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96章 四顾茅庐

从少爷到皇帝 第96章 四顾茅庐

作者:放牛的小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37:10

门吱呀一声打开,门外站着的,果然是那张已然熟悉的面孔。

看着门外笑容可掬的王启年,薄珏的目光却不自觉地越过他,落在了不远处。

只见巷口停着两辆颇为坚固的马车,周围还有七八名精悍的汉子牵着马,看似随意地站着,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他心中猛地一紧,脸色微变,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声音带上了几分警惕:“王密使,你这是……?

莫非见在下屡次推辞,贵邦今日便要来硬的不成?”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强掳、胁迫等念头。

王启年见状,立刻拱手,笑容愈发诚恳,连忙解释道:“薄先生千万不要误会!切勿多心!这些人手,绝非为对先生不利而设。

恰恰相反,他们乃是在下特意带来,以备先生允准后,护卫先生及家眷、重要器物安然入蜀之用。

一路危险重重,这是为了确保先生万全做的准备,若先生今日仍不愿同行,他们即刻便会随在下离去,绝不敢有半分搅扰。

我大夏求贤,向来以礼为先,以诚相待,断不会行那等强人所难、自毁声誉之事。”

薄珏仔细观察王启年的神色,见其目光坦然,语气真诚,不似作伪,紧绷的心弦这才稍稍放松,但疑惑更甚。

他侧身将王启年让进院内,叹了口气道:“王密使,三顾茅庐,其诚可感,你此次前来,依旧是为了邀我入职大夏之事吧?”

王启年步入院中,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堆放的模型和图稿,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赞赏,随即点头道:

“确实如此,不过,薄先生,与前两次不同,此次在下颇有信心,先生或会改变主意。”

“哦?”薄珏挑眉,脸上露出好奇之色,“王密使何出此言?莫非大夏又许下了更厚的俸禄,更大的官位?”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他并非完全不慕名利,但若仅以此相诱,反倒看轻了他。

王启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并未直接回答。

他先从怀中珍重地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随后又解下一直背在身后的一个长条形布袋,动作小心地从里面取出一个黄铜制成的圆筒状物件,两端镶嵌着晶莹的镜片。

“此物名为千里镜,乃我军中制式装备。”王启年双手将其奉上。

薄珏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住了。他在帮巡抚张国维督造火炮时,曾见过军中少数将领持有类似之物,被称为千里眼,据说来自泰西或粤地,数量极其稀少,被视为珍宝,等闲人不得一见。

他记得王启年上次闲聊时曾提过,明军中的千里镜与大夏的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相差甚远。

明军中是稀罕物,将领专属,而大夏军中,营级及以上将领、炮兵观测手几乎人手一具。

他当时听了,只觉是对方夸大其词,招揽人才的宣传之语,并未全然相信。

“此物……就是贵邦的千里镜?”薄钰接过,入手便觉沉甸甸的,做工极为精良,黄铜管身打磨得光滑锃亮,结构紧密,远非他见过的那些粗笨之物可比。

“正是,先生不妨一试,对比一下,与您在明军中所见有何不同。”王启年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薄珏不再多言,走到院中开阔处,依着王启年稍加指导的使用方法,将眼睛凑近目镜,调整着焦距,向远处望去。

刹那间,远处的屋脊、树梢、甚至更远方河道上船只的帆影,都被清晰地拉到了眼前,细节分明,视野明亮,几乎没有明显的畸变和色散!

他心中巨震,连忙移动镜筒,四处观望,越是看,心中的惊讶越是难以言表。

这效果,比他见过的明军最好的千里镜还要清晰、透亮得多!他痴迷于器械,深知这看似简单的望远镜,其镜片的研磨、镜筒的制造、光路的校准,无一不包含着极高的工艺水准和光学知识。

仅此一物,便可窥见大夏在奇技淫巧上的投入和成就,远非明廷所能比拟。

他看得入了神,直到眼睛感到酸涩难忍,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千里镜,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

先前的那丝嘲讽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探究欲和震撼。

王启年一直安静地等待着,此刻才微笑着将手中的信函再次递上。

薄珏接过信,手指甚至因刚才的震撼而微微有些颤抖,他拆开火漆,抽出信纸展开,目光甫一接触到开头的称谓和落款,便不禁失声惊呼:

“宋应星……宋长庚先生?!他……他也投效大夏了?!”宋应星其名,他早有耳闻,知其乃博学之士,于农工技艺、博物实学方面着述甚丰,是他极为敬佩却无缘得见的人物。

王启年肯定地点头:“是的,薄先生,宋先生受邀入蜀已有一段时日,如今受大王礼遇,出任我大夏研究院院士,专司格物致知之学,推动百工技艺。

这封亲笔信,正是此前在下传回先生信息后,为了先生投效大夏,吏部尚书陆大人特意请宋先生写的!此次听风兄弟带了过来。”

薄珏强压心中的惊涛骇浪,急忙低头阅读信文,信中,宋应星先是表达了神交已久的仰慕之情,随即笔锋一转,以沉痛而又激昂的笔触,痛陈明廷固守八股、鄙弃实学、空谈误国之弊,直言如今朝廷视机巧为淫技,以实学为末流,国势日颓,岂无由乎?

接着,他详细描述了入蜀后的见闻:大夏王张行如何高度重视各类技术人才,如何创建研究院这一专事研究发明的机构,如何拨付巨额资金支持各项实验,如何将改进的军械、农具、水利设备视为国之重器。

信中甚至提到了泰西学者伽利略造望远镜观天,见月面有山峦沟壑,惊世骇俗,而大夏对此类探索非但不禁止,反而鼓励学习、超越。

“……薄弟大才,身怀经世致用之学,胸藏巧夺天工之技,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徒耗于腐儒之讥?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少爷到皇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