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11章 硝油凝利刃,袭扰破敌补给线

鹰嘴崖的晨雾还没散尽,徐昊就被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惊醒。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到王铁匠正蹲在陶瓮旁,用木棍小心搅动着里面淡黄色的液体 —— 这是他们昨晚刚熬制的硝化甘油,液面还泛着细密的泡沫,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酸味。

“王师傅,怎么样?还稳定吗?” 徐昊快步走过去,手里攥着系统刚弹出的【硝化甘油安全操作指南】,指尖因为紧张微微发白。昨天试制备时,半罐硝油因为温度过高差点炸了,现在这两瓮可是兵工厂的宝贝,能让反坦克手榴弹的破甲力提升一倍。

王铁匠直起身,腰杆比昨天弯了些,袖口沾着褐色的污渍:“温度控制在 15 度以下就没事,就是这陶瓮太脆,经不起颠簸。昨天老李说要运两瓮去前哨,我看悬 —— 山路颠一下,怕是要炸。”

正说着,山腰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李云龙披着件破军大衣,满脸风霜地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浑身是泥的侦察兵:“徐昊,坏消息!鬼子驻阳泉的联队要动了,后天就会派先遣队清剿周边,重点查咱们的补给线!” 他把一张皱巴巴的地图拍在石桌上,“这是他们的补给路线,每天有三辆卡车运粮食和弹药,护送的有一个排鬼子,还有两挺重机枪。”

赵刚随后赶到,手里拿着老乡送来的情报:“还有个更糟的,张庄的汉奸刘三柱投靠了鬼子,把咱们兵工厂的大致位置供出去了。刚才张大爷来报,鬼子先遣队里有个‘特务队’,专门搜山找兵工厂。”

徐昊心里一沉,手指在地图上划过鬼子的补给线 —— 从阳泉到狼窝沟,中间要经过一段开阔的河滩,那里既无遮挡,又适合埋地雷,是袭扰的好地方。但问题是,他们现在的硝化甘油还没装弹,反坦克手榴弹只有 30 枚,迫击炮炮弹也只剩 25 发,硬拼肯定吃亏。

“不能硬拼,得用袭扰。” 徐昊指着河滩西侧的土坡,“这里能架迫击炮,咱们先在河滩埋铁轨地雷,再派小组藏在坡后,等鬼子卡车过来,先炸卡车轮胎,再用手榴弹炸车厢,迫击炮专门打他们的重机枪阵地。”

周铁柱扛着机枪走进来,胳膊上的绷带刚换过,还渗着血:“徐参谋,我带机枪班去!上次打坦克没够劲,这次正好找鬼子算账!”

“你胳膊还没好,不能去一线。” 徐昊按住他的肩膀,“你负责带新兵埋地雷,用上次截的铁轨段做雷壳,每个地雷掺半斤硝油,威力够炸穿卡车底盘。”

王铁匠突然开口:“硝油装地雷得用陶瓮封口,昨天我试了,陶瓮透气差,还能缓冲震动,比铁皮安全。咱们后山就有陶窑,让李婶带妇女们烧一批,中午就能好。”

李云龙一拍大腿:“就这么分工!老赵,你带二营护送老乡往更深的山里转移,顺便把陶瓮运过来;徐昊、王师傅留在兵工厂赶制硝油地雷;周铁柱带新兵埋地雷,中午前必须埋完!”

接下来的半天,鹰嘴崖忙得像个转动的陀螺。徐昊和王铁匠守在熔炉旁,把硝油和碎铁片装进陶瓮,再用麻绳捆紧 —— 每颗地雷都得缠三道绳,防止搬运时摔碎。李婶带着十几个妇女在陶窑里忙活,黏土不够就用山泉和泥,烧坏的陶瓮堆在窑边,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黑灰。

中午时分,第一批陶瓮地雷刚做好,张大爷就喘着粗气跑进来:“徐参谋!鬼子特务队往这边来了,还有三辆摩托车,离鹰嘴崖只剩十里!”

徐昊立刻下令:“王师傅,你带工人们把机床拆了往山洞里搬;周铁柱,赶紧把地雷运去河滩,我带神枪手去拖延特务队!”

他刚抓起改良中正式步枪,李云龙就追了上来,塞给他一把缴获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小心点!别跟鬼子硬拼,拖到天黑就行!”

徐昊带着五个神枪手,在鹰嘴崖外的山道上设了埋伏。他们把几棵枯树推倒横在路中间,又在树后埋了两颗普通手榴弹 —— 不是为了炸鬼子,是为了制造声响,拖延时间。

半个时辰后,三辆摩托车的轰鸣声传来。为首的特务队队长戴着墨镜,手里拿着张地图,正是汉奸刘三柱指认的兵工厂方向。摩托车刚到枯树前停下,徐昊就扣动了扳机,子弹擦着队长的耳朵飞过,打在摩托车的油箱上,溅起一串火花。

“有埋伏!” 鬼子特务队立刻跳下车,架起轻机枪往树后扫射。徐昊带着神枪手边打边撤,故意把子弹打在石头上,制造人多的假象。鬼子果然上当,不敢贸然追击,只能在原地警戒,等后续的步兵赶来。

等徐昊撤回河滩时,周铁柱已经带着新兵埋好了二十颗陶瓮地雷,每颗地雷之间隔五米,引线都接在旁边的芦苇丛里。远处的土坡上,炮兵小队也架好了两门 “昊龙式” 迫击炮,炮口对准河滩入口。

“徐参谋,鬼子的卡车快到了!” 侦察兵跑过来报告,语气里带着紧张,“来了三辆卡车,后面跟着二十多个鬼子,两挺重机枪架在最后一辆卡车上。”

徐昊趴在土坡后,通过望远镜看到鬼子的卡车正慢悠悠地驶进河滩。第一辆卡车的驾驶员大概觉得安全,还探出身子抽烟,完全没注意到脚下的芦苇丛里藏着引线。

“等第一辆卡车过了第三颗地雷再拉弦!” 徐昊低声下令,手指紧紧攥着引线绳。

卡车一点点往前挪,车轮压过芦苇丛,发出 “沙沙” 的声响。当第一辆卡车刚过第三颗地雷时,徐昊猛地拉下拉线 ——“轰隆!轰隆!轰隆!” 三颗地雷同时炸开,陶瓮碎片和硝油的威力远超预期,第一辆卡车的轮胎被炸飞,车厢里的粮食撒了一地。

“打!” 徐昊大喊一声,迫击炮立刻开火,第一发炮弹就落在最后一辆卡车旁,把重机枪阵地炸得稀烂。周铁柱的机枪班也开火了,子弹扫向跳下车的鬼子,打得他们抱头鼠窜。

第二辆卡车想往后退,却被第一辆卡车挡住。徐昊瞄准驾驶员,扣动扳机,子弹穿透车窗,驾驶员当场倒下。卡车失控撞在旁边的石头上,车厢里的弹药箱摔了出来,正好落在一颗没炸的地雷旁。

“快撤!弹药要炸了!” 徐昊大喊着,带着战士们往后退。刚退到土坡后,就听到 “轰隆” 一声巨响,弹药箱被地雷引爆,整个河滩都被火光笼罩,第二辆卡车瞬间成了废铁。

剩下的鬼子见势不妙,拖着伤员往回跑。徐昊没让追 —— 他们的弹药不多了,迫击炮炮弹只剩 8 发,手榴弹也用了 15 枚,见好就收才是游击战术的关键。

打扫战场时,战士们在卡车残骸里找到了不少好东西:两箱步枪子弹,五十斤大米,还有几捆绷带和消炎药。但代价也不小 —— 两个埋地雷的新兵被鬼子的机枪打伤,其中一个伤了腿,需要卧床休养。

李婶带着担架队赶来,小心翼翼地把伤员抬上担架。她看着满地的弹药箱,抹了把眼泪:“这些东西来得不容易,咱们的娃子又受伤了……”

徐昊蹲在伤员身边,把系统刚兑换的 “消炎粉” 递过去 —— 这是完成袭扰任务的奖励,虽然只有三盒,但能救命。“放心,有这药,很快就能好。” 他轻声安慰道,心里却沉甸甸的 —— 战争从来不是儿戏,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牺牲和伤痛,绝不能像戏说那样轻松。

回到鹰嘴崖时,王铁匠已经把机床都搬进了山洞。看到缴获的物资,他眼睛一亮:“这些子弹正好给新造的步枪用!还有这大米,能给伤员熬粥喝!”

李云龙拍着徐昊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小子,你这袭扰战术太管用了!不仅毁了鬼子的补给,还缴获了这么多东西,师部要是知道了,肯定得给咱们记一功!”

赵刚也笑着说:“更重要的是,咱们拖延了鬼子先遣队的时间,老乡们已经安全转移到后山了。刚才张大爷来报,汉奸刘三柱被咱们的民兵抓住了,这就叫‘善恶有报’。”

徐昊打开系统面板,【支线任务 “袭扰日军补给线” 完成,评价:良好!获得奖励:铁血积分 600,解锁 “班组协同战术手册”,系统商城新增 “简易迫击炮瞄准镜” 兑换权限】。他翻看着 “班组协同战术手册”,里面详细写着 “机枪掩护 - 步枪冲锋 - 手榴弹压制” 的基础配合,正好能用来训练部队,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扫荡做准备。

当天晚上,独立团召开了干部会。李云龙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旱烟袋,目光扫过在场的人:“从今天起,正式任命徐昊为独立团战术参谋,负责全团的战术训练和装备改良。往后不管是打仗还是训练,都得听徐参谋的 —— 他能让咱们少死人,多打胜仗!”

战士们立刻鼓掌,周铁柱拍得最响:“徐参谋,以后俺们机枪班就听你调遣,你让打哪就打哪!”

徐昊站起身,对着众人敬了个军礼:“谢谢团长,谢谢各位战友!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带着大家多杀鬼子,早日把他们赶出中国!接下来咱们要抓紧训练班组协同,多造硝油地雷和反坦克手榴弹,鬼子的大规模扫荡很快就会来,咱们必须做好准备!”

夜色渐深,鹰嘴崖的山洞里还亮着油灯。徐昊趴在石桌上,根据 “班组协同战术手册” 画训练图;王铁匠带着工人们连夜赶制手榴弹,陶瓮里的硝油泛着微光;周铁柱则在山洞外带着新兵练刺杀,喊杀声在山谷里回荡。

远处的阳泉方向,日军联队的营地灯火通明,卡车和坦克的轰鸣声隐约传来 —— 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鹰嘴崖的每个人都眼神坚定,他们有能炸穿装甲的硝油地雷,有配合默契的战斗班组,更有军民一心的信念。

徐昊抬头望向洞外的星空,心里默念着:鬼子,来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用硝油凝成的利刃,用鲜血铸就的防线,定能守住这片土地,守住身后的同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