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95章 如此深恶痛绝!

土鸡苏丹微微颔首,细细思量后觉得这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虽说他们此次对毛熊动武,本意并非针对日不落,但对方未必不会多心猜忌。

毕竟列强之间,向来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只要把话说清楚,误会一解,日不落那边应该就不会再固执地按兵不动了吧?

想到这儿,他当即下令:“以我的名义,给日不落首相发一封电报,说明我们的立场——我们与毛熊开战,只为收复失地,绝无挑战日不落之意!”

解释是必须的,否则敌舰日夜悬在自家门口,如刀架颈上,谁能安心?

至于日不落是否愿意相信这番说辞,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不过土鸡苏丹心里盘算着,只要电报送出去,若对方真有不满,必定会有所反应。

沉默反而是最可怕的,而一旦开口,事情就有转圜余地。

那封电报很快送到了亨利首相手中。

他接过文件扫了一眼,嘴角微扬,冷冷一笑——看来土鸡还不算糊涂,知道主动示好,递个台阶下来。

倘若他们装聋作哑,反倒让日不落难做:打吧,师出无名;不打吧,颜面尽失。

如今对方先低头表态,等于承认了自身举动不当,至少态度摆出来了。

这就够了。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亨利看完电文,并未立刻回应,而是亲自拟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回电,质问土鸡:既无意与帝国为敌,为何却向帝国盟友宣战?此举究竟作何解释?

当这份回电传到土鸡宫廷时,苏丹终于明白了日不落突然施压的根源——原来症结就在这里!

于是他依从大臣建议,再次致函日不落,反复强调两国历来友好,此次用兵纯属针对毛熊,绝无丝毫挑衅之意。

这些话能不能取信于人,已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他该做的都做了。

与此同时,土鸡也没光靠嘴皮子周旋。

军事上早已悄然布防,在金角湾沿线炮台增派兵力,大量火炮尽数就位,炮口齐刷刷指向海上那支耀武扬威的日不落舰队。

一旦战火重燃,他们宁愿玉石俱焚,也要让这支舰队葬身海峡。

这片水域狭窄曲折,两岸炮台居高临下,海面目标无处可藏。

真打起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而日不落原本也并无开战之意,只是想借军力威慑,敲打一下土鸡罢了。

如今警告已然送达,目的达到,自然不必久留。

与其耗在此地,不如撤回本土,集中力量应对汉斯海军的威胁更为紧要。

见日不落舰队缓缓撤离,土鸡方面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全力转向南方战场,加紧对毛熊的攻势。

这一下,毛熊彻底陷入困境!

他们原以为日不落出兵是来支援自己,阻止敌军侵犯南部腹地,谁知那支舰队兜了个圈子,什么都没做便扬帆而去,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这让毛熊上下大失所望,更令人绝望的是,西南防线正迅速崩塌!

此时的毛熊,可谓四面楚歌。

东线,十五万汉军步步推进,已正式发起对喀山的进攻。

一旦此地失守,通往首都莫思科的大门将彻底敞开!

南境亦不得安宁。

刘锦棠率部奇袭里海西岸,一举突破高加索防线,多年来苦心构筑的防御体系顷刻瓦解。

这支汉军兵力已达五万,锋芒直指伏尔加河下游,严重威胁毛熊西南命脉。

此前面对汉军猛攻,毛熊已感力不从心。

此刻终于尝到了当年入侵天朝、肆意瓜分疆土的苦果。

更令他们恐惧的是,天朝与汉斯截然不同。

汉斯虽重创其军队,歼灭数十万兵力,但终究是以利相争;而天朝,则是带着清算旧账的怒火而来,步步紧逼,不留退路。

然而汉斯在占领菠兰与波罗的海沿岸后,立刻与毛熊缔结和约,不再深入其内陆,使得毛熊免于亡国之灾。

可天朝却截然不同——他们的军队早已翻过乌拉尔山,一路西进,毫无停歇之意。

若照此势头推进下去,莫思科恐怕将难逃陷落的命运。

当初被汉斯夺去菠兰等大片疆土之后,毛熊的国土已然大幅缩水。

如今倘若首都失守,他们只能向西退却,但西部可退之地本就寥寥无几,无数百姓将被迫挤在狭小的区域内挣扎求生。

曾几何时,这个国家还因地广人稀、幅员辽阔却难以有效治理而烦恼;

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它竟会因土地局促、生存空间逼仄而忧心如焚?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切也不过是咎由自取罢了。

当年那些土地,哪一块不是靠征战掠夺而来?

“陛下,眼下形势极为严峻!”

“的确如此啊!日不落国对土鸡人的举动袖手旁观,致使我们在乌克蓝一线的防线出现巨大缺口。

若不能及时填补,整个战局恐将彻底崩塌!”

为了抵御天朝的攻势,毛熊已将国内能调动的兵力尽数派往东部与南部前线。

此刻根本无力再组织力量去应对土鸡的威胁。

可问题是,土鸡对他们的危险程度,丝毫不亚于天朝!

两国之间的仇怨绵延数百年,彼此视对方为生死大敌。

仇人相见,怒火中烧。

若有机会,毛熊定要将土鸡斩尽杀绝;

反过来,土鸡若得胜机,也必不会给毛熊留下活路。

正因如此,面对土鸡的突然进攻,毛熊上下既愤恨又惶恐。

他们太清楚一旦防线被突破,敌军长驱直入腹地后会发生什么了。

相比之下,天朝虽敌意深重,但毕竟尚存底线,并未有过灭族屠城之举。

若是败于天朝之手,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可若是落入土鸡之手,等待他们的唯有死路一条。

因此,当土鸡出兵的消息传来,整个朝廷内外一片震怒与惊惧交织。

令他们愤怒的是,过去土鸡见到毛熊无不畏缩如鼠,如今却趁其虚弱之际猛然扑出,以偷袭之法发动攻击,此举实在令人齿冷!

倘若对方是堂堂正正宣战交锋,即便战败,他们也能坦然接受。

可偏偏选择在这种时刻背后捅刀,趁着他们被汉军与德军轮番重创之时下手,这般行径太过卑劣!

纵使最终落败,毛熊人心中也绝不会服气。

而真正让他们恐惧的,是土鸡出手的时机实在太准、太狠。

对于毛熊而言,除非立即从东线抽身撤军,否则根本无法调集兵力阻挡土鸡的推进,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闯入自家心脏地带。

一旦让土鸡深入腹地,那些沦陷区域恐怕将迎来一场毁灭性的浩劫。

“叫你们来,不是听你们诉苦抱怨的。

说吧,有什么对策?”

亚历山大三世双目赤红,自从得知战报以来,他已经整整两昼夜未曾合眼。

有时他甚至怀疑,当年接下皇位是否是个错误。

早知要继承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还不如把位置让给兄弟,自己安安心心做个闲散亲王便是。

可惜,世上没有回头路可走。

对策?

他们哪有什么良策!

真有办法的话,还会站在这里束手无策吗?

终于,在一片沉默之中,有人开口:“陛下……依臣之见,如今唯一的出路,便是集中所有力量,先全力对付其中一国。”

这提议虽显无奈,却也切合当下局势。

毛熊早已尝过两线作战的苦果,不能再在同一道坎上跌倒第二次了。

这一次,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依你看,我们该向哪一边伸出和解之手?”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与他那位遭刺杀的父亲亚历山大二世不同。

他不像先帝那样固执己见,在如今这般风雨飘摇的局势下,他清楚地意识到:若再不愿低头、不懂取舍,一味贪图保全所有,最终只会一无所有,连立足之地都守不住!

如今的俄国,单是应付一个方向的军事压力已捉襟见肘,更别提同时面对南北两线作战。

可问题是,眼下这两个敌人都态度强硬,毫无缓和余地,究竟该如何开启谈判,又拿什么去谈和收场?

到目前为止,双方之间根本看不到一丝谈判的迹象。

大清那边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半点议和的意思。

这场战争其实并非始于1867年——严格来说,早在1846年俄国插手大清内乱之时,战火就已经悄然点燃。

1865年,俄国支持漠北势力,再次与大清兵戎相见;次年更是调集十万大军入侵,再度引发全面冲突。

直到1867年,大清展开大规模反攻,一路推进至叶卡捷琳堡,双方才得以短暂休战。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战火重燃。

这一回,俄军节节败退,不仅远东和西伯利亚相继失守,就连中亚和乌拉尔地区也接连沦陷。

照此趋势发展下去,莫斯科恐怕都难保!

此时此刻,亚历山大三世终于明白了大清为何对他们如此深恶痛绝。

当年汉军尚在与清廷、湘军争夺天下之际,俄国便已暗中联络对手,公然干涉其内政。

这份旧怨,对方怎么可能轻易放下?更何况,俄国还是侵占大清领土最多、威胁最重的外敌。

无论从收复故土的角度,还是为了彻底消除北方边患的长远考量,大清都会毫不犹豫地挥师北上。

对大清而言,唯有击败俄国、夺回失地,才能在国内巩固权威,确立正统地位。

但仅仅击退还不够。

两百年前,他们也曾将俄军赶出国境,可两个世纪后,俄国人卷土重来,又一次染指中原疆土。

这段历史让大清统治者明白:只要俄国尚存实力,北方边境就永无宁日。

因此,此次出兵的目标极为明确——要么将俄国打得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南顾;要么将其彻底瓦解,一劳永逸地终结边疆之患。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与这样一个决心坚定的对手谈判,将是何等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