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11章 货币之说

从少爷到皇帝 第11章 货币之说

作者:放牛的小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37:10

目前,已锁定的主要目标及其核心手下,基本都在我们的盯梢范围之内。不过……”他顿了顿,补充道,“根据观察,已经陆陆续续有收购到的货物,被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运出了陕西。”

张行点了点头,下令道:“传令给各边境巡检司及听风司行动处,对于正在试图将大宗货物运出陕西的商队,只要确认其货物来源与使用假银有关,立即实施抓捕,人赃并获!

注意,行动要隐秘,尽量不要惊扰到其他正常的商旅和百姓,至于那些目前还在境内四处收购、囤积货物的人,继续严密监视,暂时不要动他们。”

“臣,遵旨!”马忠领命,迅速离去安排。

待马忠走后,张益达脸上露出不解之色,问道:“我儿既然已经决定动手,为何只抓运货出境的,却放过那些还在境内继续收购的人?这不是纵容他们继续破坏我大夏的金融,套取我们的物资吗?”

张行微微一笑,解释道:“父亲,我大夏铸币需要时间,抓了现在这一批正在运输的人,他们背后的主子无非是损失一批货物和几个手下,很快就能再派新的人手,用新的假银卷土重来。

而且,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套购的我大夏商品被运了出去,他们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不会吝啬这点人手损失。

我们此刻大规模抓捕境内收购者,除了打草惊蛇,让他们暂时隐匿起来之外,效果有限。

我们要的,不是一时之快,而是要通过这次事件,摸清他们的运作模式、运输路线,同时,这也是在为我们自己的新货币推出,争取时间和创造更干净的环境。

暂时留着他们,就像留着鱼饵,才能看清下面究竟藏着多少条鱼。”

张益达闻言,恍然点头:“原来如此,是为父心急了,你既然已有全盘考虑,为父就放心了。”他想起张行之前的信件,又问道:“我看你信中提及对于铸造新币一事,似乎另有不同于常人的看法?”

“不错。”张行肯定道,他拿起一锭假官银和一锭真官银放在一起对比,“父亲您看,眼下大明官银的制式、形状,过于简单统一,极易被仿制。

那些山西的豪商士绅,只需找个熟练的工匠,开个模子,就能大量铸造这种外形与官银无异,但内里成色不足的劣质银两。

除非是精通此道的老师傅,或者愿意花费时间逐一细细查验重量、色泽、声音,否则普通百姓甚至一般商户,根本难以分辨。

这给那些奸商提供了巨大的可乘之机,严重扰乱市场,损害的是我大夏的信誉和百姓的利益。”

随后,他转过头,看向一同在场的吏部尚书陆梦龙,询问道:“陆尚书,你熟知前明典章制度,可知这大明的官银,具体是如何铸造的?其规制、工艺流程如何?”

听到张行问起大明官银的铸造,陆梦龙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娓娓道来:“回大王,明廷官银铸造规制颇为严谨,主要由户部辖下的宝泉局及工部的宝源局负责,各省布政使司亦设有官炉。

其形制,多为马蹄形或船形,亦有方形砝码状,重量则有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不等。

铸造之时,先将收缴或开采的银料熔炼提纯,注入特制的黏土模具之中,待其冷却成型,便得银锭毛坯。”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这毛坯还需工匠精心锉磨,使其规整,然后于银锭之上,錾刻铭文。

这铭文内容,通常包括铸造地点、年份、工匠或官署名称、银锭重量及成色,有时还有监督官员的职衔姓氏。

最后一道工序,便是演封或称烙印,由负责官员用特制的官印,趁银锭尚有余温时烙上印记,以作官方认证,防止奸人切削、掺假。

整个过程,旨在确保官银成色、重量统一,便于流通和核算。”

张行仔细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捕捉到几个关键点:模具铸造、錾刻铭文、官方烙印。

他插话问道:“陆尚书,依你之见,这铭文錾刻和官印烙封,仿造的难度如何?”

陆梦龙沉吟道:“回大王,若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仿造特定铭文,虽非易事,但也并非绝无可能。

尤其是那些流传日久、印模磨损的官印,仿造起来更为容易。

至于烙印,若有心人设法获取印模,或贿赂掌管印信的胥吏,亦有可能作假,明廷各地官银成色不一,私铸之事,历代皆禁而不绝,根源便在于此。”

张行点了点头,心中已有计较,他环顾二人道:“历朝货币,无论是早期的贝币、布币,还是后来的铜钱、银锭,其根本,在于信用二字。

朝廷信用在,则顽铁可做钱,信用崩塌,则黄金亦如粪土。

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乃至前明宝钞,兴衰更替,莫不与此相关,明廷官银制度,看似严谨,实则漏洞颇多,形制易于仿冒,成色难以统一,这才给了山西八大家之流可乘之机。

我意已决,我大夏新币,不当再因循守旧,沿用那等易于仿造的银锭形制。

当另辟蹊径,铸造圆形、标准化、带有复杂精密图案及防伪齿边的钱币!” 他描述着自己脑海中的蓝图,“材质上,亦不采用纯银。

纯银质地过软,易磨损,且成本高昂,我欲采用多种金属合成之合金,其比例为我大夏独有之秘!如此铸造出的钱币,硬度高,耐磨,不易仿造,且成本更易控制。

其价值,并非由其本身材质决定,而是由我大夏朝廷之信誉和律法赋予!此币,我暂命名为夏元。”

张益达虽然对金融不算精通,但听到不用纯银,还是本能地感到担忧,他迟疑道:“行儿,此议是否过于……冒险?

银子、金子,乃是千百年来百姓公认的财富,你突然推行这夏元,若百姓不认,商贾不用,岂不天下大乱?毕竟,金银本身就有价值啊。”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少爷到皇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