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32章 看清一个现实!

当英军抵达布尔人居留地时,发现那里早已人去楼空。

不仅居民撤离一空,连房屋与农田也被主动焚毁,未留下一丝可供利用之物。

这是典型的坚壁清野战术,一种弱势方对抗强敌的传统反抗方式。

英军虽略感意外,惊讶于对方竟宁可自毁家园也不妥协的决绝态度,但从自身角度看,并无实际损失。

反倒是布尔人付出了沉重代价——失去住所意味着流离失所,烧掉耕地则意味着来年颗粒无收,温饱都成问题。

照理说,这样的自我牺牲近乎自取灭亡,甚至无需英军动手,饥饿便会慢慢吞噬他们。

英军非但没有感到担忧,反而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哼,布尔人竟然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毁掉耕田,这不正说明他们怕了我们吗?要是还有胆量对抗,怎么会做出这种自断生路的蠢事?”

这样的看法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毕竟坚壁清野向来是弱者面对强敌时万不得已才用的手段,即便最终能占到一点便宜,也是代价惨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说得对!这场仗快到头了。

那些布尔人哪是什么军队,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罢了!”

整整七天,英军一路前行,没遇上任何像样的抵抗。

他们的部队顺利向前挺进了两百余公里,几乎将布尔人的聚居点拿下了一半!

步步为营的推进,加上对方节节后退的姿态,让英军上下滋生出轻视之心,觉得胜利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就在自己放松警惕之时,

布尔人趁着夜色发动了突袭!

这些布尔战士十分机敏,并未正面冲击英军主力,而是精准地盯上了负责运送补给的后勤队伍。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前线与后方之间的联系早已变得松散脆弱。

若是对手是法国或德国那样的正规军,英军或许会格外重视后勤防线的安全。

可面对的是布尔人——开战以来一直避战逃窜、在他们眼中毫无斗志的“乡巴佬”,谁也没想到他们会突然反扑。

因此,护送物资的部队兵力极为薄弱,遇袭之后顷刻间便溃不成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

等前方主力接到消息匆忙回援时,战斗早已结束。

原本要送往前线的大批粮草、弹药、衣物和日用物资,尽数落入布尔人之手。

战场上只留下横七竖八的尸体,除此之外,空空如也。

有了这批缴获的装备补给,布尔人的战斗力大幅提升。

他们换上了更精良的武器,弹药充足,甚至拿到了不少火炮和机枪。

这使得他们接下来的游击行动更加灵活凶猛,威胁也越来越大。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英军被这种神出鬼没的战术打得焦头烂额,处处被动,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战争刚打响时,大英帝国幻想的是一场摧枯拉朽般的凯旋。

现实却完全背离了预想。

明明坐拥十万大军,纸面实力远超对手,可在实际交锋中,英军的表现却糟糕透顶。

他们一心想要找到敌军主力决战,可布尔人压根不理这套。

你进我退,你停我扰。

英军每前进一步,对方就往后撤一步,同时不断派出小股队伍骚扰那条绵延数百里的补给线。

英军越是深入,暴露在外的后勤就越长,挨打的机会也就越多。

直到这时,他们才真正明白:当初布尔人实行坚壁清野,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倘若那些人没有主动撤离并毁掉一切资源,英军至少还能就地征粮,只需从本土运些军火即可,不至于背负如此沉重的供给压力。

可正因为对方彻底清空了土地,英军占领的每一寸地方都成了无法供养军队的“死地”。

他们推进得越远,占下的村镇越多,补给就越发艰难。

再加上布尔人熟悉本地山川地形,占据天时地利,来去无踪,频频袭击运输队,导致后方物资难以送达前线。

前线士兵打着打着就开始缺粮断弹,不得不暂停攻势,甚至被迫后撤。

眼看着敌方的地盘已基本纳入掌控,却偏偏无法彻底终结战事。

再往前走?恐怕不用敌人动手,自己的军队就得饿垮了。

然而日不落帝国根本无法接受英军撤退的结局。

他们绝不能容忍一场失败的战争,尤其是败在布尔人手中——这群连国家形态都没有、仅靠一腔孤勇和落后武器拼死抵抗的民间武装。

倘若连这样的对手都打不赢,别说挽回声誉了,整个帝国的脸面都将扫地无存!

于是进退两难之间,英军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

每日被布尔人轮番袭扰,兵力不断被蚕食,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应对之策。

最终,在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弹药耗尽、伤亡累累的情况下,这支远征军不得不向布尔人举手投降。

这场战役持续了一个半月左右,英军阵亡与伤重不治者超过三千,六千余人沦为战俘,仅有约一千人侥幸逃回开普敦。

反观布尔一方,损失微乎其微:阵亡不足二百,伤者不到三百,总共伤亡不过五百人,却创造了歼敌近九千的惊人战绩。

第一次布尔战争,以约翰牛军队的惨烈溃败画上句号。

当这个消息传回欧洲大陆时,立即掀起轩然大波!

甚至这一次引发的震动,比此前约翰牛海军全军覆没还要强烈!

虽然之前约翰牛舰队败于天朝水师,各国也感到震惊,但考虑到天朝近年来国势强盛,海军实力早已不容小觑。

西方联军曾在虎门吃过败仗,再输一次也算不上完全出人意料。

毕竟对手是天朝——那个迅速崛起、横扫四方的存在。

从痛击日不落到压制沙俄,汉军所向披靡,几乎无人能挡。

这几年下来,欧洲列强早已在心中默认了一个事实:天朝如今已是不可轻视的庞然大物。

因此,约翰牛败给天朝,虽令人错愕,却尚可理解。

可这次不同,他们是败给了布尔人——一群没有国家组织、仍处于部落状态的边疆居民!这让整个欧洲都无法接受。

布尔人总数才二十万,除去老人妇孺,能作战的壮丁最多四万。

而驻扎南非的英军兵力逾十万之众。

更别提装备上的悬殊:英军拥有本土源源不断的军火支援,配备机枪、火炮以及最新型步枪;而布尔人甚至连像样的制式武器都没有,据说还在使用老式前膛枪。

无论怎么看,这样一支松散的民兵队伍都不可能击败正规化、现代化的英军。

结果却是彻头彻尾的惨败——一万精锐近乎全军覆没,被消灭九千有余!

这简直让欧洲各国瞠目结舌!

人们不禁开始思索:究竟是日不落衰落了?还是布尔人太过强大?

可仔细审视布尔人的处境,他们长期被殖民势力挤压生存空间,一步步被迫迁往北方贫瘠山区,显然并非什么强悍民族。

若真有实力,又怎会任人驱逐?

因此,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不是布尔人太强,而是英军太弱!

一旦得出这个结论,欧洲各国顿时精神一振。

日不落的海军已被天朝摧毁,陆军如今竟连一群装备简陋、毫无建制的边境武装都收拾不了,岂不代表着他们的霸权已经崩塌?

刹那间,各国心思涌动,蠢蠢欲动。

那些曾遭日不落打压生意、掠夺殖民地、受尽欺凌的国家,纷纷暗中集结力量,准备伺机出手,报复旧怨。

如果说天朝与日不落之间的战争动摇了帝国的根基,那么这场布尔战争,则像是最后一记重锤,彻底将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砸得粉碎。

世人终于看清一个现实:

日不落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

北美,枫叶国。

这片土地曾是日不落在美洲最早建立的殖民据点之一。

即便百年前鹰酱人从日不落手中挣脱独立,枫叶国仍被牢牢攥在日不落的掌心之中。

然而,随着日不落皇家海军全军覆没,又在布尔战争中表现拙劣、威信扫地——

枫叶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按捺不住内心躁动。

“这些年,日不落从我们这儿拿走了多少西洋参、原木和渔产?风帆战舰时代,他们的主力舰几乎都用我们在森林里砍下的百年巨树造出来的!可以说,整个帝国的海上霸权,有一半是我们扛起来的!”

枫叶国虽地处寒带,宜居之地有限,但幅员辽阔,资源丰沛,经济与战略价值极高。

在蒸汽铁甲舰出现之前,全球各国的战船无一不是木质风帆战舰,而这类战舰的规模,直接取决于造船时所用主梁木材的长度与粗壮程度。

偏偏这里遍地都是生长了上百年甚至更久的参天古木,为日不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造船材料,使其长期拥有远超他国的庞大舰队。

正因如此,当初日不落宁可与鹰酱翻脸也不愿放手枫叶国,哪怕后来不得不承认南方独立,依旧在此驻守重兵——原因只有一个:这里的原始森林就是他们海军的生命线。

除了林木资源外,沿海丰富的渔业也极为重要。

每年鲑鱼溯河产卵,带来数万吨收获,那些肉质鲜美的鱼类成了日不落平民餐桌上最廉价却高营养的蛋白质来源。

可问题是,为帝国付出如此巨大的枫叶人,却从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他们始终被当作附庸之地对待,利益被无视,连议会中一个席位都不肯给予。

这种长期的压榨与轻视,早已让人心积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