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49章 强大的盟友!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第49章 强大的盟友!

作者:娟梦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26:28

湘军进城后的大肆屠杀,更让他以为自己难逃一死。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湘军不仅没有攻打日不落大使馆,反而派兵保护了这里。

这一举动让波鲁斯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意识到,湘军可能是在向日不落示好。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对方主动释放善意,想必是有求于己。

于是,他放下戒备,静候湘军派人前来接触。

果然不出所料,对方很快便派人上门了。

而此时,日不落刚刚丢掉港岛,正为远征舰队抵达天潮后缺乏落脚点而发愁。

湘军的主动靠近,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双方迅速达成共识,摒弃前嫌,签订了合作协议。

协议约定,待日不落远征舰队到达远东后,双方将共同出兵,从南北两路夹击汉军,彻底消灭对手。

作为回报,湘军承认青庭与日不落此前的合作条约,继续割让深城和莞城,并确保日不落在天潮享有的各项特权。

日不落则承诺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包括出售枪械、火炮甚至军舰给湘军,协助其抵御罗刹国的入侵。

条约签订后,曾国藩内心喜悦万分,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位强大的盟友。

但他并未察觉,日不落的目标早已超越了港岛周边那片狭小的土地,而是瞄准了整个南方……

不过,那些日不落人并未向湘军透露他们的真实意图,这就使得曾国藩完全被蒙在鼓里。

他依然满怀期待,盼望着日不落的远征舰队早日抵达远东。

等到洪仁玕妥善安置好难民之后,汉军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便是打赢两场硬仗!

“据可靠消息,曾国藩已经与日不落人暗中勾结,他们计划南北呼应,共同夹击我军!”

在汉军内部的一次作战会议上,负责情报工作的人员将从北方湘军处获取的情报详细汇报给林文后,现场的将领们立刻展开了热烈讨论。

“曾国藩这人真是卑劣至极,刚跟罗刹国打得火热,转身又和日不落人搅在一起,看来他是典型的谁给好处就跟谁!”

“哼,曾国藩本就是个地主阶级的走狗,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其他的事情他哪会放在心上?所以他与洋人合作,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殿下,依我之见,我们应该立即出兵北伐,趁着日不落人的舰队尚未到达,先把曾国藩这个家伙解决掉再说!”

“对,殿下,我们绝不能陷入前后受敌的窘境,必须主动出击,优先铲除一个威胁才行!”

“攘外必先安内,我赞同优先对付曾国藩!”

在场的大多数将领都支持立即发动北伐行动。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从战略角度来看,如果不能赶在英军到来之前消灭曾国藩及其麾下的湘军,那么局势将会对汉军极为不利。

一旦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汉军就难以集中兵力应对单一敌人,最终可能导致两个战场同时陷入困境。

林文听完众人的意见,点头回应道:“本王也认为应该北伐,但考虑到日不落人在南方对我们施加的压力,此次北伐部队的人数不会太多,因此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十年前,太平天国攻占天京后,曾派遣李开芳和林凤翔率领三万大军北上征战。

这支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发展到数十万人规模,其声势浩大得让朝廷为之震动,甚至咸丰皇帝都打算放弃京城,逃往北方的避暑山庄避难。

然而,由于缺乏后续支援,加上孤军深入,这支北伐军最终走向覆灭,被清军彻底剿灭。

鉴于汉军目前所处的境地,如果他们贸然北伐,极有可能重蹈当年太平军的覆辙。

听到林文的话,在场众人皆陷入沉默。

自古以来,北方的军队南下征服往往较为顺利,而南方的军队北伐却鲜有成功的先例。

唯一的例外或许要追溯到元末时期,朱元璋发起的那次北伐。

当时,朱元璋在南方积蓄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北方的元军则因长期与红巾军作战而元气大伤,实力大大削弱。

正是在这些特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那一次北伐才得以成功,也成为两千年来唯一一次成功的北伐案例。

像孙权的北伐、诸葛亮的北伐,再到魏晋南北朝时刘裕和桓温的北伐,无一例外都未能达成目标。

“若是汉王殿下肯信老夫,老夫愿率兵出征!”

正当众人沉默之际,左宗棠挺身而出。

“老夫愿携麾下两万楚军挥师北上,为湘楚大地洗刷耻辱,证明从这片土地走出的军队,并非全是滥杀无辜的屠夫!”

同样是出自湘楚的队伍,左宗棠的楚军与曾国藩的湘军却截然不同。

他的士兵不会随意杀人,不会纵容抢掠,也不会重复湘军那些为人诟病的行为。

因此,对于曾国藩及其湘军的所作所为,左宗棠早已忍无可忍。

尤其是这次,曾国藩在北方大肆屠杀,强行驱赶数百万无辜百姓南迁,使他们流离失所。

这令左宗棠彻底将曾国藩视为敌人,甚至视其为湘楚大地上的耻辱。

若有机会亲手铲除他,左宗棠绝不会退缩!

林文瞥了左宗棠一眼,从他的目光中察觉到浓烈的战斗决心和怒火。

看来曾国藩的暴行,确实让这位正直的老将军怒不可遏。

“恳请殿下成全!”

见林文未立即答应,左宗棠单膝跪地,诚恳请求。

“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你吧,左宗棠听令!”

“末将在!”

“本王命你为北伐军主帅,率领本部人马北上,务必攻克京城,剿灭湘军,拯救苍生于水火,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刘永福!”

“末将在!”

“命你担任副帅,率两万大军自淮南出发,制造声势,吸引湘军注意力,掩护左宗棠部行动!”

“末将领命!”

听到林文的命令,包括左宗棠在内的众人都感到疑惑。

汉王让刘永福的部队从淮南出发,那左宗棠的部队该从哪里出发?

难道要返回鄂省,再从豫省出发吗?

这条路线虽然可行,但相较淮南而言,豫省显然更远。

明明有更便捷的路径,为何舍近求远?

“殿下,我军…”

左宗棠思前想后,仍不解汉王的安排,于是鼓起勇气询问。

“呵呵,你的部队才是主力,不过你们不走陆路,而是走海路!”

“海路?”

此言一出,在场诸将无不惊讶。

“没错,海路!”

林文点头道:

“当日不落之人能从海上进军攻击我们,为何我们不能从海上进攻湘军呢?”

这一问题问得巧妙,大家听完顿时豁然开朗。

“确实如此,过去几次西方列强从海上发起进攻时,由于他们的舰队速度极快,青廷驻扎在陆地上的军队根本无法及时应对。

这就导致即便青廷动员了数十万大军来对抗外敌,但每次战斗真正爆发时,对方的兵力却总能占据上风。”

李秀成在深入研究过前两次西方势力入侵天潮的战争后,缓缓开口道:“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洋人掌握了海军力量,控制了制海权。

他们可以决定何时开战、在哪开战,而清军只能被动挨打,因此处处设防却仍漏洞百出。”

林文瞥了李秀成一眼,心中暗自赞叹,果然不愧是太平天国后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其眼光之锐利令人叹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英军的核心优势。

李秀成的分析让众人深感信服,同时也逐渐明白了汉王殿下先前部署的用意:汉军具备湘军所缺乏的海上优势,且京城距离海岸线并不遥远。

因此,只要刘永福能够成功诱使湘军主力离开京城,那么湘军在京师的防御必然会出现空虚。

届时,左宗棠的部队可迅速从海上登陆,直逼京城,打湘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旦攻占京城并击杀或俘虏曾国藩,便可趁南下湘军尚未反应过来之际,立即挥师南进,与刘永福的部队形成夹击之势,彻底击溃湘军!

一旦解决了湘军的问题,汉军便能集中所有兵力,全力应对日不落帝国远征舰队的威胁。

“在这场战役中,我会向楚军提供两万支新式步枪、200门速射炮以及200挺机枪,以增强你们的火力配备,从而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林文握紧拳头,语气坚定地说道。

随着全面换装新型武器,楚军的旗帜也随之更换,正式融入汉军体系。

这也是对左宗棠忠诚的一种认可与肯定——经历了种种考验之后,他的忠心已毋庸置疑。

“左将军,黄海区域有一座岛屿目前由高丽掌控,名为济州道,你们可前往该地驻扎。”

“遵命,殿下!”

左宗棠并未多问岛上高丽人的处置问题。

既然汉王命令他们前往驻扎,那就照做便是。

至于高丽人,若他们不加干涉,则相安无事;若敢阻碍,则不必客气。

济州道地理位置极为关键,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占据此地都能大幅扩展天潮海军的活动范围,不至于因家门口存在敌方岛屿而受限。

与其相对应的还有对马海峡附近的对马岛,这一地区同样必须纳入掌控。

如果说济州道是天潮扼守高丽的桥头堡,那么对马岛则堪称进军脚盆的跳板。

一旦将来汉军完全掌控高丽半岛,便可借助对马岛为依托,进一步展开对倭国的战略攻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