简洁明了,真正落地实施,却面临重重困难。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下,能推动发展、打开局面的关键突破口,就聚焦在"发展科学、重视教育"这一核心任务上。

这并非他首次关注教育领域的改革。两年前的一个春天,他就曾关注过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生的可能性。

当时,一份相关的试行办法刚有雏形,就在复杂的形势下被搁置了。

远在陕北农村的李老师,当时正在灶台前烧火。听说这个消息后,手里的柴火一下子掉在地上。

他盯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愣了许久,嘴里反复念叨着"有希望了,孩子们有读书的希望了"。

可没过几天,"方案暂缓"的消息传来。李老师连夜把藏好的《物理教材》小心翼翼地裹进粗布衣衫,紧紧压在炕席底下。

激动的泪水滴落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了"牛顿运动定律"几个字——那份短暂燃起的希望,刚刚照亮沉寂已久的求学之路,却又很快黯淡下去。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