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78章 矿洞取钢解燃眉,夜探军火绘敌图

鹰嘴崖兵工厂的熔炉前,王铁匠正对着空荡荡的废钢堆叹气 —— 第三辆重坦的装甲需要两百公斤 “硬钢”(指 “虎王” 残骸钢或铁轨钢),可之前清剿据点缴获的废钢已经熔完,大同城垣下的 “虎 II” 残骸也捡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薄铁皮,熔了只能做零件,撑不起装甲。“再没硬钢,这装甲就铸不了,第三辆重坦得停工!” 他用铁勺敲了敲熔炉,里面只剩些炉渣,发出 “空空” 的闷响,像在呼应他的愁绪。

徐昊蹲在装甲模具旁,手指摸着模具里未完工的装甲雏形 —— 已经铸了一半的钢板边缘还泛着暗红色,再缺五十公斤钢,这半块装甲就得作废。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炉边烫得发颤,他从帆布包里掏出张泛黄的旧地图,是从鬼子矿场文书身上搜的:“俺看这地图,三十里外有个废弃的煤矿,鬼子以前在那儿挖煤时铺过铁轨,说不定还有剩下的钢轨,那钢硬得很,能当硬钢用!”

这地图边缘都磨破了,上面用红笔标着 “煤矿巷道”“铁轨铺设线”,还有个小圈写着 “绞车房”—— 周铁柱说,绞车房里可能还留着起吊钢轨的设备,拆起来能省力气。李云龙刚从大同城回来,听到 “有钢轨” 三个字,立刻把马刀往腰里一插:“拆!俺带一个排的战士,再让张大爷领几个熟矿道的老乡,现在就去!天黑前一定把钢轨运回来!”

张大爷听说要去矿洞拆钢轨,立刻扛着矿灯赶来,身后跟着三个老矿工 —— 都是从大同煤矿逃出来的,对矿道熟得能闭着眼走。“李团长,那矿洞三年前塌过一段,得用木架撑着走,俺们带了铁锹和麻绳,能临时加固!” 老矿工刘大叔手里还拿着个罗盘,“矿里黑,罗盘能辨方向,别走岔道,岔道里有积水,深得能淹到人。”

晌午时分,取钢队伍就出发了。矿洞口藏在一片松树林里,洞口被半人高的杂草掩着,拨开草就能看到黑黢黢的洞口,风从里面吹出来,带着股煤尘味,凉得刺骨。刘大叔先举着矿灯往里探:“俺走前面,你们跟着矿灯的光,脚踩实了,别踩空!”

矿道里果然狭窄,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过,头顶的岩石时不时往下掉煤渣。走了约莫半里地,前面突然传来 “咔嚓” 一声 —— 一段矿道的木架断了,岩石往下塌了小半,挡住了去路。“快!用带来的圆木撑着!” 张大爷喊着,战士们立刻扛过圆木,刘大叔指挥着把圆木斜顶在岩石下,再用麻绳绑紧,“这样能撑半个时辰,咱们得快点拆钢轨,别等木架再塌!”

再往里走,终于看到了铺在地上的钢轨 —— 锈迹斑斑的铁轨顺着矿道延伸,每根有三米长,牢牢钉在枕木上。“先拆枕木上的道钉!” 李云龙蹲下来,用撬棍往道钉缝里插,道钉锈得跟枕木粘在了一起,撬了三下才松动。战士们和老乡们分工明确:老矿工们用撬棍拆道钉,战士们扛钢轨,张大爷则举着矿灯照亮,矿灯的光在黑暗里晃来晃去,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沾着煤尘,像蒙了层黑布。

狗蛋也跟着来了,他手里攥着父亲张老实的撬棍,专挑卡在枕木缝里的道钉拆 —— 撬棍木柄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成了他的 “力气来源”,每拆一根道钉,他就念叨一句:“爹,俺帮着造重坦,打鬼子!” 拆到第三根钢轨时,矿道突然晃了晃,头顶的岩石又掉了些煤渣,刘大叔大喊:“快撤!木架要塌了!”

大家赶紧扛着拆好的三根钢轨往外跑,刚跑出塌落段,后面就传来 “轰隆” 一声,岩石堵死了矿道。李云龙回头看了眼,抹了把脸上的煤尘:“娘的!差一步就被埋里面了!不过这三根钢轨,够熔半块装甲了!”

等把钢轨运回兵工厂,天已经黑了。王铁匠立刻把钢轨扔进熔炉,焦炭烧得更旺,钢轨慢慢熔成暗红色的钢水,混着之前剩下的半炉钢水,终于把装甲模具填满。“成了!这钢水纯得很,比铁轨钢硬三成!” 王铁匠拍着模具,脸上的煤尘都遮不住笑意,炉火光映在他脸上,能看到眼角的皱纹里还嵌着钢渣 —— 这是这几天熔钢熬出来的。

可新的难题又冒了出来:重坦的铜制油管不够了。老铜匠蹲在零件堆旁,手里拿着根断了的铜管,这是从 “九七改” 上拆的,已经用了两次,再断就没替代品了。“铜料不够,油管造不了,发动机就没法装,就算装甲铸好了,重坦也动不了!” 他的声音里满是急意,铜料一直是稀缺货,之前靠拆鬼子的炮弹壳、铜制武器,现在那些也拆完了。

“俺们捐!” 李婶的声音突然从工棚外传来,她带着十几个妇女,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铜器 —— 有铜盆、铜壶、铜锁,还有小孩的长命锁,甚至有个老大娘捧着个铜烟袋锅,烟袋杆都磨得发亮。“这些都是俺们家里的铜物件,现在能造重坦打鬼子,俺们啥都舍得!” 李婶把自家的铜洗脸盆递过去,盆底还印着 “双喜” 字样,是她结婚时的陪嫁,“这盆厚,能熔不少铜!”

妇女们纷纷把铜器放在零件堆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小堆。狗蛋的娘也来了,她捧着个铜制的烛台,是张老实生前用的,烛台底座还刻着个 “张” 字:“这是老实留下的,现在能造油管,他要是知道,肯定乐意!” 老铜匠看着这些铜器,红了眼眶,立刻支起小熔炉:“俺现在就熔,保证连夜造出油管,不耽误装发动机!”

铜水在小熔炉里泛着亮红色,老铜匠小心翼翼地把铜水倒进油管模具,动作慢得像在呵护宝贝。狗蛋和小石头蹲在旁边看,小石头指着模具:“铜油管造好,重坦就能跑了吧?” 老铜匠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能跑!还能跑得稳,比之前的油管耐用!”

就在重坦扩产难题一个个解决时,侦察兵小李和栓柱正摸黑往大同以北的鬼子军火库赶 —— 按计划,下一个目标就是端了这个军火库,那里藏着鬼子的炮弹、炸药,还有不少柴油,要是能拿下,不仅能断鬼子的补给,还能给兵工厂添物资。

军火库建在山坳里,周围围着两层铁丝网,铁丝网外挖了三米宽的壕沟,里面灌满了水,四个角各有一个暗堡,堡顶还架着探照灯,每隔十分钟就扫一圈。栓柱趴在山坳外的草堆里,手里拿着个自制的 “测距杆”—— 用两根木杆做成的直角尺,上面刻着刻度,能测壕沟宽度、暗堡距离。“壕沟宽三米二,暗堡离铁丝网五米,探照灯扫一圈要十二分钟,咱们有两分钟的空隙能钻进去!” 他压低声音,把测得的数字报给小李,小李用炭笔写在树皮上,字迹歪歪扭扭,却记得清清楚楚。

两人等探照灯扫向另一边时,赶紧猫着腰往铁丝网爬,栓柱用之前缴获的铁丝剪,小心翼翼地剪断铁丝网,剪出个能钻的口子。刚钻进去,就听到暗堡里传来鬼子的说话声,还有酒瓶碰撞的声音 —— 看来守军火库的鬼子没料到会有人摸进来,正偷懒喝酒。

他们贴着壕沟边往军火库主体建筑爬,建筑是用水泥砌的,大门用厚铁皮加固,上面挂着个大铁锁,锁芯都锈了。栓柱用手摸了摸大门的厚度,又看了看周围的地基:“这门得用二十斤炸药才能炸开,不过地基下面是空的,能挖条坑道,从下面把炸药送进去,炸得更彻底!”

两人没敢多待,摸清布防后就悄悄撤了出来。回到兵工厂时,天已经蒙蒙亮,小李把画着布防图的树皮递给徐昊,栓柱则在旁边补充:“暗堡里有两挺重机枪,守大门的鬼子有五个,晚上喝酒睡得沉,是突袭的好机会;坑道得挖五米长,能到地基下面,俺们猎户挖陷阱熟,能领人挖!”

李云龙看着布防图,拍着桌子大笑:“好!就按栓柱说的来!挖坑道炸地基,重坦在外面佯攻,吸引暗堡火力,步兵跟着冲,保证把这军火库端了!” 他转头看向正在装配的第三辆重坦,装甲已经铸好,老铜匠刚把铜油管装上发动机,刘根柱正试着启动,发动机的声音比前两辆更沉稳,“等这重坦装好,咱们就出发,让鬼子尝尝咱们的厉害!”

徐昊立刻安排:栓柱带着猎户老乡和战士们,去军火库附近挖坑道,用的是周铁柱设计的 “短柄铁锹”—— 铁锹柄比普通的短一半,适合在狭窄坑道里挖;王铁匠和老铜匠加快重坦装配,重点检查主炮和履带,确保实战不出问题;赵刚则组织民夫队,准备好担架、急救包,还有给战士们的干粮,随时支援前线。

张大爷带着民夫队,已经开始准备挖坑道的工具:短柄铁锹、麻绳、矿灯,还有用来支撑坑道的圆木,都是从之前拆的矿道木架上截的。“俺们跟着栓柱挖,保证又快又好,不耽误炸军火库!” 张大爷扛着铁锹,精神头十足,仿佛忘了昨天在矿洞的惊险。

李婶则带着妇女会,给挖坑道的老乡和战士们准备 “抗饿粮”—— 用玉米面和枣泥做的窝头,每个有拳头大,揣在怀里能顶半天饿,还熬了姜茶,装在葫芦里,喝着暖身子。“挖坑道累,又在地下凉,喝口姜茶别冻着!” 她给栓柱递了个葫芦,里面的姜茶还冒着热气。

中午时分,第三辆重坦终于完成了最后装配!车身比前两辆更规整,30mm 复合装甲泛着冷光,75mm 加农炮斜指天空,铜制油管在阳光下闪着亮,履带碾过地面,留下的痕迹比前两辆更深,透着股稳重的劲。刘根柱跳进驾驶舱,启动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在兵工厂上空回荡,引得所有人都围过来看。

“成了!第三辆重坦成了!” 王铁匠拍着重坦装甲大笑,手上的煤尘蹭在装甲上,留下个黑印,他却不管不顾,只顾着咧嘴笑;老铜匠也凑过来,检查着铜油管,“没漏!油管接得牢,跑再远也不会断!”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重坦扩产材料破局(矿井取钢 \/ 铜器熔件) 军火库侦察成功(摸查布防 \/ 确定爆破方案),解锁 “重坦量产扩能技术”“坑道爆破攻坚战术手册”】

【解锁内容:1. 扩能技术(双熔炉并行熔钢 模块化装配,量产周期缩短至 7 天 \/ 辆);2. 坑道爆破战术(三步定位:测距离→定坑道走向→算炸药量,爆破成功率提升 80%);3. 铜料循环方案(缴获铜器分类熔铸,优先做油管、瞄准镜零件,减少损耗)】

【任务进度:重坦旅规模成型(3 辆重坦 3 辆中坦 2 个步兵连 1 个骑兵连),军火库攻坚准备就绪,可于三日后发起总攻】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几步跳上重坦车顶,马刀指向大同以北的方向,声音在兵工厂上空格外响亮:“兄弟们!老乡们!三日后,咱们就去端鬼子的军火库!让他们没炮弹、没柴油,彻底困死在大同!”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跟着欢呼起来,声音震得熔炉里的钢水都泛起涟漪。栓柱扛着短柄铁锹,带着挖坑道的队伍已经准备出发;王铁匠和老铜匠则开始调试双熔炉,准备熔第四辆重坦的钢;李婶和妇女会的人,还在不停地做着窝头、熬着姜茶,为三日后的攻坚做准备。

夕阳下,三辆重坦并排停在兵工厂前,像三个钢铁巨人,履带在余晖里泛着暖光。远处的坑道方向,已经能看到矿灯的光点在闪烁,那是栓柱他们在连夜挖着通往胜利的道路。所有人都知道,三日后的军火库之战,将是晋西北抗战的关键一战 —— 赢了,就能彻底断鬼子的补给,让晋西北真正安稳;输了,之前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但没人退缩。李云龙站在重坦车顶,马刀上的红绸子在风中飘扬;徐昊拿着军火库布防图,还在和赵刚细化攻坚战术;周铁柱推着轮椅,正在检查重坦的备用零件;狗蛋和小石头,也学着战士们的样子,拿着木枪在旁边操练,嘴里喊着 “打鬼子、保家乡”。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熔炉的轰鸣声、铁锹的碰撞声、战士们的操练声、老乡们的谈笑声,交织成一曲属于晋西北的战歌。而那辆辆凝聚着军民心血的重坦,正静静等待着三日后的黎明 —— 那时,它们将带着所有人的希望,冲向鬼子的军火库,为这片土地的和平,劈出一条血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