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86章 水网埋雷阻扫荡,木船运械守粮仓

鲁西的雨刚停,鹰嘴崖根据地的指挥部里就闯进个浑身是泥的汉子 —— 鲁西粮库的看守老郑,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还缠着渗血的布条,手里攥着块发霉的麦饼,是他逃出来时带的唯一口粮。“李团长!徐参谋!鬼子带着‘清剿队’来了!三十多艘汽艇,还有两辆‘小豆丁’(九五式轻型坦克),要抢鲁西粮库!粮库里存着三个县的冬粮,要是被抢了,老乡们冬天就得饿死!” 他说话时牙齿打颤,不是冷的,是急的,粮库的地图被他揣在怀里,边角都被汗水泡烂了。

地图上,鲁西的水网像乱麻般铺开 —— 京杭大运河的支流纵横交错,粮库坐落在湖心岛,只有两条水路能进,鬼子的汽艇正顺着北河往岛上进发。徐昊指着地图上的浅滩:“水网窄,汽艇转不开,咱们在浅滩埋水下地雷;湖心岛的码头得用竹排堵,再让重坦拆成零件,用木船运到岛上组装,守粮库大门!”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潮湿的地面上磕出 “笃笃” 声,他手里拿着个绑着麻绳的玻璃瓶:“俺们做水下地雷!用老乡们捐的玻璃瓶,装黑火药和碎铁片,瓶口塞棉花浸煤油,麻绳绑在水底的芦苇根上,汽艇的螺旋桨一缠麻绳,就会扯翻瓶子炸了它!” 这主意是他看老乡们捞鱼时想到的 —— 渔民常用麻绳绑石头沉底拦鱼,现在改成拦汽艇,再加上炸药,威力刚好。

李云龙拍着桌子站起来,马刀鞘把桌上的油灯震得晃了晃:“就这么干!徐昊,你带一个步兵连、周铁柱,去北河埋地雷,用木船运重坦零件;俺带骑兵连,绕到南河,用竹排堵鬼子的退路;赵刚,你带着民夫队,跟老郑去粮库加固围墙,多备点滚木礌石!”

张大爷听说要去鲁西水网,立刻扛着船桨赶来,身后跟着六个撑船的老渔民,每人手里都牵着艘木船 —— 船身是用老杨木造的,船帮上补着好几块铁皮,是平时摆渡、捞鱼用的。“北河的浅滩俺熟,哪里有暗礁、哪里芦苇密,俺闭着眼都知道!木船能载重坦的零件,俺们还能帮着绑地雷!” 老渔民王大爷手里的船桨磨得发亮,桨柄上的包浆是几十年撑船磨出来的,他还特意带了捆粗麻绳,“绑地雷的绳子得用浸过桐油的,耐水泡,不容易断!”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连夜赶制了 “水战包”—— 每个包里有两斤炒面、一壶淡水、一块防水油布,还有用艾草和薄荷缝的护腕,“水网里蚊虫多,艾草能驱蚊,战士们下水也能少遭点罪!” 她还给老郑递了碗热姜汤:“老郑兄弟,快喝口暖身子,你这一路逃出来,肯定受了不少苦!”

狗蛋和小石头也吵着要去,两人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芦苇秆 —— 周铁柱教他们的,水网里潜渡时,叼着芦苇秆能呼吸,还能帮着传递消息。“俺们会水!能帮着绑地雷、传信!” 狗蛋攥着父亲的撬棍,棍柄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依旧攥得紧紧的;小石头则揣着个小铜铃,“要是遇到鬼子,俺就摇铃报信!”

天刚蒙蒙亮,队伍就出发了。木船在水网里穿行,船头的老郑指着远处的芦苇荡:“前面就是北河浅滩,鬼子的汽艇明天一早就会从这儿过!” 徐昊让木船停在芦苇荡里,战士们和老乡们立刻动手埋地雷 —— 王大爷撑着船,周铁柱蹲在船头,把绑好麻绳的玻璃瓶地雷往水里放,绳子的另一头系在芦苇根上,玻璃瓶半沉在水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狗蛋和小石头也没闲着,两人叼着芦苇秆,潜到水下帮着固定麻绳。水刚没过胸口,小石头的新布鞋就灌满了泥,却没顾上脱,他一边绑绳子一边对狗蛋说:“俺们得把地雷绑牢点,别让鬼子的汽艇跑了!” 狗蛋点点头,手里的撬棍用来捅开河底的淤泥,好让麻绳固定得更稳。

可刚埋到一半,远处突然传来汽艇的轰鸣声 —— 鬼子的侦察艇来了!“快!把船划进芦苇荡!” 张大爷喊着,老渔民们立刻撑船往芦苇深处躲,战士们则趴在船底,用芦苇秆挡住身体。侦察艇的探照灯扫过芦苇荡,灯光在水面上晃来晃去,差点照到狗蛋露在水面的头发,狗蛋赶紧往下缩,屏住呼吸,直到汽艇的声音远了,才敢探出头来。

“得加快速度!鬼子明天一早就来!” 徐昊擦了擦脸上的水,让战士们加快埋地雷的进度。一直忙到太阳偏西,三十多个水下地雷终于埋好了,北河浅滩的芦苇荡里,密密麻麻的麻绳在水下牵着玻璃瓶,像一张看不见的网,等着鬼子钻进来。

而湖心岛的粮库旁,赵刚正带着老乡们加固围墙。粮库的围墙是用土坯砌的,之前被鬼子的炮弹炸出了几个洞,老乡们用从附近拆的鬼子碉堡砖,一块块往洞里填,再用泥浆抹严实。“再堆点滚木在围墙上,鬼子要是爬墙,就往下推!” 赵刚手里拿着铁锹,带头往围墙上堆滚木,滚木上还钉着钉子,尖朝上,“这样能扎伤鬼子,让他们爬不上来!”

李云龙的骑兵连则在南河扎竹排 —— 鲁西的竹子多,老乡们砍来竹子,用麻绳绑成两米宽、三米长的竹排,每个竹排上都藏着两个战士,手里拿着步枪和手榴弹。“鬼子要是从南河逃,俺们就用竹排拦,再扔手榴弹炸他们的汽艇!” 孙连长站在竹排上,试着划了划,竹排在水面上很稳,比木船还灵活。

第二天一早,鬼子的 “清剿队” 果然来了!三十多艘汽艇排成队,顺着北河往湖心岛冲,汽艇上的机枪 “哒哒” 地扫着芦苇荡,想吓跑藏在里面的人。“等他们进浅滩!” 徐昊蹲在芦苇荡里,手里攥着根绳子 —— 这根绳子连着最前面的一个地雷,能手动引爆,防止鬼子绕开。

汽艇刚冲进浅滩,最前面的一艘突然 “轰隆” 一声炸了 —— 螺旋桨缠到了地雷的麻绳,扯翻了玻璃瓶,黑火药爆炸,汽艇的尾部被炸出个大洞,水瞬间灌了进去,汽艇慢慢沉了下去。后面的汽艇慌了,想掉头跑,却被后面的汽艇挡住,乱作一团。“引爆!” 徐昊拽紧绳子,剩下的地雷接二连三地爆炸,水面上到处是汽艇的残骸,鬼子的惨叫声、汽艇的爆炸声混在一起,像一锅煮开的粥。

可还有五艘汽艇绕开了浅滩,朝着湖心岛的码头冲去!“快!组装重坦零件!” 周铁柱大喊着,战士们和老乡们立刻把木船上的重坦零件搬下来 —— 有并列机枪、履带板、小型炮架,这些都是拆下来的备用零件,现在要组装成临时防御武器。王铁匠负责组装机枪架,用履带板做底座,没半个时辰,两挺重机枪就架好了,对准码头方向。

鬼子的汽艇刚靠岸,重机枪就 “哒哒” 地响起来,鬼子刚跳下来,就被打倒了一片。剩下的鬼子想往粮库冲,却被围墙上的滚木砸中,滚木上的钉子扎进身体,疼得鬼子惨叫着滚在地上。赵刚带着步兵连冲下来,手里的步枪对着鬼子开火,老乡们也拿着锄头、铁锹冲过来,有的帮着战士们递弹药,有的把受伤的鬼子按在地上。

南河的鬼子想逃跑,却被李云龙的骑兵连拦住!竹排上的战士们扔出手榴弹,炸得鬼子的汽艇东倒西歪,孙连长带着骑兵连冲过去,马刀劈向跳船逃跑的鬼子,没几分钟就把鬼子的退路堵死了。

战斗进行到中午,鬼子的 “清剿队” 终于被全灭 —— 三十多艘汽艇全被炸沉或缴获,两辆 “小豆丁” 坦克也被重机枪打坏了履带,动弹不得,鬼子死伤两百多人,剩下的全被俘虏。粮库保住了,三个县的冬粮安然无恙,老乡们围着粮库,激动得哭了起来。

老郑抱着一袋小麦,跪在地上,对着战士们和老乡们磕头:“谢谢你们!俺们三个县的老乡,冬天有粮吃了!俺代表老乡们,给你们磕头了!” 李云龙赶紧把他扶起来:“老郑,别这样!保护老乡、守粮库,是俺们该做的!”

周铁柱推着轮椅,检查缴获的 “小豆丁” 坦克:“这坦克的发动机还能用,拆下来能改造成粮库的抽水机,粮库的粮仓需要通风,抽水机改改就能用!还有汽艇的螺旋桨,能做木船的推进器,以后运粮更方便!”

狗蛋和小石头在水里捞鬼子的弹壳,两人的裤腿全湿了,却笑得格外开心。小石头捞到个铜弹壳,递给狗蛋:“狗蛋哥,这个给你,能做个小喇叭,以后传信更方便!” 狗蛋接过弹壳,揣在怀里,之前埋地雷时弄脏的撬棍,现在还扛在肩上,棍柄上沾着的水草,像给撬棍添了层新装饰。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给大家送来了热炒面和淡水。她给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用艾草护腕帮战士们擦去胳膊上的蚊虫叮咬包:“辛苦你们了,吃点炒面,填填肚子,这水是烧开的,放心喝!”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鲁西水网反扫荡 粮库守护双胜利(击毁 32 艘汽艇 2 辆轻型坦克、守住 3 县冬粮、解救被俘老乡 56 人) 土法水战技术验证(竹筒水下地雷、芦苇秆潜渡、木船运械),解锁 “水网重坦游击战术手册”“根据地粮库防御体系方案”】

【解锁内容:1. 水网战术三法(水下地雷阻航 竹排伏击 零件化重坦应急防御);2. 粮库防御方案(土坯墙加固 滚木礌石 改造武器守点,防抢防烧);3. 水战装备优化(芦苇秆加铜管延长呼吸时间、木船涂桐油增强防水)】

【任务进度:重坦旅水网作战能力成型,晋冀鲁豫根据地粮库安全系数提升至 90%,可启动 “冀鲁豫全域反扫荡联动计划”,下一步支援豫东根据地】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跳上一艘缴获的汽艇,马刀指向豫东方向,声音在水网上空格外响亮:“兄弟们!老乡们!鲁西守住了,咱们就去豫东!把鬼子的‘扫荡’计划全砸了,让冀鲁豫的老乡们,都能安稳过冬、安心种地!”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跟着欢呼起来,声音震得水面上的芦苇簌簌作响。鲁西的老乡们给支援队伍送来了新磨的面粉、晒干的鱼干,还有自己编的竹篮,“你们帮俺们守住了粮库,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别嫌弃!” 王大爷还把自己的船桨送给了徐昊:“这桨陪了俺三十年,划着稳,你们去豫东,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支援队伍准备返程。老郑带着鲁西的老乡们,在码头送行,有的帮着搬重坦零件,有的给战士们塞干粮,有的拉着战士的手,舍不得他们走。“俺们会把粮库守好,等你们回来!” 老郑的眼里满是泪水,却笑得格外开心。

返程的路上,木船在水网里穿行,船头的王大爷的船桨划着水,“哗啦” 声混着发动机的低吼,格外悦耳。刘根柱坐在木船里,手里拿着船桨,学着王大爷的样子划水,虽然划得不好,却笑得格外开心;徐昊则拿着鲁西水网的地图,在上面标注着浅滩、暗礁的位置,“下次再来,就能更顺利了!”

夕阳下,支援队伍回到了鹰嘴崖根据地。兵工厂的水车还在转动,“吱呀” 声混着车床的切削声,像是在欢迎他们回来;赵刚带着根据地的老乡们,在村口等着,手里拿着新做的护腰和鞋垫;王铁匠和周铁柱已经在车间里准备拆解缴获的汽艇零件,第七辆重坦的推进器,很快就能用上汽艇的螺旋桨。

所有人都知道,鲁西反扫荡的胜利,只是冀鲁豫全域反扫荡的开始。只要军民同心,只要重坦旅越来越强,只要这份水网御敌、保粮护民的信念在,就没有打不赢的 “扫荡”,没有守不住的家园。那艘从鲁西回来的汽艇,船身虽然沾了不少水藻,却像是镀上了一层新的光芒 —— 那是反扫荡胜利的光芒,是水网共济的情谊,是抗战必胜的希望。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李云龙和赵刚、徐昊坐在指挥部里,看着豫东根据地的地图,准备制定下一次的反扫荡支援计划;周铁柱还在调试水下地雷的引爆装置,老铜匠在旁边帮忙改进;狗蛋和小石头则在给重坦的零件擦水,他们的脸上满是骄傲 ——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重坦,这些土制水战武器,这些军民同心的努力,终将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迎来真正的和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