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81章 水车发电助军工,水渠通田润民生

鹰嘴崖兵工厂的新车间外,周铁柱正盯着停转的车床发愁 —— 第四辆重坦的履带销子需要车床加工,可兵工厂的柴油发电机昨晚没油了,缴获的柴油优先供重坦使用,车床一停,履带销子就没法做,重坦组装只能卡壳。“娘的!没电力,再好的车床也是废铁!” 他用扳手敲了敲车床的齿轮,金属碰撞声在空荡的车间里格外沉闷,左腿的木假肢在水泥地上磕出 “笃笃” 声,透着股急躁。

徐昊蹲在发电机旁,手里拿着个磨损的齿轮 —— 这是从鬼子工程车上拆的,之前靠它带动发电机,可柴油一断,就彻底停了。“老周,能不能用别的动力?老乡们种庄稼用水车灌溉,咱们能不能做个大水车,带动发电机?” 他的想法来自昨天看到张大爷带着老乡们修水车,木制的水车转起来力气不小,说不定能替代柴油。

周铁柱眼睛一亮,立刻推着轮椅去河边看 —— 兵工厂旁的小河水流湍急,正好能架水车。“成!就做水车!俺们用老槐木做轮轴,铜匠做轴承,再用麻绳绑木板当水斗,转起来肯定能带动发电机!” 他画的水车草图很快在地上成型:轮轴直径两米,辐条用八根枣木杆,水斗用厚木板拼接,通过皮带连接发电机,水流冲击水斗带动轮轴转,再通过皮带传动让发电机工作。

张大爷听说要做水车,立刻带着十几个会木工的老乡赶来,每人扛着工具和木料,最粗的那根槐木轮轴,是从山后砍的百年老槐树,四个人才抬得动。“俺们做水车有经验,以前灌溉全靠它!轮轴得削得圆,轴承用铜做才耐磨,不然转几天就卡壳!” 老乡们在河边搭起木架,锯子 “吱呀” 响着,木屑纷飞,没两个时辰,水车的轮轴就初具雏形,枣木辐条均匀地钉在轮轴上,像朵绽放的木花。

老铜匠则在旁边支起小熔炉,把缴获的鬼子铜弹壳熔了,铸成环形轴承,轴承内圈还特意磨了凹槽,能减少和轮轴的摩擦。“俺这轴承能让水车转得更顺,一天转八个时辰都不卡!” 他把轴承套在轮轴上试了试,转动时只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比预想的还顺畅。

狗蛋和小石头也来帮忙,两人负责给木板刷桐油 —— 水斗木板需要防水,桐油是老乡们榨的新油,刷在木板上泛着金黄的光。狗蛋的小手沾满桐油,却没顾上擦,一边刷一边念叨:“水车转起来,车床就能干活,重坦就能快点装好!” 小石头则帮着递刷子,他的新布鞋沾了不少木屑,却笑得格外开心,之前李婶给做的护膝,现在还绑在腿上,防止搬木料时磨破裤子。

太阳偏西时,大水车终于架好了 —— 三米高的轮轴立在河边,二十四个水斗均匀分布,水流冲击最下面的水斗,轮轴缓缓转动,皮带带动旁边的发电机 “嗡嗡” 响起来,车间里的车床终于重新启动,金属切削声再次回荡在兵工厂。“成了!水车发电成了!” 周铁柱拍着轮椅扶手大笑,眼里满是激动,之前卡壳的履带销子,终于能继续加工了。

而兵工厂几里外的农田里,赵刚正带着老乡们修水渠。大同周边的土地多是旱地,去年又遭了旱灾,老乡们种庄稼全靠天吃饭。“咱们修条两里长的水渠,从河里引水到田里,以后灌溉不用再挑水,庄稼肯定能丰收!” 赵刚手里拿着铁锹,带头往地里挖,铁锹插进土里 “咚咚” 响,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浸透了军装的领口。

李云龙也带着骑兵连赶来帮忙,战士们扛着从鬼子军火库缴获的水泥,每袋五十斤,孙连长扛着两袋走在前面,肩膀压得发红,却笑着说:“修水渠是好事,老乡们有粮吃,咱们才能安心打鬼子!这点重量算啥?” 水泥是鬼子用来加固据点的,现在全成了修水渠的材料,铺在渠底能防渗水,比单纯的土渠耐用十倍。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推着独轮车送来绿豆汤和麦麸饼,车斗里还装着用旧布缝的手套 —— 挖渠的老乡和战士们手磨破了,戴上手套能好受些。“快歇会儿,喝碗绿豆汤解解暑!这饼是刚烙的,还热乎着!” 她给赵刚递了碗汤,又帮一个磨破手的老乡缠纱布,动作熟练得像照顾自家孩子。

可修渠的进度刚到一半,就遇到了难题 —— 渠线要经过一片乱石地,石头埋得深,铁锹挖不动,撬棍也撬不开。“用重坦!” 李云龙一拍大腿,立刻让人去兵工厂调第三辆重坦。刘根柱驾驶着重坦赶来,推土铲放低,对着乱石地猛地一推,“轰隆” 一声,半米深的石头被推得四散,战士们和老乡们趁机用铁锹清理碎石,水渠很快就往前推进了十米。

“这铁疙瘩真管用!以前挖这种乱石地,得花三天,现在半个时辰就搞定!” 张大爷看着重坦的推土铲,眼里满是佩服,他还提议让重坦帮忙压实渠底的水泥:“重坦压过的地面结实,水泥铺上去不容易裂!” 刘根柱立刻操控重坦,缓慢地在渠底行驶,履带碾过水泥层,留下整齐的痕迹,果然比人工压实的更平整。

就在这时,负责放哨的少年联防队队员狗蛋突然跑来,手里攥着个鬼子的军帽 —— 这是他在水渠旁的草丛里发现的,帽檐上还绣着鬼子的徽章。“赵政委!李团长!有汉奸!俺看到两个人鬼鬼祟祟地在水渠旁转悠,手里还拿着炸药包!”

李云龙立刻警觉起来,让战士们分成两队,一队隐蔽在水渠两侧的草丛里,一队跟着重坦往狗蛋指的方向搜。没走多远,果然看到两个穿着便衣的人,正蹲在水渠的水泥段旁,手里拿着个用麻绳绑的炸药包,想把炸药包塞进渠底的缝隙里。“不许动!” 孙连长突然大喊,战士们从草丛里冲出来,两个汉奸吓得腿软,没跑两步就被按倒在地。

审完才知道,这两个汉奸是大同城里逃出来的鬼子特务,想炸了水渠和兵工厂的水车,破坏根据地的建设。“娘的!敢坏俺们的好事!” 李云龙把马刀往地上一插,“把他们押去联防哨,让老乡们看看,汉奸没好下场!”

清理完汉奸,修渠的进度更快了。三天后,两里长的水渠终于完工 —— 渠底铺着水泥,两侧用石头砌了护坡,河水顺着渠槽缓缓流进农田,干涸的土地吸着清水,泛起湿润的光泽。老乡们站在渠边,有的用手捧水喝,有的往田里撒种子,脸上的笑容比庄稼丰收时还灿烂。“以后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一个老农蹲在渠边,摸着湿润的泥土,眼里满是泪光。

而兵工厂里,第四辆重坦的组装也终于完成!车身泛着冷光的复合装甲,青灰色的高碳钢炮管斜指天空,水车带动的发电机持续供电,让后续的零件加工效率提升了三成。周铁柱推着轮椅,检查着重坦的每一个部件:“发动机油耗比之前降了 15%,炮管能连续打十发炮弹不发烫,履带销子用的是高碳钢,比普通钢耐磨两倍!”

陈大爷也赶来凑热闹,手里拿着个小铁锤,敲了敲重坦的装甲,声音清脆得像铜铃:“这装甲够硬!鬼子的‘虎王’主炮也打不穿!俺再教你们个辨钢的法子,高碳钢用磁铁吸不住,普通钢能吸住,以后找钢更方便!” 他还把自己珍藏的辨钢手册交给年轻工匠,手册上记满了各种钢的特性、熔点和用途,是他一辈子的经验。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根据地民生基建(水渠) 军工动力(水车发电)双成功 反特防御胜利,解锁 “民生 - 军工协同体系”“重坦旅扩编标准方案”】

【解锁内容:1. 协同体系(水车 \/ 风车发电供军工 重坦协助民生建设,资源利用率提升 40%);2. 扩编方案(重坦旅设 3 个重坦排 < 9 辆重坦 >、2 个中坦连 < 12 辆中坦 >、3 个步兵营,配备独立后勤队);3. 少年联防队规范(12-16 岁少年负责警戒、传信,配备木枪 铜铃预警)】

【任务进度:晋西北根据地 “军工 - 民生” 体系成型,重坦旅扩编条件达成,可启动重坦量产提速计划,下一步可支援周边抗日根据地】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跳上第四辆重坦的炮塔,马刀指向远方的农田,声音在兵工厂上空格外响亮:“兄弟们!老乡们!咱们不仅要造重坦打鬼子,还要让老乡们有饭吃、有田种!等重坦旅扩编好了,咱们就支援其他根据地,把鬼子全赶出中国!”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跟着欢呼起来,声音震得水渠里的水泛起涟漪。张大爷带着老乡们,开始准备扩建水车 —— 打算再架两座,一座供兵工厂新车间,一座供村里的磨房;李婶则组织妇女会,给即将扩编的重坦旅缝补军装,布料是从鬼子仓库缴获的,染成灰色,格外耐穿;狗蛋和小石头的少年联防队,也领到了新的木枪和铜铃,木枪杆上还刻着 “保家卫国” 四个字,是老木匠特意给做的。

夕阳下,第四辆重坦正沿着新修的水渠巡逻,履带碾过平整的土路,留下整齐的痕迹;水渠里的水缓缓流进农田,映着晚霞的光芒,像条金色的带子;兵工厂的水车还在转动,“吱呀” 的声音混着车床的切削声,成了最动听的建设乐章;老乡们在田埂上忙碌,有的撒种子,有的修田埂,孩子们则在水渠旁玩耍,笑声清脆悦耳。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周铁柱还在调试新的车床,准备加工第五辆重坦的零件;赵刚在指挥部里,起草着重坦旅扩编的名单,每个战士的名字后面,都标注着擅长的领域 —— 有的擅长驾驶重坦,有的擅长步兵协同,有的擅长后勤保障;李云龙则和张大爷坐在水渠旁,聊着以后的打算:“等再造几辆重坦,咱们就修条从兵工厂到大同的公路,重坦跑起来更稳,老乡们运粮食也方便!”

张大爷点点头,手里的旱烟袋在石头上磕了磕:“俺们老乡都盼着这一天!到时候俺们再种些果树,等果子熟了,给战士们送过去,让你们也尝尝鲜!”

所有人都知道,根据地的建设才刚刚开始,重坦旅的扩编也只是第一步。但只要军民同心,只要这份 “军工护民生、民生助军工” 的协同体系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敌人。那四辆静静矗立在兵工厂前的重坦,不仅是守护这片土地的钢铁屏障,更是晋西北军民共同铸就的希望 —— 终有一天,它们会带着这份希望,冲向更广阔的战场,迎接全国胜利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