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98章 耐火装甲闯砖窑,煤渣炸堡护棉堆

石家庄的急报送到鹰嘴崖时,兵工厂的工匠们正给第十七辆重坦贴 “耐火砖装甲”—— 周铁柱用石家庄砖窑特产的耐火砖,用铁丝固定在重坦侧面,能防鬼子燃烧弹。递报的是石家庄砖窑的老匠人老宋,手上还沾着砖灰,怀里揣着块烧得发黑的砖坯地图(用砖窑黏土压的,耐高温),上面用炭笔标着八个黑圈:“李团长!鬼子占了岗坡上的八座砖窑,改成‘砖窑碉堡’,用交通壕连起来,还抓了两百多老乡烧砖!他们抢了三个县的棉花,堆在中心砖窑,要运去东北做军服,老乡们要是没棉花做冬衣,冬天就得冻僵!”

砖坯地图上,八座砖窑碉堡沿岗坡呈 “月牙形” 分布,中心砖窑最大 —— 窑体厚三尺,顶部烟囱改造成观察哨,能俯瞰整个岗坡;鬼子的运棉队每天午后沿岗坡小路出发,用马拉爬犁运棉包,爬犁旁跟着两个步兵班护送,还在砖窑周围埋了 “砖坯雷”(用砖坯裹炸药做的,踩上去就炸)。徐昊指着地图上的 “废窑区”:“岗坡多碎石,砖窑隐蔽,重坦能借废窑伪装;咱们分两路:一路给重坦加耐火砖装甲,从岗坡正面攻砖窑碉堡,用推土铲推砖坯做掩体;另一路跟着老宋,用煤渣混炸药炸碉堡烟囱,救老乡、抢棉花,断鬼子的冬衣原料!”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耐火砖堆上磕出 “笃笃” 声,他手里拿着块混着煤渣的炸药:“俺们做煤渣混合炸药!砖窑的煤渣含硫,混黑火药炸起来烟浓,能挡鬼子视线;再给重坦的排气管加个砖窑烟囱套,从远处看像砖窑的排烟管,更隐蔽!” 这主意是他听老宋说的 —— 砖窑烧砖时常用煤渣控温,现在改成炸药填充物,既适配砖窑环境,又能利用就地取材的优势。

李云龙把马刀往腰里一插,旱烟袋在耐火砖上磕掉火星:“就这么干!徐昊,你带一个步兵连、老宋,去废窑区设伏炸烟囱、救老乡;俺带两辆重坦、骑兵连,攻砖窑碉堡、拦运棉队;赵刚,你带着民夫队,用牛车驮热粥和棉衣片,岗坡风大,老乡们冻坏了,得先暖暖身子!”

石家庄的砖窑工们也赶来帮忙,领头的是老宋的儿子小宋,手里还拎着把砖刀,刀把磨得发亮:“中心砖窑的棉花堆旁有鬼子的汽油桶,他们想烧不掉就炸;每个砖窑的烟囱都有铁梯,俺们能爬上去绑炸药;废窑区的砖坯堆能藏人,鬼子的巡逻队看不见!” 砖窑工们还扛着捆湿稻草,“这稻草浸了水,裹在身上能防燃烧弹,还能铺在重坦上做伪装!”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连夜赶制了 “砖窑战包”—— 每个包里有两斤杂粮饼(掺了黄豆粉,耐饿还抗寒)、一袋生姜水(用陶罐装的,防风寒)、一副粗布手套(双层棉布缝的,防砖坯划伤),还有用棉花做的耳罩,“砖窑风硬,耳朵冻得疼,戴上耳罩能护着点!” 她还给老宋缝了件新的粗布围裙:“老宋哥,你这围裙全是砖灰,换上新的,烧砖也干净点!”

狗蛋和小石头也吵着要去砖窑,两人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煤渣炸药的零件 —— 是周铁柱教他们混的煤渣和黑火药,比例正好,炸起来烟浓威力大。“俺们能帮着运煤渣!还能给烟囱绑炸药!” 狗蛋攥着父亲的撬棍,棍柄上裹了层防烫布,却依旧攥得紧紧的;小石头则揣着个小铜铃,“要是在废窑区遇到鬼子,俺就摇铃报信!”

天刚蒙蒙亮,两队就分头行动。李云龙带着重坦往岗坡砖窑赶,重坦的侧面贴满耐火砖,排气管套着砖窑烟囱套,车身还铺着湿稻草,从远处看像座冒烟的废砖窑。刘根柱坐在第一辆重坦的驾驶舱里,时不时用砖刀敲掉履带上的碎砖:“周大爷这耐火砖真管用!刚才鬼子扔了个燃烧弹,砖没裂,装甲也没烫坏;烟囱套也像,了望哨愣是没发现!” 副驾驶的小李则手里拿着小宋画的 “砖窑图”,每到一个废窑就提醒:“前面是‘三号废窑’,窑里能藏人,鬼子的巡逻队快过来了,先躲躲!”

徐昊带着步兵连,跟着老宋往废窑区走。废窑区的砖坯堆像小山,砖窑工们在砖坯间凿出通道,能直通中心砖窑的烟囱下。老宋指着烟囱上的铁梯:“这铁梯锈了,爬的时候慢点开,俺们在梯上绑了稻草,能防滑!” 小宋则带着战士们往煤渣里混黑火药,煤渣的硫磺味混着火药味,呛得狗蛋直咳嗽,却依旧帮着递煤渣袋。

晌午时分,李云龙的队伍到了三号砖窑旁。砖窑碉堡的射击孔对着岗坡小路,鬼子的机枪手正趴在里面,盯着运棉队的方向;远处传来爬犁的 “咯吱” 声 —— 鬼子的运棉队来了,十多辆爬犁排成队,每辆都堆着半人高的棉包,白花花的棉花从包缝里漏出来,落在岗坡上。“炸碉堡!先把射击孔堵了!”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主炮 “轰隆” 一声,炮弹带着砖渣飞向砖窑碉堡,射击孔瞬间被砖坯堵死,里面的鬼子惨叫着往交通壕跑。

可重坦刚往岗坡上开了十米,突然 “咕咚” 一声陷进了废窑的泥坑 —— 砖窑废弃后留下的砖泥被雨水泡软,重坦的右履带陷进半米深,怎么动都爬不上来。“不好!陷泥坑了!要侧翻!” 刘根柱急得额头冒汗,手里的操作杆掰得 “咔咔” 响,发动机嘶吼着,履带却只在泥里打转,砖渣和泥水溅得满身都是。

砖窑里的鬼子见状,立刻往重坦扔燃烧弹,“呼” 的一声,火焰裹着黑烟烧在耐火砖上,虽然没烧穿装甲,却把湿稻草伪装烧得噼啪响。周铁柱推着轮椅,冒着火焰冲过去,左腿的木假肢在泥里陷得发疼,他指着旁边的废砖坯:“用砖坯填坑!把砖坯垒在履带下,能把重坦抬起来!” 战士们和砖窑工们立刻抱来废砖坯,狗蛋和小石头也跑过来帮忙,两人抱着砖坯往坑里塞,砖坯垒得够多了,刘根柱踩下油门,履带 “咯吱” 转动起来,重坦终于爬出泥坑,继续往前冲。

“拦运棉队!用推土铲掀爬犁!”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推土铲猛地撞向最前面的爬犁,“轰隆” 一声,爬犁被掀翻,棉包滚得满地都是,棉花飘得岗坡上到处都是;剩下的爬犁想跑,却被骑兵连拦住,孙连长带着骑兵冲过去,马刀劈向护送的鬼子,没半个时辰就控制了运棉队,保住了所有棉花。

而废窑区的炸烟囱行动也到了关键 —— 徐昊带着战士们,在小宋的指引下,爬上了中心砖窑的烟囱,把煤渣炸药绑在烟囱中部。“快!拉引信!鬼子要去烧棉花了!” 徐昊点燃引信,“滋滋” 的火星在烟囱上格外刺眼,所有人都赶紧往废窑区撤。

没等鬼子反应过来,“轰隆” 一声巨响,中心砖窑的烟囱被炸断,砖窑顶塌了一半,里面的鬼子惨叫着被埋在砖堆下。“冲!救老乡!” 徐昊大喊着,战士们从废窑区冲出来,往砖窑的工棚跑,里面的老乡们正蜷缩在砖堆旁,有的脚被砖窑的高温烫伤,看到八路军进来,都激动得哭了。

老宋扶着一个烫伤的老乡,往岗坡下走:“快跟俺们走!民夫队在下面送热粥和棉衣片,再晚粥就凉了!” 狗蛋和小石头则给老乡们递生姜水,小石头的生姜水还热乎着,老乡们喝了一口,冻得发紫的嘴唇慢慢有了血色。

战斗进行到傍晚,八座砖窑碉堡全被炸毁,十多辆运棉爬犁被缴获,两百多老乡全被救了回来,抢回的棉花堆成了小山,足够三个县的老乡们做冬衣。老宋看着满地的棉花,激动得用砖刀敲了敲砖坯:“俺们的棉花保住了!再也不用怕冬天冻着了!” 小宋则摸着重坦上的耐火砖,眼里满是欣慰:“这砖真结实,燃烧弹都烧不坏,以后俺们烧砖,也给重坦留着!”

周铁柱推着轮椅,检查着重坦的耐火砖装甲:“这耐火砖还能用,下次再改进下,用铁丝绑双层,更牢固;煤渣炸药也得加层油纸,防雨水受潮,炸起来烟更浓!” 老铜匠则在给重坦的主炮清理砖渣,用细钢砂裹着麻布,一点点打磨:“炮管里进了不少砖渣,得擦干净,下次打碉堡更准!”

狗蛋和小石头坐在棉包旁,手里拿着块杂粮饼,小石头把饼递给狗蛋:“狗蛋哥,这饼真顶饿,老宋大爷说,等棉花运回去,李婶就能给咱们做新棉衣了!” 狗蛋点点头,把饼收进布包,之前在砖窑里弄脏的撬棍,现在还扛在肩上,棍柄上沾着的砖灰,像给撬棍添了层新装饰。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给大家送来了热粥和棉衣片。她给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用耳罩帮老乡们捂住冻红的耳朵:“辛苦你们了,喝碗热粥,裹上棉衣片,暖暖身子!” 她还给老宋递了袋新的砖窑黏土:“老宋哥,你这黏土快用完了,换上新的,下次烧砖更顺手!”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石家庄岗坡砖窑破堡 护棉救民双胜利(击毁 8 座砖窑碉堡 12 辆运棉爬犁、解救 230 名老乡、保住 100 吨棉花) 土法砖窑战术验证(耐火砖附加装甲、煤渣混合炸药、烟囱观察哨),解锁 “岗坡 - 砖窑协同装甲战术手册”“石家庄棉物资保障体系方案”】

【解锁内容:1. 砖窑战术三法(耐火砖装甲防燃烧弹 煤渣炸药烟幕掩护 废窑区隐蔽突袭);2. 棉物资方案(棉花跨区调拨 冬衣赶制工坊 老乡互助缝补,解决御寒问题);3. 重坦砖窑适配优化(履带加砖渣防滑垫 车身贴可拆卸耐火砖,适应高温岗坡地形)】

【任务进度:重坦旅岗坡 - 工业设施作战能力成型,华北抗日根据地 “总反攻物资储备” 全面完成,可启动 “华北抗日根据地联合总反攻主力战计划”,下一步支援太原外围战略核心据点】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跳上一堆棉包,马刀指向太原方向,声音在石家庄岗坡上空格外响亮:“兄弟们!老乡们!砖窑破了,棉花保住了,咱们就去太原!把鬼子的核心据点全端了,让华北的老乡们都能穿上新棉衣,安稳过冬天,早一天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跟着欢呼起来,声音震得岗坡上的砖坯簌簌落下。石家庄的老乡们给支援队伍送来了新烙的杂粮饼、晒干的生姜,还有自己编的棉线手套,“你们帮俺们破了砖窑碉堡,救了老乡,还保住了棉花,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别嫌弃!” 老宋还把自己的砖刀送给了周铁柱:“同志,这砖刀陪了俺三十年,能砌砖还能修重坦,你们带着,去太原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支援队伍准备返程。老宋带着石家庄的老乡们,在岗坡下送行,有的帮着搬重坦零件,有的给战士们塞杂粮饼,有的拉着战士的手,舍不得他们走。小宋还把自己烧的第一块耐火砖送给了小石头:“这个给你,下次来石家庄,俺教你烧砖!” 小石头接过耐火砖,攥得紧紧的,眼里满是期待。

返程的路上,重坦的耐火砖装甲已经拆下来,装在牛车上,车身的砖渣防滑垫被收起来,行驶在岗坡的土路上,比来时更稳。刘根柱坐在重坦的驾驶舱里,手里拿着老宋送的砖刀,时不时伸出窗外敲掉履带上的砖渣:“这砖刀真管用,能清理履带,下次走砖窑区再也不怕卡砖了!” 徐昊则拿着石家庄岗坡的地图,在上面标注着砖窑位置、运棉路线,“下次再来,就能更顺利地帮老乡们护棉保砖窑了!”

夕阳下,支援队伍回到了鹰嘴崖根据地。兵工厂的院坝里,第十七辆重坦的砖窑改造已经完成,正停在阳光下;赵刚带着根据地的老乡们,在村口等着,手里拿着新做的耳罩和棉线手套;王铁匠和周铁柱已经在车间里准备给重坦贴可拆卸耐火砖,第十八辆重坦的车身,很快就能用上更耐用的岗坡适配装备。

所有人都知道,石家庄岗坡砖窑破堡的胜利,只是华北总反攻主力战的开始。只要军民同心,只要重坦旅越来越强,只要这份岗坡 - 砖窑御敌、护棉保民的信念在,就没有打不赢的核心据点战,没有守不住的民生根基。那两辆从石家庄回来的重坦,车身虽然沾了不少砖灰和棉花絮,却像是镀上了一层新的光芒 —— 那是砖窑攻坚胜利的光芒,是石家庄共济的情谊,是抗战必胜的希望。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李云龙和赵刚、徐昊坐在指挥部里,看着太原外围的地图,准备制定下一次的核心据点清剿计划;周铁柱还在调试煤渣炸药的配比,老铜匠在旁边帮忙改进;狗蛋和小石头则在给重坦的履带清理砖渣,他们的脸上满是骄傲 ——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重坦,这些土制砖窑武器,这些军民同心的努力,终将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迎来真正的和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