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74章 不断挖掘和改进!

毕竟,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各国对新型武器的研发和投入总是极为重视,也正因如此,多数新式武器往往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时期。

大乾朝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传入欧洲后,正是因为欧洲列国频繁交战,面对巨大的军事竞争压力,火药的潜力才被不断挖掘和改进。

正是这种战争驱动,才使得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终催生出如今这等威力惊人的战争机器。

历史上,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尤其是鹰国南北战争、普奥战争以及普法战争之后,军事装备的发展迎来了一波**。

各类新型武器层出不穷,且在极短时间内接连问世。

不仅陆军如此,海军亦是如此。

1870年各国海军与1880年的海军,几乎已判若两军,其武器装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林文很清楚,造成这一巨变的根本原因,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是科技进步的直接结果,这使得人类具备了制造更先进、更复杂武器的能力。

这种发展,即便没有大乾在前引领,欧洲列强也会在竞争中自行实现。

因此,若想长期保持技术领先,对欧洲国家禁售武器并不可行。

唯一的办法,是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自主研发本国的先进武器,使其始终领先于他国,唯有如此,才能在战场上有效减少己方伤亡,提高胜算。

然而,研制新型武器需要巨额资金,仅靠国内财政支撑,恐怕力有不逮。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外军售获取资金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世的全球霸主鹰国正是如此操作。

而且,向他国出售本国武器,还能削弱他们自主研制先进武器的动力,使其对本国武器产生依赖。

武器装备这种东西,各国标准不一,一旦他们习惯了大乾的体系,日后就必须持续从大乾采购装备。

否则,另起炉灶的成本实在太高,未必承担得起!

因此,将来大乾不仅能通过对外军售获利,还能借此影响甚至间接控制他国。

所以,对于汉斯提出的军购请求,林文不仅不会拒绝,甚至愿意给予一定折扣,鼓励他们多买一些,最好是把本**工产业压垮。

这样一来,未来汉斯的军购订单,大乾便能长期稳稳掌控。

当然,出售给汉斯的武器,绝不会是大乾最先进的型号。

只提供比目前德军对手所装备的武器稍先进一些的装备即可,帮助德军在武器性能上占据一定优势,但又不能让优势过于明显,否则会影响双方的平衡。

要是某一方过于强大,战争就难以陷入持久消耗战。

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双方在西欧陷入僵持,谁都无法取胜,战争长期拖下去,对于大乾来说才是最理想的局面!

因为在这种时候,大乾才能从容应对,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乾方面不仅同意出售先进武器,还主动给予折扣,这份慷慨让德意志方面感动不已。

果真是患难见真情。

大乾并未如那些摇摆不定的国家那样背弃他们,反而在此时鼎力相助,这份情谊与那些平日里虚情假意、危急关头却袖手旁观的所谓“朋友”形成了鲜明对比!

经此一事,汉斯方面彻底认定大乾是值得信赖的盟友,甚至引以为荣。

而在获得大乾武器支持后,汉斯也有了更足的底气,敢于在协约国面前强势叫板!

拿到了天朝出售的武器之后,汉斯族人顿时有了信心,毫不吝啬地倾泻弹药,对华莎城内的俄军展开了猛烈轰炸。

俄军也曾试图反击,然而德军的火力实在过于凶猛。

他们的进攻部队还没靠近敌军阵地,便被德军密集的炮火与机枪扫射打得节节败退。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冲锋不仅未能夺回阵地,反而在进攻中损失惨重。

在接连的失利之下,俄军伤亡不断攀升,前线兵力逐渐捉襟见肘,也越来越难以抵挡德军的攻势。

华莎城外的据点一个接一个失守,左右两翼的防线相继被突破,华莎俨然成了一座孤城,被德军从三面合围!

这样的局势不仅让毛子感到焦虑万分,就连协约国方面也倍感紧张。

然而此时,协约国的主力仍深陷高卢境内,正围攻铁塔城的公社势力,暂时无力抽调兵力支援毛子。

如果他们能在西线派出几十万大军直扑德意志与意大利本土,那么德军为了保卫本土,势必会从东线抽调兵力回防,如此一来,俄军所承受的压力便会大大减轻。

可惜的是,协约国实在腾不出手来。

德军在西线并非毫无防备,虽说他们在东线集结了六十万大军,但在西线也驻扎了二十多万人!

要想击溃这支守军,至少需要出动三十万以上,甚至四十万的兵力,才有可能取得胜算。

否则,若出兵太少,连德军的西线防线都无法突破,自然也谈不上对汉斯形成威胁,更别提迫使他们从东线撤军了!

因此,协约国只能尽可能派遣船只,装载大量武器弹药与军需物资运往东欧,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支援毛子,希望他们能再多坚持一段时间。

毛子人口众多,真正缺乏的是资金与武器。

通过这种方式提供援助,或许的确是个可行的办法。

当毛子收到协约国援助的物资后,立刻在国内大张旗鼓地征兵,几乎是强行招募了大量青壮年,连基本训练都省了,直接送上战场。

在沙皇和贵族眼中,这些人根本不算士兵,只是“灰色牲口”。

只要这些人能挡住德军推进的脚步,守住华莎城,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值得,毕竟死的不是他们这些贵族自己人。

这些“灰色牲口”的生死,又有谁真正在乎呢?

于是,在获得协约国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后,毛子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组建了三十万新军,并全部调往前线。

这样一来,前线的兵力对比由原来的四十万对六十万,逆转为七十万对六十万,即便算上此前的伤亡,俄军依旧在人数上占据优势。

更何况他们处于防御状态,人数上的优势将极大增强防御强度,也增加了德军突破的难度。

即便他们最终无法战胜德军,只要能拖住敌人一两个月,等到协约国结束西线战事并前来支援,那他们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

但对德军来说,西线局势日益严峻,他们必须尽快结束东线战斗,抽调主力回防。

因此,他们根本拖不起。

一旦这支俄军抵达前线,对于德军来说恐怕将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因此,在完成对华莎的三面包围后,德军迅速发动了总攻。

这次进攻与去年的试探性进攻截然不同,德军从多个方向同时发起猛烈攻势。

在炮火与机枪的掩护下,无数德军士兵顶着俄军密集的火力,高喊着口号冲向华莎城。

许多人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成为冰冷的尸体。

但仍有大量士兵成功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巷战!

这场惨烈的攻城战自5月11日开始,直到5月21日才宣告结束……

在长达十天的激战中,德军共阵亡七万六千余人,受伤人数更是高达十一万之多。

俄军的损失更为惨重,守城的四十万俄军几乎全部被歼灭,仅有不到五万人侥幸逃离战场!

此役过后,毛熊在东线的波兰军团彻底覆灭,继顿河军团之后,又一个主力部队被彻底打垮。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失去两大精锐军团,使得毛熊的总兵力锐减至不足五十万,其中还包括三十余万刚被征召入伍、缺乏实战经验的新兵。

可以说,这一战彻底动摇了毛熊的根基,使其在战争中翻盘的希望彻底破灭。

甚至,只要德军愿意,完全有可能继续向东推进,直逼莫斯科城下,攻陷这座城市也并非天方夜谭!

正因如此,当华沙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毛熊上下顿时陷入一片恐慌。

而更让他们惊恐的是,就在华沙战败的同时,原本在东线沉寂已久的汉军突然发动攻势,越过了乌拉尔山脉,直扑毛熊腹地!

与此同时,在高加索方向,另一支汉军也已翻越高加索山脉,进入毛熊南部地区!

这两路汉军合计兵力超过二十万,皆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劲旅!

相比之下,毛熊各地驻军战斗力薄弱,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接连的坏消息传来,整个毛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恐惧!

为躲避战火,大量贵族纷纷逃离首都与大城市,纷纷涌向乡村寻求避难之所。

而在国内,对沙皇统治不满的势力也开始暗中筹划一场政变,意图推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趁其病,取其命!”

天朝,西京长安。

得知华沙之战大获全胜后,林文大为振奋,立即下令汉军乘胜追击。

此前,汉军攻占叶卡捷琳堡之后已经休整了数月,经过整个冬季的准备,已在城中储备了充足的军需物资!

这些储备足够支撑东线十余万大军继续向西推进!

而在南方,通过与波斯的土地交换,天朝打通了里海运输通道,来自波斯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经由里海运抵西伯利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