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115章 打草惊蛇

从少爷到皇帝 第115章 打草惊蛇

作者:放牛的小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37:10

一旦失去民心,则湖广这块诱饵,非但不能拖延伪夏,反而可能望风而降。

故臣建议,无论夏税秋粮,皆需以市价公平收购,留足百姓口粮后,再将余粮稳妥运至豫鄂交界处囤积,由孙大人派人接手,秘密转运河南。

此过程,必须由方巡抚亲自督察,严防贪腐。”

“准!便依此议行事。”崇祯对此深表赞同,“方孔炤到任后,朕会给他密旨,令其全力配合。”

接着,话题转向更为棘手的山西。

卢象升道:“山西之事,关乎通敌卖国,必须动用绝对可靠之力,臣建议,此次行动,暂不调动山西本地驻军及将领,以免消息走漏,打草惊蛇。”

孙传庭也表示担忧:“晋商盘根错节,与地方军政牵连甚深,若用山西之兵,恐难保机密。”

卢象升提出解决方案:“若陛下手中暂时无足够且可靠的京营或宣大劲旅可秘密调遣,此事或可暂缓。

待孙大人在河南初步整训出一支可用的新军骨干后,再由其亲自率领这支绝对忠诚的新军,以跨区追剿流寇之名进入山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查抄捉拿之事。

如此,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崇祯沉吟片刻,果断道:“好!便依卢卿之言,孙传庭,你抵达河南后,首要任务便是尽快整训出一支精干可靠的人马,以备入晋之需!”

“臣,领旨!”孙传庭郑重应下。

最后,话题落在了最敏感的问题上——藩王。

卢象升看向崇祯,目光中带着询问与谨慎,涉及天潢贵胄,即便手握尚方宝剑,他也必须得到皇帝最明确的授权。

崇祯明白卢象升的顾虑,他站起身,走到殿窗边,望着窗外紫禁城的重重殿宇,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卢卿,朕知道你所虑为何。

太祖封建诸王,本意为屏藩皇室,然时至今日,诸多藩王已忘此初心,徒耗国帑,盘剥地方,乃至有不法之事。

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如今国难当头,凡宗室子弟,亦当为国分忧,守法度,明礼义!”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卢象升:“你放心去做!只要证据确凿,证明其确有资敌、谋逆、或祸国殃民之大罪,你不必有任何顾虑!

其财产,可尽数查抄充公!涉案藩王及其直系眷属,一律锁拿,押解至京师,圈禁于京城高墙之内!朕倒要看看,是谁敢罔顾国法,自绝于列祖列宗!”

有了皇帝这番近乎撕破脸皮的背书,卢象升心中大定,深深一揖:“有陛下此言,臣便知如何行事了!必当秉公处理,绝不让国法蒙尘!”

这时,孙传庭想起一事,问道:“陛下,方才议及军备,伪夏火器犀利,我军若欲抗衡,新军之火器装备……”

崇祯对此似乎早有安排,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道:“火炮之事,二位爱卿无需过度担忧,朕已命毕懋康昼夜兼程赶赴京师。

他精于火器制造,此前便有诸多巧思,如今他正在京营工坊内,全力督导工匠进行火炮改良与量产之事。关于火药配比,兵部也已着手研拟。

一旦新式火器配备全军,假以时日训练,我大明新军之火器战力,必能与伪夏有一较高下之力!”

听闻此事已有专人负责且进展顺利,卢、孙二人都松了口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大的火器确实是未来对抗伪夏的关键。

所有大事商议已定,殿内气氛依旧凝重,却多了几分悲壮的希望。

崇祯皇帝走到卢象升和孙传庭面前,亲手将他们扶起,目光扫过两位臣子坚毅的面容,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托付之情:“二位爱卿,计划已定,细节已明。

大明之安危,中兴之伟业,朕……便全部托付给你们了!望你们能不避艰险,不负朕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卢象升与孙传庭感受到皇帝手掌的温度和话语中的千钧重担,心中热血奔涌,再次齐齐跪倒,声音铿锵,掷地有声:

“臣等受国厚恩,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必为陛下,扫清妖氛,克复神州!”

君臣之间的盟誓,在这深宫大殿中回荡,预示着一段充满艰难险阻,却也可能改变国运的征程,就此拉开序幕。

千里之外的兰州城,秩序在新政的推行下逐渐步入正轨。

第四镇总兵冯文良率领所部及大批随军文书吏员的抵达,极大地增强了执行力。

在巡抚练国事的统筹下,清丈田亩、登记户籍的工作全面铺开。

起初,百姓们还将信将疑,但当丈量的绳索真正拉到官僚士绅隐匿的田亩,当吏员认真登记造册,并明确告知他们未来将拥有这些土地时,怀疑迅速被巨大的惊喜和期盼所取代。

而那些罪行较轻的士绅,见大势已去,为保全身家性命,大多选择了主动配合,交出田契,换取一个开明士绅的名头和平安。

而恶贯满盈、自知罪无可赦之辈,早已闻风丧胆,卷着细软逃之夭夭,其名下田产自然被悉数抄没,纳入均田之列。

大夏的统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收获着越来越多的民心。

而张行在忙碌的间隙,也抓紧时间对招募来的蒙学师长进行了拼音法的集中传授。

这些原本的塾师、童生们,初闻此等奇法,皆感惊异,但在张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示范下,很快便领会了其精妙之处,纷纷赞叹不已,对普及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临行前夜,张行在临时行辕书房内,召见了练国事。

“练巡抚,新政诸事已基本走上正轨,有冯总兵和第四镇相助,本王亦可放心离去。”张行开门见山,“然,尚有一事,关乎甘肃长远,需再三叮嘱于你。”

练国事恭敬道:“大王请吩咐,臣必谨记于心。”

张行神色凝重道:“陕西、河南、山西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之惨状,你应有所耳闻。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少爷到皇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