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92章 强国之策

从少爷到皇帝 第92章 强国之策

作者:放牛的小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37:10

“万岁!万岁!万岁!”欢呼声响彻大殿。

在范文程等人的协助下,登基大典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皇太极特意下旨:“登基之后,当论功行赏,代善晋封礼亲王,多尔衮晋封睿亲王,多铎晋封豫亲王...”

这一连串的册封,既安抚了各旗贝勒,也彰显了新朝的气象。

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盛京城内张灯结彩,万民朝贺。

登基大典上,皇太极身着龙袍,接受百官朝拜。

他特意将代善、多尔衮等贝勒安排在前列,以示恩宠。

“朕承天命,建国大清,必当励精图治,使我大清国富民强!”皇太极庄严宣告。

“万岁!万岁!万岁!”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

然而在这片喜庆之下,暗流仍在涌动。多尔衮看着龙椅上的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而皇太极也心知肚明:建国称制只是第一步,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凝聚全力对抗外敌,才是真正的挑战。

崇德元年四月十六日,盛京皇宫内,新即位的皇太极端坐龙椅,面对满朝文武,神色凝重。

“诸位爱卿,”皇太极开门见山,“如今大清初立,外有明夏强敌,内需巩固根基,今日朝会,就是要议一议如何应对危机,壮大大清国力。”

范文程率先出列:“皇上,蒙古诸部已然臣服,林丹汗残部不足为虑,待张行拿下陕西后,可令蒙古诸部在边境骚扰,迟滞大夏发展。

而我大清当务之急,是尽快改善火药配比,铸造更多火炮。”

他继续道:“臣建议年底前完成战备,再次尝试入关,若不能攻克城池,也要劫掠更多财物,以支撑与山西商人的交易,获取更多禁运物资。”

多尔衮立即附和:“范先生所言极是,但臣以为,仅靠劫掠并非长久之计,当务之急是加快火器研制,孔有德,你的火炮作坊进展如何?”

孔有德出列回禀:“睿亲王明鉴,如今最大的难题是火药配比和铜料短缺,若能从山西获取更多硝石和铜料,半年内当可造出五十门新式火炮。”

“太慢!”多铎忍不住插话,“张行的大夏火炮据说能打四五公里远,我们的呢?最多一公里,这仗怎么打?”

代善沉吟道:“豫亲王稍安勿躁,范先生,除了火器,可还有其他良策?”

范文程躬身道:“礼亲王问得好,臣以为还可派遣斥候,尝试深入四川腹地,若能获取大夏的火药配比,或是拉拢工匠人才,必能事半功倍。”

宁完我补充道:“臣听闻大夏重用工匠,给予厚禄,或许可以利诱一些不得志的匠人来投。”

这时,一直沉默的岳托突然开口:“皇上,臣以为这些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练兵,如今各旗兵丁疏于操练,若遇大战,恐难应对。”

皇太极点头称是:“岳托所言极是,传旨:即日起,各旗加强操练,每月校阅一次。优胜者赏,怠慢者罚!”

宁完我出列道,“皇上圣明,但臣以为,除了武备,文治也不可偏废,当设立科举,选拔人才;

鼓励农耕,积储粮草;整顿吏治,收拢民心。”

多尔衮冷笑道:宁先生这是要把大清明朝化吗?我大清以弓马得天下,何必学那些汉人的繁文缛节?”

皇太极摆手制止:“睿亲王此言差矣,治天下岂能只靠弓马?范先生,你以为如何?”

范文程从容应答:“皇上明鉴,治国之道,文武并重,昔日金元入主中原,皆因重武轻文,故不能长久,欲成大事,当取汉人之长,补我之短。”

他继续道:“臣建议:一则设立文馆,翻译汉籍;二则开科取士,选拔人才;三则劝课农桑,积储粮草;四则整顿八旗,严明军纪。”

皇太极闻言大喜:“好!就依范先生之言。具体事宜,由你与宁完我、鲍承先商议后奏报。”

这时,孔有德又提出:“皇上,火器研制还需更多工匠,可否派人前往朝鲜,招募些匠人来?”

多尔衮立即反对:“朝鲜乃大明属国,岂能轻易示弱?”

皇太极沉吟片刻:“睿亲王顾虑的是,这样吧,以聘请名师为名,重金招募朝鲜工匠,务必做得体面。”

朝会从清晨持续到午后,众臣纷纷建言献策。

皇太极最后总结道:“今日所议,皆为强国之策,范先生,你将各项建议整理成册,分发各衙门执行。”

“臣遵旨!”范文程躬身领命。

皇太极环视群臣,语气凝重:“大清初立,百废待兴,望诸位同心协力,共渡时艰。待秋高马肥之日,便是大清扬威之时!”

“臣等必当竭尽全力,助皇上成就大业!”众臣齐声应诺。

退朝后,皇太极单独留下范文程:“范先生,方才所言派遣斥候入川一事,你看派何人为宜?”

范文程沉吟道:“臣以为当派精于伪装的细作,以商队为掩护,分批入川,重点探查大夏的火器作坊和火药配方。”

“好!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皇太极郑重嘱咐,“切记谨慎,宁可无功,不可打草惊蛇。”

“臣明白!”

随着一道道政令发出,大清这个新生的王朝开始全力运转。

火器作坊日夜赶工,八旗兵丁加紧操练,文馆内翻译繁忙,各地屯田也在有序进行。

四月十八日,成都城内春光明媚,张行难得清闲,便带着一众护卫在城中闲逛,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处蒙学馆舍。

透过敞开的门窗,可见数十名幼童正跟着先生诵读。

那先生手持戒尺,指着墙上的字块,孩子们跟着一字一顿地念着:“天、地、人、日、月、星...”

张行驻足观看,只见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孩童一边读,一边费力地描摹羲字,小手颤抖着,额头上都沁出了汗珠。

那先生在一旁严厉地指点:“注意笔顺!先横后竖,再撇捺!”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少爷到皇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