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168章 飞球震崇祯

从少爷到皇帝 第168章 飞球震崇祯

作者:放牛的小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37:10

我们陕西……恐怕要等到各地学堂放寒假后,那些师长才有空余时间抽调过来,对新招募的本地师长进行培训,时间上……确实有些紧张。”

吕李二人上任虽短,但已对大夏的教育制度有了初步了解。

他们明白,教育非一日之功,师资培养更是需要时间。

吏员所说的情况,合乎情理。毕竟,现有的师长们还要负责教授已有的学生,听说四川那边还在紧锣密鼓地编纂更适合新式学堂的蒙学教材,一切都需要按部就班。

他们纵然心急,也只能暂且按捺,等待寒假时节的到来,届时,便是陕西教育真正开启新篇章的时刻。

崇祯七年,十月四日,北京,紫禁城。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大明皇帝朱由检那张因极度疲惫和焦虑而显得更加瘦削苍白的脸。

他已有数日未能安寝,案头堆积的,尽是来自陕西的战报和奏折。

孙传庭、左光先、郑崇俭……这些他倚重的督抚总兵,他们的奏报如同梦魇般缠绕着他。

最初看到孙传庭密奏中提及伪夏拥有能载人飞升的飞球时,崇祯的第一反应是荒谬,是孙传庭为战事不利寻找的推脱之词!

人,怎么可能飞到天上去?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朱由检熟读史书经籍,何曾见过这等记载?

然而,随后左光先、郑崇俭的加急奏报也陆续送达,虽措辞略有不同,但都证实了那飞球的存在,描述了它们如何凌空俯瞰,如何从天上投下震天雷,使得苦心经营的城防形同虚设。

这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与两难,他不是不相信孙传庭的忠诚和能力,可这飞天之事,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让他如何去理解,如何去相信?

就在他几近崩溃之时,孙传庭的第二封详细奏折送到了。

这封信极尽详实地描述了他在临潼县亲眼所见的场景——那庞然巨物如何缓缓升空,其上的夏字旗帜如何清晰可见,士兵如何操作,以及它对守军士气的毁灭性打击。

字里行间,充满了身为统帅却无力对抗来自天空威胁的绝望与苦涩。

崇祯皇帝拿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他终于不得不信了,可信了之后,却是更深的无力感。

人能飞到天上?这等奇闻,若是传扬出去,朝廷威严何在?岂不是成了天下笑柄?

但他更明白,孙传庭在奏折中分析的没错,面对来自空中的打击,再坚固的城池也失去了意义。

八日后,孙传庭的第三封奏折抵达,详细禀报了同州攻防战,并敏锐地指出,那飞球并非无敌,似乎畏惧大风和大雨天气,在那种情况下便无法升空作战。

看完这封信,崇祯的心并未感到多少慰藉,即便有弱点,又如何?难道大明只能祈祷刮风下雨才能抵御敌人吗?

当日下午,潜伏在陕西的锦衣卫密探也送回了情报,内容与孙传庭所奏大同小异,进一步佐证了飞球的真实性。

翌日清晨,例行朝会。

待百官行礼已毕,崇祯皇帝面色阴沉,对身旁的王承恩微微颔首。

王承恩会意,上前一步,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开始逐一宣读孙传庭、左光先等人的奏折以及锦衣卫的密报。

起初,当听到飞球、载人升空等字眼时,底下群臣一片哗然,窃窃私语之声四起。

不少官员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甚至有人低声嗤笑,认为孙传庭定是打了败仗,慌了手脚,开始编造此等荒诞不经的故事来推卸责任。

然而,随着王承恩不带感情地继续宣读后续奏折,尤其是孙传庭那极其详尽、逻辑清晰的描述,以及最后锦衣卫那冰冷客观的密报,朝堂上的嘈杂声渐渐平息了。

一种诡异的沉默弥漫开来,取代了最初的质疑,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可相信之后,便是更深的恐惧和茫然。

飞天?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所能应对的范畴。

待所有奏报宣读完毕,崇祯皇帝环视鸦雀无声的百官,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掩饰的疲惫:“众位爱卿……对此,有何良策以应对伪夏此等……妖物?”

金銮殿内一片死寂,诸公卿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出声。

这已非传统的兵事,超出了他们熟知的任何战法韬略。

良久,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负责火炮改良暂任工部右侍郎毕懋康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飞天之事,虽闻所未闻,却未必绝无可能。

臣尝闻明初时,有名为万户者,曾以火箭捆绑座椅,试图飞天,虽最终功败垂成,殒身殉志,然其能借火药之力升空一段,可见借外力飞升,并非完全虚妄。”

他仔细分析着孙传庭奏折中的细节:“孙制台奏章中描述甚详,言那飞球以巨囊为球,下有吊篮,且多以绳索系留于地,使其悬停于特定空域。

此点至关重要!这说明,伪夏对此飞球,亦不能完全掌控其飘飞方向,故需以绳索羁绊,使其活动范围受限,方能用于观测、投弹。此乃其一大局限!

再者,孙督师观察到,那飞球升起之前,需向一巨大密闭匣子中添加物事,继而充盈球囊。

臣大胆揣测,此物或与火药相关?昔年万户飞天,所倚仗者,亦是火药之力!”

毕懋康这番结合了历史传说与技术细节的分析,虽然其中有许多想当然的谬误,却给了惶惑不安的朝臣们一个似乎可以理解的框架。

既然可能与火药有关,那似乎就触及到了他们认知的边界。

果然,毕懋康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张凤翼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出列附议:“陛下,毕侍郎所言颇有见地!若那飞球果真倚仗火药,那我大明何不效仿之?

请陛下下旨,命工部依孙督师所描述之形制,打造类似之密闭铁匣,内置火药点燃,看能否升空!”

“然则,” 一位工部的老郎中提出疑问,“那飞球球囊,需何物制成?需得轻盈、坚韧且不易透气方可,寻常布料,恐怕难以胜任。”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少爷到皇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