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75章 熔钢量产铸重甲,铃网护厂拒残敌

鹰嘴崖兵工厂的熔炉前,王铁匠正对着堆成小山的废钢发愁 —— 大同城清理出的鬼子废弃装备,混着拆来的旧铁轨,足足有五百公斤,可里面掺了太多杂质,有生锈的铁皮、断裂的铜丝,甚至还有鬼子的破钢盔,一炉钢水倒出来,沉底的炉渣能占三成。“娘的!这杂质不挑干净,熔出的钢脆得像琉璃,造不了重坦装甲!” 他用铁勺舀起一勺钢水,暗红色的液体里浮着星星点点的黑渣,溅在地上瞬间凝成碎块。

徐昊蹲在废钢堆旁,手里拿着块锈蚀的 “虎 II” 履带板,指甲抠着上面的锈迹 —— 这是昨天从大同城垣下捡的,履带板边缘虽然锈了,中间的钢芯却还坚硬。“老周,能不能分分类?把能炼的钢挑出来,锈得太厉害的当燃料,铜丝、铝片单独熔,说不定能做零件!” 他的想法是从老乡们分拣粮食得到的启发,之前李婶她们筛豆子,会把瘪粒、石子分开,废钢说不定也能这么弄。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炉边烫得发颤,他却盯着废钢堆看了半晌,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张纸,上面画着 “废钢分类表”:“俺按硬度分了三类 —— 一类是‘虎王’‘虎 II’的残骸钢,单独熔,做装甲;二类是铁轨钢、卡车弹簧钢,混着一成‘虎王’钢熔,做履带;三类是薄铁皮、破钢盔,烧熔炉当焦炭补充,铜丝熔了做电线,铝片做瞄准镜外壳。”

这分类表是他熬了半宿画的,连每类钢的熔点、掺比量都标得清清楚楚。徐昊立刻组织人手分拣:战士们负责搬重型废钢,比如 “虎 II” 的履带板、铁轨段,孙连长带头扛着根三米长的铁轨,肩膀压得发红,却笑着说:“这点重量算啥?重坦造好,能扛鬼子更重的铁疙瘩!”;老乡们负责挑拣轻杂质,张大爷戴着老花镜,用小铁钩把铜丝从废钢堆里勾出来,手指被划破了也不在意,只念叨着 “铜丝能做电线,别浪费”;狗蛋和小石头则负责把筛好的废钢分类堆好,狗蛋手里攥着父亲张老实留下的撬棍,遇到卡在一起的废钢,就用撬棍撬开,撬棍木柄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成了他干活的力气来源。

分拣废钢的队伍里,还有个特殊的身影 —— 栓柱,那个从大同粮仓救出来的猎户老乡。他背着把自制的猎枪,主动要求负责警戒:“俺眼神好,能看三里地,要是有鬼子过来,俺第一时间喊你们!” 他的猎枪枪管是用鬼子的破步枪管改的,枪托缠着麻绳,腰间还别着把柴刀,是他打了半辈子猎的老伙计。

兵工厂周围,周铁柱设计的 “铃铛预警网” 也在紧张搭建中。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把从老乡家收集的铜铃铛 —— 有小孩的长命锁铃铛、马车上的挂铃,甚至还有庙里的铜钟碎片,用麻绳串成串,每隔五米绑在兵工厂外围的木桩上,木桩埋得半米深,上面缠着带刺的酸枣枝,只要有人碰到麻绳,铃铛就会 “叮铃哐啷” 响。“这铃铛声脆,夜里也能传三里地,鬼子想摸进来,没那么容易!” 李婶帮着绑最后一串铃铛,手指被酸枣枝扎出血,却只往衣服上蹭了蹭,继续干活。

可量产的难题还没完全解决 —— 第二辆重坦的炮塔铸造,因为模具黄泥黏性不够,刚浇筑的钢水又漏了。王铁匠气得把铁勺往地上一摔,勺底的钢渣溅了一地:“俺们都试了三次了,加了麻线、涂了桐油,还是漏!再这么耽误,月底都造不完第二辆!”

狗蛋蹲在漏钢的模具旁,突然指着模具缝隙说:“王大爷,俺们用泥巴和麦麸混在一起试试?俺娘蒸馒头时,用麦麸和泥抹锅灶,不漏气还结实!” 这是他看母亲做农家饭时学到的,没想到倒给了周铁柱启发。周铁柱立刻让人找麦麸,李婶听说后,赶紧把妇女会攒的二十多斤麦麸都抱了过来,麦麸里还混着些没筛干净的麦粒,是准备给战士们做麦麸饼的。

“按一比三的比例混!泥三麦麸一!” 周铁柱指挥着把麦麸拌进黄泥里,揉成团后往模具缝隙里塞,狗蛋也跟着帮忙,小手沾满了泥,却笑得开心:“俺娘说麦麸能让泥更黏,肯定管用!” 果然,重新浇筑钢水时,混了麦麸的黄泥模具没再漏,暗红色的钢液稳稳填满模具,王铁匠盯着模具,眼睛都不敢眨,直到钢水慢慢冷却,才松了口气:“成了!这麦麸泥真顶用!”

傍晚时分,第一炉合格的重坦装甲钢终于出炉。暗红色的钢锭从熔炉里吊出来,表面光滑,敲上去 “当当” 响,没有一丝杂音。王铁匠用铁凿在钢锭上刻了个 “甲” 字,声音里满是自豪:“这钢能扛‘虎王’的主炮擦弹,俺们的第二辆重坦,有盼头了!”

可就在这时,栓柱突然从警戒岗跑过来,脸色发白,猎枪攥得紧紧的:“徐参谋!李团长!西北方向三里地,有十几个鬼子摸过来了,都穿着便衣,手里拿着炸药包,像是想炸熔炉!”

“他娘的!鬼子残部还敢来捣乱!” 李云龙刚从大同城回来,军装还没来得及换,听到消息立刻抄起马刀,“徐昊,你带两辆中型坦克守熔炉和零件库;周铁柱带着工匠和老乡们,把刚铸好的钢锭、零件往防空洞搬;俺带骑兵连,绕到鬼子后面,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赵刚也立刻组织防御:“张大爷,您带着民夫队,把外围的铃铛预警网再拉紧点,要是鬼子碰响铃铛,就往地上扔火把,给咱们报信;李婶,您带着妇女会,把急救包、绿豆汤送到防御点,战士们打起来能随时用!”

命令刚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工匠们用撬棍撬起刚冷却的钢锭,往防空洞搬,钢锭重两百多斤,四个壮小伙才能抬动,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摔了 —— 这是三天的心血,摔碎了又得重新熔;老乡们则抱着零件箱,里面装着周铁柱刚做好的重坦炮架零件,箱子上贴着 “甲 1”“甲 2” 的标签,是按装配顺序分好的,狗蛋抱着个装铜活塞的小箱子,跑起来比谁都快,嘴里念叨着 “不能让鬼子炸了爹盼着的重坦零件”;小石头则帮着战士们往掩体里搬弹药,他的小胳膊搬不动重机枪弹箱,就每次搬两发步枪弹,来来回回跑了十几趟,鞋都磨破了也没停。

徐昊带着中型坦克,停在熔炉两侧的掩体里。刘根柱驾驶的一号车,主炮对准西北方向的小路,车顶的重机枪手老赵,手指扣在扳机上,眼睛盯着远处的树林 —— 那里是鬼子过来的必经之路。“注意铃铛声!一响就准备开火!” 徐昊对着步话机喊,声音冷静,却能让人安心。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 “叮铃哐啷” 的铃铛声 —— 鬼子碰到了预警网!紧接着,张大爷他们扔出的火把亮起,照亮了十几个穿着便衣的鬼子,手里的炸药包用麻绳绑着,正猫着腰往熔炉方向冲。“打!” 徐昊大喊,中型坦克的主炮立刻开火,榴弹落在鬼子前面的空地上,炸起一片尘土,把鬼子的冲锋队形打乱。

鬼子见状,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往熔炉冲,一队往零件库绕。可没等他们靠近,李云龙的骑兵连就从侧面冲了过来!马刀在火把光下闪着寒光,孙连长带头砍倒了冲在最前面的鬼子,鬼子手里的炸药包掉在地上,被骑兵的马蹄踩爆,“轰隆” 一声,几个鬼子被炸得飞起来。“他娘的!敢来炸俺们的熔炉,活腻歪了!” 李云龙的马刀砍得 “呼呼” 响,身上溅满了血,却越打越猛。

栓柱也带着几个猎户老乡,从树林里钻出来,手里的猎枪 “砰” 地响了一声,一个想扔炸药包的鬼子应声倒地。“俺们猎户最会打埋伏!鬼子跑不了!” 栓柱大喊着,又填了一发霰弹,对准另一个鬼子,猎枪的后坐力震得他肩膀发麻,却没敢眨眼。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十几个鬼子就被全部消灭,没一个跑掉。地上散落着鬼子的炸药包、步枪,还有几顶被砍破的便帽 —— 后来才知道,这些鬼子是大同城逃出来的残部,想炸了兵工厂的熔炉,让重坦造不出来,好给后续的援兵争取时间。

清理战场时,狗蛋在一个鬼子的尸体旁,捡到了一把刻着 “武藏” 的军刀,他把军刀递给李云龙:“李团长,这是鬼子的刀,俺们把它熔了,造重坦的零件!” 李云龙接过军刀,看了一眼,猛地往地上一剁,军刀断成两截:“好!就熔了它!让鬼子的刀,变成打鬼子的铁!”

第二天一早,兵工厂又恢复了热火朝天的量产景象。熔炉里的废钢,加了昨天缴获的鬼子军刀、步枪零件,熔出的钢水更纯了;周铁柱正在改进重坦的发动机喷油嘴,用鬼子的铜弹壳改的,能让柴油燃烧更充分,节省两成油耗;王铁匠则在铸造第二辆重坦的炮塔,模具用的麦麸黄泥,比上次更结实,钢水浇筑得格外顺利。

栓柱和几个猎户老乡,也加入了兵工厂的警戒队。他们带着猎枪,在兵工厂周围的山上巡逻,还在树上搭了了望哨,能看五里地远。“俺们保证,再也不让鬼子靠近兵工厂一步!” 栓柱拍着胸脯说,他的猎枪里,永远装着两发霰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重坦量产工艺突破(废钢分类熔铸、麦麸黄泥模具) 兵工厂防御胜利(全歼袭厂残敌、保护量产核心),解锁 “重坦量产标准化流程”“兵工厂联防体系方案”】

【解锁内容:1. 量产三阶段流程(废钢分拣→分类熔铸→模块化装配,效率提升 40%);2. 联防体系(了望哨 铃铛网 步坦巡逻 民夫警戒,四层防御);3. 重坦零件通用化改进(履带、炮架零件通用,减少库存压力)】

【任务进度:重坦量产进入稳定阶段,第二辆重坦预计 5 日内完成,晋西北根据地军工体系初步成型】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拍着熔炉旁的钢锭大笑:“好小子!这下重坦能批量造了!等造个十辆八辆,俺们就带着重坦,把周边的鬼子据点全端了,让晋西北再也没鬼子的影子!”

王铁匠也兴奋地说:“俺们按标准化流程来,一天能熔两炉合格钢,5 日内肯定能把第二辆重坦的装甲铸完!” 张大爷则带着民夫队,开始扩建防空洞:“俺们把防空洞挖宽点,能放更多零件、钢锭,就算鬼子再来,也炸不着!”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推着新做的馒头、绿豆汤过来,分给每个人:“孩子们,快吃点,造重坦累,别饿着!俺们还做了新的护腰,给搬钢锭的小伙子们用,别闪了腰!” 她给狗蛋递了个热馒头,又帮小石头把磨破的鞋补了两针,眼里满是心疼,却也透着希望。

夕阳下,兵工厂的熔炉火越烧越旺,映红了半边天。第二辆重坦的炮塔模具,在余晖里渐渐成型;远处的了望哨上,栓柱正拿着猎枪警戒,目光坚定;战士们和老乡们,有的在分拣废钢,有的在搬运零件,有的在调试设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也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 他们知道,每多造一辆重坦,晋西北的和平就多一分保障,老乡们的安稳日子就离得更近一步。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了起来,像一颗颗星星,在黑夜里格外明亮。熔炉的轰鸣声、锤打钢锭的 “当当” 声、战士们的谈笑声、老乡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晋西北最动人的夜曲。而那辆正在铸造的重坦,正在这些声音里,慢慢凝聚成守护这片土地的钢铁力量,等待着奔赴下一场战斗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