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107章 夜渡汾河搭浮桥,石锚稳船破夜袭

亮剑:我带系统打造重装旅 - 第一百零七章

夜渡汾河搭浮桥,石锚稳船破夜袭

汾河的夜黑得像泼了墨,只有月光在河面洒下一层碎银,风卷着河雾贴在脸上,凉得人直打哆嗦。徐昊蹲在河岸边,手指蘸着河水 —— 水流比白天急了三成,指尖能触到河底滚动的碎石,河中间的暗礁在夜色里只露个黑顶,像蛰伏的野兽。他把地图铺在一块平整的冻土上,借着马灯的微光,手指点在标注 “晋商货船坞” 的位置:“老秦,你去把乔掌柜请来,上次他藏的那五艘漕运船,船身宽三丈,够扛重坦的重量,现在必须靠它们搭浮桥。”

老秦揣着打火石往货坞跑,粗布棉袄的下摆被风掀得老高,他时不时摸一把怀里的玉米饼 —— 那是给民夫小顺留的,孩子昨天帮着搬钢轨时崴了脚,今天却硬要跟着来。货船坞藏在河汊深处的芦苇丛里,五艘木船用油布盖着,油布上还沾着去年运盐时的盐霜。乔掌柜正拿着桐油布擦船缝,看到老秦跑来,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是不是要动船?俺早把船缝补好了,就是船板有些朽,得用麻绳把相邻的船身绑紧,再铺两层门板才能承重。” 他从船坞的角落里搬出一捆粗麻绳 —— 这是他用自家绸缎铺的晾布绳改的,浸过三遍桐油,泡在水里三个月都不会朽。

民夫们很快聚了过来,二十多个人分成五组,每组负责一艘船。小顺扛着一块门板跑在最前面,他的左脚还肿着,跑起来一瘸一拐,却硬是抢着把门板往船板上搬:“秦叔,俺力气大,这门板俺来扛!” 老秦想拦,却被小顺推着走:“俺没事,上次小栓哥牺牲时说,多干点活,就能早一天把鬼子赶出去。” 提到小栓,老秦的眼圈红了,他拍了拍小顺的肩膀,转身去帮其他民夫绑麻绳。

周铁柱推着轮椅赶来时,民夫们正用麻绳把货船两两串联。他趴在船边,用手敲了敲船板,眉头皱起来:“不行,船板之间的缝隙有半尺宽,重坦的履带一压,准得漏下去。” 他从轮椅旁的工具箱里掏出钢尺,量着缝隙宽度,又从怀里掏出张草图 —— 是他在路上画的横梁加固方案,“得用钢轨做横梁,每艘船的两侧各焊两根,再把门板铺在钢轨上,这样才能分散重量。” 刘根柱赶紧从重坦的备用零件里拆下来八根钢轨,每根长四丈,民夫们扛着钢轨往船上跑,小顺跑得最快,他把钢轨架在船缝上,用钉子钉紧,手指被钉子砸出了血,却只是往裤子上擦了擦,又去搬下一根。

月光渐渐西斜,浮桥终于有了雏形:五艘货船顺着水流方向串联成排,像一条黑色的巨龙横在河上,钢轨架在船缝间,上面铺着从老乡家拆的老榆木门板,每块门板之间用铁钉钉死;船尾用石锚固定 —— 那是周铁柱让民夫们从河底捞的大青石,每块有两百多斤重,用三根麻绳绑在船尾的铁环上,防止船被水流冲散。“试试承重!” 刘根柱驾驶着一辆缴获的鬼子卡车,慢慢开上浮桥,车轮压在门板上,船身往下沉了半尺,却没出现裂缝,门板下的钢轨也纹丝不动。“成了!重坦能过!” 民夫们欢呼起来,小顺甚至忘了手指的疼痛,拍着手跳起来,马灯的光映在他脸上,满是少年人的兴奋。

突然,远处传来 “突突” 的马达声 —— 是鬼子的巡逻艇!探照灯的光柱在河面上扫来扫去,像一把锋利的刀,离浮桥只有半里地了。“快!把油布盖在浮桥上,撒河泥!” 徐昊大喊着,战士们和民夫们一起把黑色油布铺在门板上,油布上还沾着河底的淤泥,在夜色里和河面融为一体。小顺抱着一把河泥往油布上撒,他的左脚不小心踩空,半个身子掉进河里,冰冷的河水瞬间浸透了棉裤,他却顾不上冷,爬上来继续撒泥:“快!探照灯要过来了!”

巡逻艇越来越近,探照灯的光柱扫过浮桥,在油布上停留了几秒,却没发现异常 —— 黑色的油布混着河泥,看起来和河底的暗礁一模一样。就在大家以为要蒙混过关时,小顺怀里的打火石 “当啷” 掉在船板上,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巡逻艇瞬间停住,探照灯直直照向浮桥:“什么人?出来!不出来就开枪了!”

“打!先炸螺旋桨!” 徐昊拔出枪,对着巡逻艇的驾驶舱开枪,战士们的步枪也同时响了。巡逻艇的机枪开始扫射,子弹打在船板上,“砰砰” 响个不停,木屑溅得满脸都是。小顺想把船尾的石锚再绑紧些 —— 刚才的扫射让一根麻绳松了,船身开始往一边倾斜,却被一颗子弹击中了胸口。“小顺!” 老秦扑过去抱住他,小顺的手还紧紧抓着麻绳,鲜血顺着麻绳流进河里,染红了一片水面,“秦叔…… 锚…… 别松…… 重坦还没过河……” 说完,他的头就歪了过去,手里的麻绳还攥得紧紧的。

“娘的!跟鬼子拼了!” 老秦从船板上抄起一根钢轨,想跳上巡逻艇,却被徐昊拉住:“老秦,别冲动!巡逻艇上有掷弹筒,炸了浮桥,重坦就过不了河了!” 他从怀里掏出两颗手榴弹,拉着引线,等了两秒才往巡逻艇的螺旋桨扔过去 —— 这是周铁柱教的 “延时炸法”,能精准炸中目标。“轰隆” 一声,螺旋桨被炸毁,巡逻艇在河里打转,战士们趁机集中火力,把艇上的八个鬼子全部消灭,一个活口都没留。

浮桥的麻烦还没结束 —— 刚才的爆炸震松了中间两艘船的麻绳,船身之间的缝隙变大,钢轨开始倾斜,门板也翘了起来。“快!用备用麻绳绑紧,垫木板!” 周铁柱推着轮椅到船边,却发现轮椅的木轮卡在了船缝里,他干脆弃了轮椅,趴在船板上,用手把麻绳往船桩上绕。河水溅在他左腿的木假肢上,冻得他直咧嘴,却依旧没停下:“刘根柱,开重坦压!用履带的重量把钢轨压平!”

刘根柱赶紧驾驶第一辆重坦,慢慢开上倾斜的钢轨。重坦的履带刚压上去,钢轨就往下沉了三寸,船身也跟着晃了晃。“稳住!别慌!” 周铁柱趴在船板上,用手调整麻绳的位置,民夫们也跟着帮忙,有的用撬棍撬钢轨,有的用木板垫在船缝下。老秦抱着小顺的遗体,把他放在一艘空船上,然后转身加入搭救的队伍,他的棉裤还湿着,却顾不上冷,只是一个劲地绑麻绳:“小顺用命护的浮桥,不能毁了!”

徐昊则带着几个战士,跳到河里,用身体顶着倾斜的船身 —— 河水刚没过腰,冰冷刺骨,却没人叫苦。“再往左边顶!重坦要过来了!” 徐昊大喊着,战士们一起用力,船身慢慢回正。刘根柱趁机驾驶着重坦,慢慢往前开,履带压过钢轨时,发出 “咯吱” 的响声,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直到重坦完全开过去,大家才松了口气。

凌晨时分,所有重坦、补给车和伤员都过了河。徐昊站在河岸边,看着渐渐亮起来的河面,浮桥上还留着小顺的血迹,被晨露打湿后,显得格外刺眼。老秦把小顺的遗体放在一块平整的冻土上,用一块新的粗布盖着 —— 这是李婶昨天连夜赶制的,上面还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小顺,俺们到对岸了,回根据地了,你放心,俺们会给你立块碑,让你看着俺们打鬼子。”

周铁柱坐在河边,给自己的伤口包扎 —— 刚才趴在船板上时,右手被钉子划了道大口子,现在还在流血。他看着浮桥,从怀里掏出草图,在上面加了几笔:“下次搭浮桥,得用双层钢轨,船尾的石锚要绑四根麻绳,还要在船底加铁板,防暗礁撞坏船身。” 刘根柱走过来,递给他一块热乎的玉米饼 —— 这是从补给车里拿的,还带着余温,“老周,吃点吧,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 周铁柱接过饼,却没吃,而是放在了小顺的遗体旁:“给小顺留着,他昨天还没吃完晚饭呢。”

太阳升起时,队伍终于踏上了根据地的土地。村口的大槐树下,赵刚带着医护队和老乡们早就等着了,李婶手里提着一个大陶罐,里面装着热姜汤,看到战士们和民夫们过来,赶紧迎上去:“快喝点姜汤,暖暖心!冻坏了吧?” 孩子们也围了过来,有的给战士们递水,有的帮着牵战马,小萝卜头还拿着一朵野菊花,放在小顺的遗体旁:“哥哥,这花好看,给你。”

晚上,根据地的篝火旁,战士们和老乡们坐在一起,没人说话,只有篝火的 “噼啪” 声在夜色里回荡。老秦给小顺的遗体盖上了一块新的军毯 —— 这是李云龙特意让人拿的,“小顺是好样的,是咱们独立团的功臣。” 孙德胜坐在篝火旁,看着小顺的遗体,心里满是悲痛,他从怀里掏出一把马刀 —— 这是他缴获的鬼子军官的军刀,放在小顺的身边,“小顺,这把刀给你,以后没人能欺负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